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健

作品数:90 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骨折
  • 13篇腰椎
  • 13篇手术
  • 13篇椎间盘
  • 12篇颈椎
  • 11篇股骨
  • 10篇椎间盘突出
  • 10篇脊髓
  • 9篇突出症
  • 9篇椎间盘突出症
  • 9篇内固定
  • 9篇老年
  • 9篇骨质
  • 9篇骨质疏松
  • 8篇腰椎间盘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关节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7篇髓内
  • 7篇细胞

机构

  • 6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淮北矿工总医...
  • 1篇安徽省中医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89篇汤健
  • 17篇荆珏华
  • 17篇张建湘
  • 12篇华兴一
  • 12篇吕浩
  • 11篇周云
  • 10篇李全利
  • 10篇田大胜
  • 9篇许新忠
  • 9篇江曙
  • 8篇杨庆国
  • 8篇周健
  • 7篇陈磊
  • 7篇周剑
  • 7篇张积森
  • 6篇查日俊
  • 6篇方望
  • 6篇钱军
  • 6篇陈家骅
  • 5篇李元海

传媒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5篇颈腰痛杂志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第六届国际骨...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髓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柔和复位技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柔和复位技巧,以实现满意复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对1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髓内钉治疗,以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柔和复位技巧,其中87例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对于单纯闭合复位未能完成良好复位的,采用克氏针/"金手指"/骨钩/点状复位钳/主钉/"分段预置钉道"等方法辅助复位。结果 67例获得解剖复位,85例获得可接受复位,术后随访6~12 y,骨折均愈合。结论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术中状况,运用各种柔和的复位技巧尽可能实现满意复位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储彬汤健李光宇周剑卢晓林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6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LCP组(47例)和PFNA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4例随访中死亡;8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PFNA组明显短(少)于LCP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2例切口脂肪液化延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螺旋刀片退出、髋内外翻畸形、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LCP或PFNA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
黄彬汤健孟庆丰黄侠善屠培培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锁定钢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中老年
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75例,其中35例采用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改良组),40例采用双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1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评分(简称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6个月上、下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及椎间盘Pfirrmann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1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VAS均低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1、16个月JOA评分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均降低,但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两组术后下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及上、下邻近节段椎间盘Pfirrmann评分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两组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效果较好,并可减少上邻近节段退变。
张明凯汤健尤涛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不稳椎间融合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RI测量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 RI测量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标准的相关性,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06/2005-0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门诊和住院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划分为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0~12分)18例,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13~17分)12例。以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并对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等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采用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对各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各部位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轻度组以上各指标均基本相近(t=0.45~0.90,P>0.05;t=0.09~0.89,P>0.05;t=0.23~0.66,P>0.05;t=0.31~0.94,P>0.05)。②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IgG含量明显降低(t=0.02,P<0.05),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1~0.42,P>0.05)。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轻度组IgG含量明显升高(t=0.00,P<0.01),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5~0.78,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 RI测量指标反映出的脊髓受压迫程度与临床症状不一致,其自身免疫水平可�
付昌马陈惠德汤健吴毅文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类颈椎病
侧前方入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08年5月,采用侧前方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Z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T10~L3)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6~57岁,平均42.8岁。病程1周~11年,平均2.7年。5例有腰背部外伤史。下肢无力9例,感觉障碍8例,腰背痛6例,下肢疼痛5例,括约肌障碍4例,足下垂3例。X线片、CT和MRI检查示,单节段突出9例,双节段突出2例。合并黄韧带骨化2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Scheuermann病1例。术前椎间隙高度为(7.2±1.3)mm,JOA评分为(6.4±2.8)分。结果手术时间2.5~5.5h,平均3.5h;术中出血500~1200mL,平均750mL。术中发生胸膜、腹膜及硬膜破裂各1例,予修补缝合,放置负压引流管3~5d,术后无液气胸及脑脊液漏发生。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4年。X线片示植骨均于术后6~9个月融合,无钛板、螺钉断裂或松动现象。3例有10~15°脊柱侧弯,但不影响脊柱平衡。术后2周椎间隙高度增加至(12.3±1.5)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骨性融合时椎间隙高度降至(7.5±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JOA评分升至(7.6±3.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Hirabayashi等提出的改善率评定标准,优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侧前方入路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廖旭昱杨庆国张建湘申才良汤健华兴一张银顺董福龙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椎间盘突出症侧前方入路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探讨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76例,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预后生活质量QLQ-C30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QLQ-C30评分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整体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临床在推广中,应该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既要保证疗效,也要考虑患者负担。
王磊汤健李光宇周剑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功能疗效
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为提高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成功率,设计出 靶位注射法。方法用特制靶针自定位点穿刺,将靶针准确地送到靶位即椎间盘突出部位,判 断无误后缓慢注射胶原酶。结果应用靶位穿刺250例次,仅1次失败。应用靶位注射胶原酶溶 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4例,优良率达85.1%,有效率达94.2%,无效9例,占5.8%。 结论靶位注射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准确、应用安全、方法简便、疗效显 著。
陈家骅江晓平汤健查日俊李元海陈士寿张健郑穗生
关键词:椎间盘化学溶解术胶原酶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3年
颈椎病与骨质疏松症都是临床常见疾病 ,早有学者把两者看作为相关性疾病。本文回顾了这两种疾病有关的研究现状 ,及它们相关性研究进展 ,并从流行病学 ,病理机制及骨质疏松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等方面对其相关性做了深入探讨 。
徐如彬陈惠德汤健
关键词: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细胞因子
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陈家骅汤健查日俊陈士寿李元海张健郑穗生吴蓉蓉
胶原酶是自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中提起的一种生物制剂,该药能够在生理PH和温度下溶解组成椎间盘主要成份的I型和II型胶原纤维,该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将胶原酶安全、准确地注射到间盘突出物内及其周围(靶位)将其溶解,达到治疗腰突症之...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生物制剂注射治疗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胸腰椎疾病28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5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24例,椎体血管瘤(VH)4例。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即刻消失,术后次日即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28例患者均恢复发病前生活方式,无疼痛;影像学检查,病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疾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周云荆珏华章洪喜唐迎九田大胜钱军陈磊游木荣吕浩许新忠詹俊锋张积森汤健江曙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腰背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