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余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高强涤纶产业用纺丝油剂-乳油型油剂8501
- 潘强余冯绍森李文灿张吉瑞
- 1.成果内容简介:通过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研制出性能优良的乳液型油剂8501。2.关键技术:建立“纺丝油剂配方专家系统”,该系统由5大模块组成:(1)数据库:储存各种添加剂,给出每个化合物的各种性能的模糊性指标,并给出描述...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剂(化学纤维)纺丝高强涤纶
- 热历史对聚醚醚酮(PEEK)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1992年
- 用DSC、X射线衍射和密度梯度法考察了热历史对聚醚醚酮(PEEK)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EEK的T_g随结晶度增加而向高温区移动;在DSC曲线上,结晶了的PEEK的低温冷结晶峰消失,而代之出现双熔融峰,双峰是由PEEK的晶格缺陷产生的。
- 刘延岳金石潘强余闵永刚温铁民吴忠文
- 关键词:热历史聚醚醚酮热性能
- 计算机预测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被引量:1
- 1989年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复杂样品时,往往会遇到样品中各物质的保留时间分布很宽的问题。溶剂梯度洗脱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大多凭借经验设定溶剂梯度洗脱程序,所以,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程序就需要摸索较长的时间。近年来,国内外某些色谱工作者试图用计算机预测溶剂梯度洗脱程序,但有关详细情况迄今尚未见报道。
- 朱小红潘强余黄克武
- 关键词:液相色谱计算机
- 热处理对聚醚醚酮(PEEK)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用动态粘弹谱、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和密度梯度法,研究了热处理对聚醚醚酮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聚醚醚酮α峰位置、屈服应力、T_g 到T_m 间的储能模量随结晶度增大而增加;β峰面积、断裂伸长随结晶度增大而下降.
- 刘廷岳金石潘强余闵永刚温铁民吴忠文
- 关键词:聚醚醚酮力学性能
- 汽车润滑油低温成胶理论及动力学被引量:5
- 1995年
- 分析了大量汽车润滑油的粘温数据,提出了一种有关汽车润滑油低温凝胶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低温时每种油品都可能有多种结构的凝胶生成,并且提出了一种用常规SBV法测试的粘~温数据揭示凝胶化过程动力学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分析出样品有几种凝胶生成;每种凝胶为生成机理(谁先谁后,串联并联);每种凝胶的生成活化能;计算出任意温度、任意时刻该体系的组成(各凝胶的摩尔浓度)。并提出用最大成胶活化能E_(max)及开始产生此凝胶的温度T_(max)来度量该样品产生破坏性凝胶为温度和趋势,从而建立了一种判断汽车润滑油底温可泵性的方法。
- 潘强余
- 关键词:润滑油动力学成胶汽车
- Legendre变换及其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 1995年
- 介绍了Legendre变换的数学意义,以及如何用Legendre变换引出新的热力学函数的方法.
- 潘强余朱小红
- 关键词:热力学热力学函数勒让德变换
- 汽车润滑油低温可泵性的判据被引量:2
- 1995年
- 根据笔者提出的有关汽车润滑油低温暖胶化的理论,从常规SBV法测得的粘。温数据预报样品油的低温可泵性。此方法与目前常用的万法相比,有如下特点:建立在润滑油低温成胶过程的理论分析上,所有参数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兼备一点法和全数据分析法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可以从+种测试方法的数据,预报其他方法的结果。
- 潘强余
- 关键词:汽车润滑油可泵性
- 滴体积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新方法被引量:7
- 1995年
- 用滴体积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确定其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数据处理较繁琐,而且缺乏准确性.本文通过研究落滴体积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简便、准确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 朱小红潘强余阮玉林黄克武
- 关键词:滴体积法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