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宇
- 作品数:39 被引量:3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3例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 :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 10 3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选用五脏俞穴、神门、三阴交等行复式补泻法 ,配以火针刺法治疗。结果 :经三个疗程治疗 ,临床痊愈 35例 (34.0 % ) ,好转 4 0例 (38.8% ) ,有效 4 0例 (2 0 .4 % ) ,无效 7例 (6 .8% ) ,总有效率为 93.2。结论 :本法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 ,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 潘文宇林国华
- 关键词:针刺疗法火针更年期综合征
- MRI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7
- 2000年
- 61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为MRI定位围针组31例,头针组30例。经过30次针刺治疗,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RI定位围针组优于头针组。核磁共振成像(MRI)对照分析提示,经治疗后875%的病灶缩小,部分病灶完全吸收消失。
- 李艳慧江钢辉潘文宇陈秀芳黄勇林丛李健萍
- 关键词:中风偏瘫针灸疗法围刺MRI定位
- 温针灸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温针灸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消化道应激反应情况、体液免疫及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PLT)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呕吐、恶心、呃逆及腹泻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M(IgM)、IgA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WBC及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采用温针灸治疗,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状态,改善骨髓抑制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适宜临床推广。
- 龚君君唐纯志潘文宇
- 关键词:温针灸消化道恶性肿瘤应激反应
- 辨证取穴埋线治疗慢性咽炎30例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埋线配合电针脐周八穴为主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埋线配合电针脐周八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愈显率分别为66.7%和4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结合调理脾胃对本病有滋阴润燥,化痰利咽的功效。
- 潘文宇刘醒如
- 关键词:慢性穴位疗法辨证论治
- 潘文宇运用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脾虚血瘀型黄褐斑经验被引量:2
- 2018年
- 对脾虚血瘀型黄褐斑的病机及杵针、麦粒灸的操作手法做了论述,且通过在至阳八阵、河车阳命段、天枢、足三里、章门、脾俞、膈俞、皮损处分别使用金钢杵、七曜混元杵、奎星笔、五星三台杵,采用运转手法、叩击手法、分理手法、开阖手法;皮损处行麦粒灸疗法,发现能淡化皮损、减少皮损面积。
- 周易芬潘文宇
- 关键词:黄褐斑脾虚血瘀麦粒灸
- 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 2006年
- 王倩熊家轩潘文宇
- 关键词: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穴位注射疗法慢性盆腔炎有效率
- 基于析因设计的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优化方案研究
- 庄礼兴贺君王晓玲徐展琼庄珣毕文卿潘文宇廖穆熙胡琼芳张宾林涵贾超林国华赖耀铭刘醒如方宁
- 该研究针对影响天灸疗法的两个重要因素(药物、穴位)在中医辩证基础上(虚寒证、实热证)临床分组后进行2×2析因设计分析,根据研究的初步结论,得出天灸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优选方案,使该疗法在用药选穴方面更具合理和科学性,使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天灸疗法析因设计
- 针刺头部穴位对偏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03年
- 103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头穴组(53例),对照组(50例),经过30次针刺治疗,二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穴组优于对照组,二组均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其改善作用以头头组为优。缺血性中风血液变快。血流变慢,血液运行阻力增大是病理基础,针灸后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脑部血供的目的。
- 王铠潘文宇王澍欣李艳慧
- 关键词:中风偏瘫针刺治疗头部穴位血液流变学
-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和处理被引量:6
- 2018年
- 总结了潘文宇临床运用穴位埋线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方式,认为埋线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消毒不严格,操作不当,患者对羊肠线过敏,患者不遵循医嘱。若医者注重无菌观念、穴位的选择、针刺的深度及角度,并加强手法训练,叮嘱患者忌口、避免剧烈运动及游泳等,一般不良反应出现少。
- 周易芬潘文宇
- 关键词:穴位埋线
- 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并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对照组单纯给予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76·7%;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下腹坠痛、白带异常及妇检体征等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 王倩熊家轩潘文宇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