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E测定风湿性疾病患者自身抗体的研究
- 1994年
- 制备狗脾可提取核抗原(DSE),用其测定了313例风湿性疾病病人的自身抗体。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8例,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 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A/DM)5例,干燥综合征(SS)25例,分类不明的结缔组织病(UCTD)5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9.6%、100%、26.2%、2/5、72%、5/5。白塞病、大动脉炎、风湿热、强直性脊柱炎(As)、Still病及Reiter综合征(RS)均呈阴性反应。阳性血清同时用人脾可提取核抗原(HSE)、牛胸腺可提取核抗原(CTE)及兔胸腺可提取核抗原(RTE)检测,证实DSE测定抗Sm、RNP、SSA、SSB和Jo-1五种抗体敏感性好。DSE测定抗SSA抗体的敏感性优于RTE和CTE(P<0.001)。
- 李兴福梁临平王世华丛雅琴舒明芹丁峰彭万程
- 关键词:可提取核抗原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
- 糖皮质激素受体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预测
- 1996年
- 本文研究3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15例正常骨髓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前者 为14719±7785位点细胞,后者 为6750±1705位点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1,t=3.52。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与化疗疗效无相关性,即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不能预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 刘希民王世华董燕
- 关键词:骨髓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糖皮质激素受体
- 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炎症细胞及其介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 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共 75例为 ACS组 ,2 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组 ,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和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 α-颗粒膜蛋白 140 (CD6 2 P)、溶酶体膜蛋白 GP5 3(CD6 3)和人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检测内皮素。 结果 :ACS组 CD18、CD6 2 P、CD6 3、TSP、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 -α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P<0 .0 5和P<0 .0 1) ,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 ,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炎症细胞及其介质参与 ACS早期的发病过程 ,评价、筛选抗炎药物对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谈红潘其兴张梅张娣王世华高月花赵迎春
-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症反应
- 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疗效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1996年
- 研究76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GCR水平,其中淋巴瘤25例,急淋11例,急粒18例,慢粒13例,多发性骨髓瘤9例。结果显示:急淋病人GCR水平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P<0.01),急粒、慢粒、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病人GCR水平与化疗疗效无相关性。
- 刘希民屠振华任长征王世华董燕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肿瘤造血系统恶性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腺垂体分泌功能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对167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泌乳素(PRI)、生长激素(GH)促黄体生成素(LH)、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促甲状腺素(TSH)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ACVD患者PRL、GH、ACTH、TSH、LH、F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VD并发多据官功能衰竭(MOF)患者PRL、GH、FSH水平显著高于ACVD疾病各组;随ACVD病程不同,6种激素水平也相应改变,1周时水平最高.2周后逐渐恢复;ACYD并MOF重型患者(MOF积分>4分)PRL、GH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MOF积分≤4分)。结果提示PRL、GH可能参与了ACVD并MOF的病理生理过程。
- 李义召郭洪志王世华孙琳刘爱芬苏继新迟兆福韩丹春王蕾
- 关键词: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腺垂体脑血管疾病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白细胞介素(IL)与异常的免疫激活及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受到了重视〔1〕,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妊高征的关系,我们用ELISA方法测定了正常孕妇35例和妊高征53例血清的IL-6。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994年12月至...
- 刘媛张慧琴张庆殷张庆殷
- 关键词:妊高征IL-6免疫组化
- 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与血清性腺轴激素含量测定对肾虚不孕症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 1993年
- 1988年至1992年7月,我们利用放射免疫技术、配基放射受体分析技术等实验,观察中药治疗肾虚不孕症70例,以探讨其治疗机理。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中药治疗组:70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4岁,不孕史平均3.5年。临床主要症状为月经稀发或继发闭经,妇科查体多属正常。根据国家规定的肾虚辨证标准,确诊为肾虚型不孕。
- 任长征王世华刘建伟李广文
- 关键词:不育症肾虚子宫内膜
- 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肾虚不孕症发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我们使用原子吸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14种微量元素,以研究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肾虚不孕症发病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根据国家规定的肾虚辨证标准,选择临床典型肾虚不孕症20例,年龄23~31.5岁,不孕史平均3.7年,最长者8年。临床主要症状为月经稀发或继发闭经,妇科检查多属正常,无妇科严重器质性病变。
- 任长征王世华刘建伟李广文
- 关键词:肾虚微量元素病因不育症
- 胰岛素瘤切除彻底性的判断:术中快速血糖和胰岛素测定被引量:1
- 1997年
- 为探索术中判定胰岛素瘤切除彻底性的指标,测定了术中切除肿瘤后15、30、45、60、75min及术后1~6天血糖(G)及血清胰岛素(IRI)水平,并与术前比较。结果表明,术中切除肿瘤后30min,19例血糖升至正常水平,18例血清胰岛素降至正常水平,18例IRI/G<0.3,术后1~6天,19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均保持在正常水平,IRI/G<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术中快速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二者比值,对判定胰岛素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种快速、有效、可靠的方法。
- 徐克森李占元张继广许崇恩姜希宏何庆泗王世华陈淑琴
- 关键词:胰岛素瘤胰岛素血糖切除术
- 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
- 1995年
- <正> 我们检测了138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25例健康成人的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水平,部分患者同时测定骨髓GR水平,以探讨GR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收集淋巴瘤30例、急淋35例、急粒30例、多发性骨髓瘤18例、慢粒25例以及健康对照25例。晨8时抽取静脉血,淋巴瘤、急淋、急粒患者同时抽取骨髓,用肝素抗凝,分离白细胞,用Hank's液调成3~7×10~6/ml的白细胞悬液。
- 刘希民屠振华任长征王世华董燕
- 关键词:造血系统肿瘤药物疗法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