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伶

作品数:65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机械工程
  • 7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动力学
  • 18篇分子
  • 18篇分子动力学
  • 15篇润滑
  • 11篇除尘
  • 10篇动力学模拟
  • 9篇有限元
  • 9篇分子动力学模...
  • 8篇纳米
  • 8篇边界润滑
  • 7篇除尘器
  • 6篇轴承
  • 5篇烟道
  • 5篇原子尺度
  • 5篇湿式
  • 5篇推力轴
  • 5篇推力轴承
  • 5篇流场
  • 5篇均载
  • 5篇ANSYS

机构

  • 65篇福州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65篇潘伶
  • 7篇高诚辉
  • 4篇曹友洪
  • 4篇杜华
  • 3篇陈亮
  • 3篇张晋铭
  • 3篇余辉
  • 3篇杨沛山
  • 2篇姚立纲
  • 2篇林旭健
  • 2篇王健
  • 2篇郑志坚
  • 2篇刘菲
  • 2篇王伟
  • 1篇任志英
  • 1篇张素梅
  • 1篇郑开魁
  • 1篇吴淦淦
  • 1篇许冰冰
  • 1篇叶仲和

传媒

  • 5篇福州大学学报...
  • 4篇润滑与密封
  • 3篇化工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机械设计与研...
  • 2篇机械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电力环境保护
  • 1篇煤矿机械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机电工程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颗粒添加剂对边界润滑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试验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纳米铜颗粒添加剂在正十六烷基础油中的边界润滑行为。建立具有正弦曲面粗糙峰的边界润滑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分别模拟了在25,50,100,200 MPa 4种压力下,含纳米铜颗粒与不含纳米铜颗粒时润滑油沿膜厚方向的密度分布。在润滑体系的上下固体壁面施加方向相反的剪切速度,计算出壁面原子与铜颗粒原子的应力、固液界面摩擦力、正压力和摩擦因数。采用微纳米划痕仪测量了含铜颗粒润滑剂的摩擦因数。结果表明:不同压力下两种润滑体系中的十六烷基础油均出现分层现象;纳米粗糙峰直接接触时,接触界面仍存在少量的正十六烷分子,且分子主链的排列方向与剪切方向相同;在200 MPa时铜颗粒使固体壁面的最大应力减小35.3%,提高了润滑体系的承载能力;不含铜颗粒润滑体系润滑油膜在50 MPa时破裂,含铜颗粒润滑体系润滑油膜在200 MPa时破裂;模拟计算的边界润滑状态下两种润滑体系的摩擦因数符合试验测量值。
潘伶林国斌韩雨晴余辉
关键词:边界润滑分子动力学添加剂
基于系统观点的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系统的观点,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两门课程设计进行整合,形成了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将机器的原动机、传动装置和执行系统三个基本部分关联起来,在系统中将零件与零件、零件与机构、机构与机构和机构与系统间的联系整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整机和系统的角度,完成产品的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结构设计等完整的设计过程,经历整机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同时,设计过程中加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软件的应用。教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陈亮潘伶王伟
关键词: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创新设计能力
立式自调角自动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自调角自动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联有一立式导轨,所述立式导轨上设有由升降机构驱动沿立式导轨上下运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以固定住自行车前轮的夹紧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
潘伶唐艺月陈志达黄菲黄丰盛谢静怡
文献传递
纳米液滴撞击柱状固体表面动态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2021年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农业生产中的现象.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纳米液滴撞击行为的定量描述有待完善.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水滴撞击柱状粗糙铜固体表面的动态行为.分别在液滴速度为2-15Å/ps,五种方柱高度和六种固体表面特征能的情况下分析液滴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液滴初始速度V_(0)的增加,其最终稳定状态先由Cassie态(V_(0)=2-3Å/ps)转变为Wenzel态(V_(0)=4-10Å/ps),然后再次呈现Cassie态(V_(0)=11-13Å/ps).当V_(0)>13Å/ps时,液滴发生弹跳.液滴最大铺展时间t_(max)与V_(0)关系曲线中存在拐点,并针对不同速度区域提出t_(max)与V_(0)的关系式.随着方柱高度的增加,液滴的稳定状态由Wenzel向Cassie态转变,液滴稳定状态的铺展半径逐渐减小.固体表面特征能es的增大使得液滴的铺展能力增强,液滴铺展后的回缩现象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潘伶张昊林国斌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电除尘器振打系统的仿真
应用Pro/E建立电除尘器振打系统的三维模型,导入ADAMS中仿真极板所受的振打力,应用有限元对极板进行动力学分析,仿真极板受激励作用下的瞬态响应,研究振打力作用下极板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并应用APDL与UIDL设计了仿真...
曹友洪潘伶
关键词:PRO/E软件电除尘器瞬态响应仿真软件
文献传递
基于分子动力学两集料间沥青粘附机理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两集料间沥青粘附机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沥青分离成沥青质、胶质、芳香分和饱和分四种组分,并构建沥青各组分的代表性分子模型;步骤S2:分别构建模型尺寸相适应的沥青模型和集料模型,...
潘伶吕志田张晋铭
文献传递
一种高度亲油的铜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亲油的铜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度亲油的铜纳米粒的粒径均一、大小可控、表面高度亲油、耐腐蚀性能好,在基础油中的悬浮稳定性优秀,可以制成高稳定的纳米铜流体。所述制备的纳米铜流体属于抗极压和重负载...
洪若瑜潘伶谌云辉
基于ANSYS的电除尘器钢支架专用软件研制被引量:2
2007年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其内部开发工具(UIDL和APDL),并结合电除尘器钢支架特点编制的电除尘器钢支架分析设计软件,应用于电除尘器钢支架设计中,不仅能提高设计效率,规范设计行为,而且对ANSYS不太熟悉的普通设计人员也能使用。
曹友洪潘伶
关键词:电除尘器钢支架ANSYSUIDLAPDL
基于分子动力学两集料间沥青的拉伸黏附机理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建立了两集料间沥青的模型,研究了拉伸速率、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拉伸应力-位移曲线的影响,从原子尺度分析了沥青-集料界面的拉伸破坏形式和黏附机理,同时通过拟合拉伸应力-位移曲线,提出了适用于宏观数值分析的内聚力模型.结果表明:当拉伸应力超过应力峰值后,沥青-集料的破坏由以黏附破坏为主转变为以黏聚破坏为主;拉伸速率越大,应力峰值越大;温度越高,应力峰值越小;沥青在拉伸应力达到应力峰值之前保持弹性状态,此时变形可逆,当拉伸应力超过应力峰值后,受到的损伤不可逆.
潘伶张晋铭吕志田林旭健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纳米合金颗粒添加剂润滑性能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纳米合金颗粒添加剂润滑性能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特点在于:借助分子动力学软件分别构建两种含不同结构的纳米合金颗粒添加剂Cu+Fe和Cu@Fe的边界润滑体系模型;选取合适的势函数,利用Lammp...
潘伶韩雨晴林国斌郭力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