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东瑞

作品数:32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子宫
  • 10篇三维重建
  • 10篇成像
  • 9篇血管
  • 9篇离体
  • 8篇在体
  • 8篇数字化
  • 8篇女性
  • 6篇血管成像
  • 5篇子宫动脉
  • 5篇离体子宫
  • 5篇CT血管成像
  • 4篇动脉血管
  • 4篇断层扫描
  • 4篇血管网
  • 4篇生殖
  • 4篇生殖器
  • 4篇生殖器官
  • 4篇器官
  • 4篇子宫肌

机构

  • 2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2篇毛东瑞
  • 28篇陈春林
  • 26篇刘萍
  • 16篇欧阳振波
  • 15篇徐玉静
  • 14篇段慧
  • 9篇钟世镇
  • 9篇郭传家
  • 7篇唐怡欣
  • 6篇余艳红
  • 6篇祝江红
  • 6篇王建平
  • 6篇陈兰
  • 6篇王黎
  • 5篇唐雷
  • 4篇许乙凯
  • 3篇任道坤
  • 3篇李维丽
  • 3篇王俊
  • 3篇陆琳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妇产与遗传(...
  • 3篇第一届数字医...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3年粤...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9篇2013
  • 18篇2012
  • 5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正常离体内生殖器官薄层切片数据集的采集及后处理
三维数字化建模是人体组织与器官仿生制造的核心步骤,也一真是计算机辅助仿生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可以辅助医生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及假肢、手术模拟仿真、解剖教学等诸多医学领域。随着医疗技术水...
毛东瑞
基于CT薄层扫描的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分色构建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CT原始数据集对骨盆进行数字化三维分色构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择1例因宫颈癌行盆腔CT薄层扫描患者的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数据集,利用Mimics 10.01软件行骨盆三维分色重建。结果:构建的数字化三维分色模型形态规则、清晰逼真、立体感强、解剖清晰,不仅可以对构成骨盆的髂骨、骶骨及尾骨进行单独的三维分色显示,而且可以进行任意角度、距离的融合分离显示,更有利于对骨盆进行精细地全面立体观察分析。结论:基于CT薄层扫描数据集构建骨盆三维分色模型的方法简单、可行,是指导临床及教学的好工具。
欧阳振波苏欢欢尹倩毛东瑞江南张秋实
关键词:骨盆三维重建CT数字化
MRI确诊超声误诊葡萄胎合并子宫肌瘤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25岁,孕5产1,因"停经79天,超声提示宫腔内不均质回声5天"入院。实验室检查示血β-HCG64 835 mI U/ml。超声:宫腔内见不均质回声,大小60 mm×37 mm,边界欠清,呈"蜂窝状"改变,距浆膜层6 mm;周边及内部可探及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图1);考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MRI:子宫明显增大,前壁肌层内见41 mm×30 mm病灶,T1 WI呈等信号,
毛东瑞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关键词:葡萄胎子宫肌瘤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
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利用CT血管成像(CTA)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2011年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CT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及静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出的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可清晰地显示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及其初级属支,骶前静脉丛亦清晰可见。与重建的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配准融合后,骶前静脉丛的解剖走形及引流区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尤为关键的是,骶前无血管区也可清晰显示。结论基于CTA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研究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的好方法,可清晰显示骶前静脉丛及骶前的无血管区域,从而为阴道-骶骨固定术提供个体化的解剖学依据,并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陈春林毛东瑞刘萍欧阳振波徐玉静段慧郭传家王建平任道坤谭欢庆钟世镇唐雷
关键词:女性骶前静脉丛数字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MRI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不仅是决定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在术前对其进行准确地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已被证实对此有很大的价值。但是,随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以及子宫内膜癌新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9年)的提出,MRI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对MRI在子宫内膜癌应用中的选择及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将对MRI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欧阳振波毛东瑞刘萍陈春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子宫内膜癌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被引量:2
2012年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罕见类型的宫颈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复发率高,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故预后极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病因。虽然细胞学异常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但组织病理形态学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才是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目前宫颈LCNEC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但多数学者认为手术辅以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毛东瑞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关键词:宫颈肿瘤
基于CT和MRI三维重建术前评估体系在妇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由于目前妇科诊疗手段主要依赖于二维图像信息和妇科检查经验,临床教学只能停留在疾病诊疗一般规律的讲授上,对个体化诊疗方案的教学因为缺乏个体化客观证据而无法深入开展。基于CT和MRI三维重建术前评估体系在妇科学临床疾病诊疗个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医学生对妇科具体疾病诊断和手术方案的理解,并帮助其进行手术学习。
刘萍余艳红李维丽陈春林郭传家徐玉静毛东瑞祝江红
关键词:三维重建术前评估妇科学临床教学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LUAO)是指在腹腔镜下手术时利用电凝、结扎、夹闭等方式对子宫动脉(UA)进行阻断,从而达到减少术中出血及治疗相关疾病等目的的一种手术方法。白2000年Liu WM。首次报道利用单纯LUAO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相关器械的改进以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谭令梅毛东瑞欧阳振波尹倩
关键词:子宫动脉阻断腹腔镜下手术症状性子宫肌瘤术后生活质量腹腔镜技术术中出血
在体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意义
目的探讨利用CT原始数据集构建女性在体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2010年在南方医院选择1例因子宫腺肌病进行CT扫描的患者,获取其CT原始断层二维图像集后利用Mimics软件对其盆腔脏器,动脉血管网及骨盆进行三...
陈春林刘萍王黎段慧陈兰唐怡欣毛东瑞
关键词:动脉血管
文献传递
人正常离体子宫铣削前预处理
2012年
目的为下一步子宫铣削做好准备,从而提高人正常离体子宫薄层切片数据集的质量,以便于后处理。方法从正常成年女性新鲜尸体上获取子宫标本;对子宫标本行CT扫描及MRI扫描,扫描间隔分别为1mm和2mm;进行单器官动静脉灌注;分段包埋。结果(1)灌注前CT及MRI扫描均未发现病变。(2)获取子宫动脉血管网灌注子宫CT扫描图像351张,子宫静脉血管网灌注子宫CT扫描图像341张;子宫动脉血管网灌注子宫MRI扫描图像43张,子宫静脉血管网灌注子宫MRI扫描图像62张;(3)成功对标本进行了分段包埋。结论铣削前预处理后子宫动静脉血管网清晰可见,为铣削和铣削切片图像的采集及后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陈春林毛东瑞刘萍唐雷钟世镇李泽宇刘畅许广威陈若兰黄志霞王俊
关键词:子宫铣削预处理后处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