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骨康
  • 3篇血清
  • 3篇中药
  • 3篇中药骨康
  • 3篇含药
  • 2篇血清培养
  • 2篇血细胞
  • 2篇血细胞计数
  • 2篇愈合
  • 2篇细胞计数
  • 2篇计数
  • 2篇骨康方
  • 2篇骨折
  • 2篇骨折愈合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肺癌
  • 2篇DP
  • 2篇成骨

机构

  • 10篇广州中医学药...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天芯实...

作者

  • 13篇潘旭枫
  • 9篇赵可伟
  • 3篇陈小华
  • 3篇肖林
  • 3篇梁秀珍
  • 2篇唐菊英
  • 2篇陈莲
  • 2篇孙怡
  • 1篇黄学武
  • 1篇段朝晖
  • 1篇杨皓云
  • 1篇杨浩云
  • 1篇王颖
  • 1篇罗晓红
  • 1篇丁鹤林
  • 1篇潘君贻
  • 1篇张俊豪
  • 1篇马将军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7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骨痂的生长情况。方法制备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并进行脂肪干细胞培养,移植脂肪干细胞到骨折部位,用X线观察骨折部位骨痂生长情况。结果第3代脂肪干细胞流式鉴定CD90阳性,CD34、CD49低表达。第1、2周各组骨折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周干预组的骨折已完全愈合,断端边缘消失,骨折线局部密度增高,断端的塑形改造较其他各组明显提前;对照组骨折有较多骨痂形成,但断端边缘仍可见,骨折线局部密度稍淡;空白组骨折线模糊,可见骨痂形成,断端边缘清晰可见,整体愈合情况不如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DR片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
赵可伟潘君贻肖林钟欢妹潘旭枫
关键词:骨质疏松脂肪干细胞骨折愈合
补肾通络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研究补肾通络中药对RA治疗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和RA患者36例作为RA组,采集R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和健康者外周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患者的疗效。结果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的有效率为80.56%(29/36)。治疗前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补肾通络中药可以通过下调TNF-α、IL-6表达从而达到治疗RA作用。
赵可伟潘旭枫杨皓云
关键词:补肾通络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现代检验医学中心模块化设计与规划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检验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最快的医学学科之一[1],以往检验科的建设设计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较大,缺乏建设规范标准等[2]。对检验科各功能科室模块化设计,通过内部空间的重新组合成检验中心,以适应各种变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现介绍本院检验中心模块化设计与规划的经验与心得,希望能为今后实验室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
赵可伟李爱普潘旭枫杨浩云王颖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医学学科
益气除痰方对肺癌化疗患者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益气除痰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P方案化疗期间全细胞计数的影响和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3例NSCLC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西医组,33例)与配合益气除痰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体重、不良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化疗第42天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第21、42天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气促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益气除痰方配合化疗比单纯化疗的NSCLC患者全血细胞计数变化更小,生活质量更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值得进一步研究。
潘旭枫黄学武
关键词:肺癌全血细胞计数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cbfa1和OCN的表达变化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方法制备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并进行脂肪干细胞培养,移植脂肪干细胞到骨折部位,用免疫组化观察骨折部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结果第3代脂肪干细胞流式鉴定CD90阳性,CD34、CD45低表达。免疫组化观察骨折部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第一周干预组Cbfal和OCN组均可见血肿、肉芽组织及纤维性骨痂组织中出现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阳性较强,对照组可见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阳性较弱,空白组基本上无阳性表达;第二周Cbfal和OCN组均出现软骨岛和新生骨小梁,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大量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强阳性表达,对照组骨小梁和软骨岛均出现,但比干预组少,亦出现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信号比干预组弱,空白组少见软骨岛和骨小梁,胶原纤维排列混乱,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亦可见,但比前两组要弱;第四周干预组Cbfal组阳性表达减弱,OCN组继续强阳性表达,对照组两指标均阳性表达,空白组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存在,阳性程度比以往稍强。结论通过免疫组化观察骨折部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表明脂肪干细胞移植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而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效果更理想。
赵可伟唐菊英肖林潘旭枫
关键词:骨折愈合核心结合因子
