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秀明

作品数:81 被引量:27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萃取
  • 13篇光谱
  • 11篇固相
  • 11篇固相萃取
  • 10篇多层膜
  • 10篇磁性
  • 9篇原子
  • 9篇原子吸收
  • 8篇色谱
  • 8篇自组装
  • 8篇离子
  • 8篇纳米
  • 7篇油脂
  • 7篇原子吸收光谱
  • 7篇食品
  • 7篇相色谱
  • 7篇火焰原子吸收
  • 6篇液相
  • 6篇吸附剂
  • 5篇逐层自组装

机构

  • 6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0篇浙江大学
  • 4篇郑州工程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陕西中烟工业...

作者

  • 77篇江秀明
  • 32篇向国强
  • 31篇何丽君
  • 11篇赵文杰
  • 8篇林贤福
  • 6篇范璐
  • 6篇王宏雁
  • 6篇温圣平
  • 6篇周晓燕
  • 5篇陈志春
  • 5篇李申
  • 4篇杨绍明
  • 4篇毛璞
  • 4篇桑林
  • 4篇肖咏梅
  • 3篇霍权恭
  • 3篇李道荣
  • 3篇李扬眉
  • 3篇谷克仁
  • 3篇王亚丽

传媒

  • 13篇河南工业大学...
  • 5篇分析测试学报
  • 5篇第十三届全国...
  • 4篇化学研究
  • 4篇第19届全国...
  • 3篇郑州工程学院...
  • 2篇分析化学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广州化工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郑州粮食学院...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粮油加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色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辣椒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色素、及其与辣椒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丙酮、石油醚(60℃~90℃)、正己烷、乙酸乙酯、95%乙醇、甲醇对辣椒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最优的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4h;通过柱层析,用石油醚∶丙酮=5∶1.5的混合溶液为洗脱液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辣椒色素。
桑林江秀明喻娟
关键词:柱层析
逐层组装多层膜对苝的固相萃取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聚电解质逐层自组装技术在氨基硅胶表面构筑聚(乙烯-alt-马来酸)的苯乙胺衍生物(PEMAPEA)/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多层膜,制备性能稳定的新型固相萃取吸附材料。利用HPLC-UV/Vis检测,研究其对水体中苝的萃取性能,考察柱填料量、样品量、上样流速、洗脱溶剂等对多层膜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150 mg固相萃取填料的3 mL萃取小柱,以10 mL·min-1的流速萃取200 mL苝的水溶液,用丙酮作洗脱剂,萃取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周晓燕江秀明沈巧星倪书姣毛璞
关键词:逐层自组装固相萃取
聚合离子液体固载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1-乙烯基-3-己基咪唑溴盐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将其附着于氧化石墨烯表面,然后经聚合、还原,制备了聚合离子液体-石墨烯复合材料,用SEM、FT-IR、UV-vi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将聚合离子液体-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的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此吸附剂对环境水样中4种有机磷农药的萃取性能。对影响SPE效率的参数(吸附剂量、上样体积、上样流速、洗脱剂和洗脱剂体积)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杀螟松、对硫磷、倍硫磷和辛硫磷在5~200μ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08~0.9995。将本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0.0%~110.0%之间,RSD〈4.5%(n=3)。结果表明,与石墨烯相比,聚合离子液体-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SPE吸附剂,能降低萃取过程中的团聚现象,对目标物的萃取效能更高;本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许新新何丽君蔡天培游利琴向国强赵文杰江秀明
关键词:石墨烯固相萃取有机磷农药
大环多胺基固相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联用技术用于水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富集
刘龙辉郑小炎江秀明何丽君
关键词:大环多胺固相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多环芳烃
基于疏水性碳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检测食品中姜黄素
2023年
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重要的食用色素,其每日摄入量有严格限量标准。因此,开发简单、快速、灵敏的食品中Cur分析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亚麻籽油为单一碳源,通过一步水热反应制备疏水性碳点(hydrophobic carbon dots,HB-CDs),以HB-CDs为能量供体,Cur为能量受体,构建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的荧光传感分析Cur新方法。所制备的HB-CDs呈球形,平均粒径为3.3 nm,主要含有C、O元素;HB-CDs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0 nm和425 nm。当Cur加入HB-CDs溶液中,随着Cur浓度的逐渐增大,HB-CDs的荧光(425 nm)出现明显的降低,而Cur的荧光(525 nm)逐渐增大。且HB-CDs与Cur作用后,荧光寿命出现了明显降低,表明HB-CDs与Cur之间作用机理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通过HB-CDs的荧光变化可以实现对Cur的定量分析。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该方法检出限为20 nmol/L,线性范围为0.2~200μmol/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糖果、奶粉、调味品样品中Cur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3.3%~112.0%。所制备的荧光分析方法能够成为食品样品中Cur检测的有效手段。
何梦瑶江秀明李俊丽闫新雨向国强何丽君
关键词:亚麻籽油姜黄素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基于聚马来酸α-苯乙胺衍生物多层膜的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利用氨基与酸酐基团间的酰胺化反应,合成了聚(乙烯-alt-马来酸)的α-苯乙胺衍生物(PEMAPEA)。基于正负电荷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5μm直径的硅胶颗粒表面构筑了8 个双层的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PEMAPEA...
江秀明王南南沈巧星何丽君向国强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辣椒籽油及其组成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报导了使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提取和分离辣椒籽油和辣素的研究.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辣椒籽油及辣椒素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萃取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力.实验表明,可采用2级萃取工艺操作:第1级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60℃下萃取75 min,获得高辣素含量的油脂(少量),这一级把籽中大部分的辣素除掉;第2级在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60℃下萃取75 min,获得极低辣素含量的油脂(大量).同时,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得辣椒籽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组成.
桑林王宏燕江秀明
关键词:辣椒籽辣椒籽油超临界流体萃取
测定酱油理化指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酱油是一种中国传统调味品。以用豆、麦、麸皮等为原料,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而成。酱油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活性物质,酱油有诸多理化指标如:氯化钠、氨基酸态氮、总酸以及总氮含量等。近年来,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的酱油理化指标快速检测方法,这对于改善酱油的风味、强化生产、加强监督检测、提升酱油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鹤达杨登辉江秀明
关键词:酱油氯化钠氨基氮总氮含量总酸含量
预混合自组装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活性膜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2005年
以阳离子化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和阴离子聚苯乙烯磺酸钠 (PSS)的预混合溶液 ,与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DA)通过逐层组装 ,在阴离子化聚对苯二酸乙二酯 (PET)表面构建了多层生物活性膜 .用紫外 可见光谱仪 (UV Vis)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了交替自组装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膜 ,并测定了自组装膜的生物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预混合溶液中的PSS与HRP一起沉积在PDDA膜层上组装成 (PSS+HRP)膜层 ,且每层中PSS和HRP的比例一致 ;(PSS +HRP)膜层呈条状分布 ,膜表面较为平整 ;多层膜中的HRP催化H2 O2 与 4 氨基安替比林的显色反应的表观米氏常数为 9 7× 10 - 5mol·L- 1 (相对于H2 O2 底物 ) ,较溶液中 (1 5 2× 10 - 4mol·L- 1 )的小 .
江秀明陈志春杨绍明林贤福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物酶自组装预混合4-氨基安替比林PDDA米氏常数
聚电解质组装多层膜构筑及其表面HRP组装应用基础研究
本论文研究了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PSS两种类型多层膜的组装过程及PAH/PSS多层膜和阴离子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江秀明
关键词:逐层自组装聚电解质辣根过氧化物酶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力显微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