王丹
-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辅助诊疗类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估体系建构与应用思考
- 2023年
- 随着现代前沿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更加高效和便捷的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在了医学领域中,这也让医学信息的获取、深度挖掘、形式转换、信息存储、识别提取和有效利用更加高效,更能够满足我国现代医疗领域中对于数据信息的利用功能。在未来,医学信息技术以及其评估技术就是推动医疗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医疗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过程中的价值更加凸显。本文主要是分析了辅助诊疗类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估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并且就辅助诊疗类的人工智能应用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推动医疗领域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提供参考意见。
- 胡金忻王丹李静王鑫
- 关键词:辅助诊疗人工智能系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阶段内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本次分析研究,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患者进行传统西医方案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对患者进行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方案的为观察组,就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以及心电图检测改善效果,并进行该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在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97.78%,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6.67%相比较,观察组明显呈更高显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值结果为(58.78±2.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23±2.12)分,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值(2.56±0.9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6±0.89)分,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为4.44%,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7.78%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呈更低显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上统计学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结果呈更低显示,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炙甘草汤
- 陈志刚高波滕丹丹闫晓坤王丹
-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指标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序贯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序贯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2021年1月至9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6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序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神经激素因子水平、心率、血压水平、临床缓解时间、6min步行距离、总住院时间、射血分数、24 h尿量、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心率及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量、超声心动图证实射血分数(EF)均升高,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LHF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序贯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较理想,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张犇王丹李瑞影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心力衰竭
- 辩证针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脑顿抑期的作用
-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同时早期配合辨证取穴的针灸治疗,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观察.方法:以中医辩证分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后24小时开始针灸为治疗组,针刺选穴以辩证分型为主;对照组为急性缺血性卒...
- 邱学荣刘莉魏冬梅于丽君王志刚王蔷王兰吴宏靖王丹
- 关键词:静脉溶栓脑血流
- 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全身麻醉药物停止使用10~30 分钟至手术完成后,患者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语不清、嗜睡、定向模糊甚至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躁动患者一般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者的体动挣扎会危及伤口缝合、整形网定及引流管、胃管、尿管、输液管等各种管道,并有可能造成伤口裂开、渗血及窒息、坠床、骨折、软组织伤等意外伤害[1] .因此,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引起躁动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张一梅王丹王业宏
-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躁动护理
- 高血压脑出血在颅内血肿碎吸术的护理体会
- 压脑出血病人病情危重,对于不适于开颅手术的病人,采取颅内血肿碎吸术,创伤小,危险性降低,术后效果较满意.本科收治颅内血肿碎吸术清除颅内血肿15例,效果满意,男性8例,妇性7例.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59.2肉冻.均有...
- 孙立玲胡新王丹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碎吸术临床护理疗效评价
- 前瞻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84例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前瞻性护理就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的同质性,尽量减少护理失误。选取我院ICU 2009-01-2010-12间收治危重症患者84例,给予前瞻性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王丹刘荔丁迪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
- ICU仪器使用安全的管理
- 实行仪器安全岗位责任制、确保ICU护理人员安全使用各种仪器、建立仪器使用故障应急预案、规范仪器使用流程、仪器外借及归还登记记录、设备科定期自查、质检部门周期巡查,确保了ICU仪器处于完好和备用状态.CU 是集中收治各类急...
- 王丹孙立玲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管理使用安全临床护理
- 临床路径在ICU昏迷待诊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ICU昏迷待诊患者中运用的效果。方法:新收入ICU98例昏迷待诊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9例,分别实施传统诊治、护理方法和临床路径诊治、护理法,比较2组患者相同时段的意识状态、确诊时间、入住ICU时间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各指标临床路径更科学、更符合急救特点。
- 杨宁梅王丽王丹
- 关键词:ICU
- 不同血糖状态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的预后情况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状态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机械取栓的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随机血糖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高血糖组(血糖>6.1 mmol/L,33例)和正常血糖组(血糖≤6.1 mmol/L,37例)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取栓后神经功能情况,记录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例数,并应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取栓术后14天和30天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呈显著性下降趋势,并且正常血糖组两时间点NIHSS评分均低于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术后30天内,正常血糖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0例,0%)和颅内出血发生率(1例,4.76%)均低于高血糖组(分别为17.95%和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术后90天时,正常血糖组患者预后良好占比(29例,78.38%)高于高血糖组(18例,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前高血糖状态会影响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改善,增加出血转化的发生风险,临床预后较差。
- 杨国军谷春杰柏月黄婷婷王瑶蔡春晓王丹孙程贺
- 关键词:机械取栓血糖出血转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