中药骨康调控成骨细胞核内结合因子α1的表达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中药骨康在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明确,但其具体作用途径尚不清晰。目的:假设中药骨康通过调节核内结合因子 a1 水平,控制其下游基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起到调控成骨细胞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新生 24 h 内的 SD 乳鼠用于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年 SD 雌性大鼠用于制备药物血清,随机分为正常血清组和中药骨康组。2 组大鼠按体表面积的方法给予中药骨康方的提取药物和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 1周。最后一次用药后 2 h 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原代培养并传至第 3 代经碱性磷酸酶鉴定取得的大鼠成骨细胞,消化计数铺板并分为 2 组,以上述血清处理 72 h,MTT 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ELISA 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分泌量并以相应吸光度值进行纠正,运用 RT-PCR 检测 2 组成骨细胞核内结合因子α1 及其下游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 mRNA 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中药骨康组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和核内结合因子 a1 mRNA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和 mRNA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血清组(P < 0.01)。实验结果证实,中药骨康可通过影响核内结合因子 a1 表达,调控其下游基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蛋白表达和分泌,进而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赵可伟邱俊林潘旭枫梁秀珍陈小华
关键词:骨组织构建中药骨康ΚB骨保护蛋白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对ITP患者低值血小板计数的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用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低值血小板计数与镜检法计数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3例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1的静脉血标本,采用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并与显微镜手工计数进行比较。结果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仪器法计数大多数偏低。结论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相对手工计数法有偏差,建议初次就诊的ITP患者用手工法核实血小板计数。
潘旭枫陈小华梁秀珍赵可伟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细胞计数
66例低钠血症检验及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付低纳血症检验特点及临床常见病因分析。方法选取低钠血症标66例,离子选择法测定血钠浓度,分析其病因,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低钠血症经治疗后多数好转78.8%,但顽固性低钠血症死亡率较高约50%,其中等渗性低钠症死亡率74.7%。结论认识低钠血症的临床重要性,顽固性低钠血症预后差。
陈小华潘旭枫梁秀珍
关键词:低钠血症
三维培养成骨细胞系统在骨康方含药血清体外干预实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骨康方含药血清对三维培养成骨细胞系统生长繁殖、矿化能力和ER-β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成骨细胞三维培养体系在体外中药干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体外分离成骨细胞,进行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分别用不同浓度阴性血清培养基和药物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使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矿化能力,RT-PCR法检测ER-β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二维培养体系比较,骨康含药血清对三维体系下培养的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更加明显;细胞ER-beta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矿化能力更强。结论:三维培养系统比二维培养系统更有利于细胞功能的保持和发挥,更适合于体外中药干预研究中的作用。
赵可伟唐菊英肖林潘旭枫
关键词:三维细胞培养
中药骨康方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及成骨细胞ERα和ER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中药骨康方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及骨组织中ERα和ERβ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阴性组、模型组、5%加药组、10%加药组、20%加药组,每组5只。除阴性组外,其余大鼠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后12周,5%、10%、20%加药组分别以5%、10%、20%剂量骨康方灌胃3周后处死,分别取血清及股骨标本。应用MTT法检测骨康方对成骨细胞株的增殖作用,采用RT-q PCR检测ERα和ERβ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组相比,中药骨康方浓度5%~20%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促进成骨细胞株的增殖,且20%药物血清中培养24 h增殖最显著,因此将20%加药组作为测定大鼠ERα和ERβ表达变化组。阴性组血清与股骨干骺ERα和ERβm RNA均有表达;模型组ERα和ERβm RNA表达量较低;20%加药组ERα和ERβm 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ERβm RNA水平的增高尤为明显,更接近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康方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ERβ的表达水平,对骨组织进行保护,起到治疗骨质疏松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
孙怡马将军潘旭枫陈莲苏镜赵可伟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质疏松骨康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