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婷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所罗们之歌》场景描写与悲剧精神阐释
- 2003年
- 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是对人物和情节在特定环境中发展的综合描写。诺贝尔文学奖惟一黑人女性得主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们之歌》中的场景描写精彩纷呈,大致可分为描写性、象征性和感知性三个方面。而对这些场景的悲剧性描写和处理,高扬了贯穿欧关思想文化历史几千年的悲剧精神。
- 焦晓婷
- 关键词:场景描写悲剧精神托尼·莫里森描写性象征性感知性
- 英、汉意念被动句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被动句是英、汉语中很常见的一种句式结构。意念被动句的使用问题也一直是语法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英、汉语中的意念被动句在形式。
- 焦晓婷窦琴
- 关键词:被动语态意念被动句结构特征
- 夹缝中求生存 边缘上求自尊——再论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悲剧精神被引量:4
- 2003年
-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黑人女性得主。她立足于社会道义和民族忧患意识的高度,以古希腊悲剧精神之刃,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让母爱与暴力并置,深入挖掘潜沉于黑人灵魂深处不屈的悲剧精神:能够自觉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困境,以自己的柔弱和不屈为自己求生存、求自尊、求人格、求希望、求未来。
- 焦晓婷
-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悲剧精神民族忧患意识
- 小说文本里的读者——评《最蓝的眼睛》的召唤结构被引量:10
- 2002年
- 以德国文论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为主要理论框架 ,分析莫里森小说文本中隐含的不同层面给读者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审美空间 ;尝试探讨这些空间是如何激发和调动读者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再创造”作用 。
- 焦晓婷
- 关键词:召唤结构空缺错层
- 悲剧命运的叩问——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悲剧精神阐释被引量:6
- 2003年
- 悲剧精神作为欧美文化思想的本质特征 ,其精髓在于 :“人在无限的宇宙和社会客体面前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 ,不屈不挠地进取。”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中 ,通过展现主人公在极限生存空间的张力中的挣扎和顽强反抗 ,展现黑人的悲剧命运 ,并通过对无序的人生中的非正常死亡、人性的异化、变态、扭曲现象的曲线叩问 ,高扬悲剧精神。
- 焦晓婷
-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悲剧精神悲剧命运黑人
- “迷惘的一代”中清醒的探索者——海明威小说之悲剧精神阐释被引量:1
- 2003年
- 在海明威研究尤其是中国国内的海明威研究中,人们对海明威及其作品中的"迷惘"情绪、悲剧情氛和悲剧意识都做过足够的探讨与研究。然而对于隐藏于其文本中凝重的悲剧精神却至今无人问津。本文将从文化诗学角度出发,以美学悲剧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不同时期小说的"价值阅读",挖掘、展现遮掩在其"迷惘"冰山之下的悲剧精神。
- 焦晓婷
- 关键词:悲剧精神生命意识
- 一座自由孤独的花园——论《他们眼望上苍》中寻找“他者”的珍妮
- 2014年
-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珍妮不仅是个他者,更是一个自我。她寻找爱情的过程也是寻找他者的过程。从洛根的春天到乔的夏天再到甜点的秋天,他者之路经历着季节般的轮转,同时也揭开了珍妮身上的西西弗斯性的真相。她享受着自身并自由地种植着自我主体性的花园,最后花园里只剩下她一个人的冬天,她是一座自由孤独的花园。
- 郭雨微焦晓婷
- 关键词:他者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