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作明
- 作品数:111 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后电解质代谢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枪弹伤后血浆电解质代谢的特点。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分别于伤前、伤后30分钟2、6、、12小时1、2、3、、5、7、10、14天采静脉血测定钾、钠、氯和钙、镁、磷的含量。结果伤后平原平时组和高原平时组血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原平时组整体血钙水平均较平原组低,但血清钙>2.25mmol/L。而高原战时组伤后3~5天有较严重的低钙血症。三组枪弹伤后均出现严重的低镁血症,严重程度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高原战时组伤后2小时即有显著降低,伤后12小时测不出,一直到伤后3天持续在低水平。三组伤后6小时血钠有一个显著的升高,受伤12小时后三组血钠逐渐降低,至伤后7天时高原战时组出现轻度低钠血症。三组K+、Cl-和Pi3+均在伤后12小时开始逐渐降低,严重程度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但都未低于正常值的低限。结论高原战时枪弹伤后3~5天机体有严重的低钙血症,6小时~1天和3天机体有严重的低镁血症;12小时后机体开始出现K+、Na+、Cl-和Pi3+的逐渐降低,至伤后7天出现轻度的低钠血症。
-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林秀来宋俊赖西南石权贵何代平李楠何蓉城孙克勤
- 关键词:枪弹伤电解质代谢
- 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观察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共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0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单臂多功能支架外固定3例,其余骨折分别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进行内固定。对有并发症者在手术的同时给予修复重建。结果 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伤口一期愈合18例,表浅感染2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优12例,良6例,尚可2例。结论 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伤口感染发生率低,早期只要清创彻底,伤口都能一期愈合,同时进行一期内固定术也是可行的。手术后选择有效药物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 雷明全陈永龙雷蕾殷作明刘艳
- 关键词: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内固定
- 小腿受区血管缺乏时重建梯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总结,制定一个小腿受区血管缺乏时行游离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的重建梯.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游离皮瓣覆盖小腿手术中发现小腿受区血管吻合有困难者129例,患者男113例,女16例,年龄4~71岁.平均36.5岁,其中创伤性创面108例,非创伤性创面21例。应对措施包括延长切口(25例),血管移植(22例),Flow—through吻合(17例),端侧吻合(13例).邻近血管吻合(18例),创面远端吻合(14例).桥式吻合(7例),和放弃手术(13例)。结果除手术中放弃游离皮瓣13例外(10.1%).129例中86例愈合皮瓣完全成活(66.7%),9例皮瓣出现全坏死(7.0%).皮瓣边缘坏死11例(8.5%)。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制定了应对措施的重建梯。结论小腿受区血管缺乏为多因素所致.应当综合考虑.按重建梯的原则由易到难.选用最佳方案。
- 朱跃良殷作明范新宇何晓清徐永清
- 关键词:穿支皮瓣游离皮瓣小腿显微吻合
- 阶梯法与非阶梯法进入海拔4500m高原AHAD发病率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阶梯法、非阶梯法进入特高海拔高原急性高原病(AHAD)发病率。方法经体检健康的内地人员6521名,分为阶梯法进入组(4352名)和非阶梯法进入组(2169名);阶梯法进入组:先乘飞机到达拉萨(海拔3650 m),休息3~4 d后再乘汽车到达海拔4500 m地区;非阶梯法进入组:乘飞机到拉萨后,当天乘汽车进入海拔4500 m地区。统计两组人员于进入高原后1~14 d内AHAD发病率。结果阶梯法进入组AHAD发病率为15.88%(691/4352),非阶梯法进入组发病率为74.96%(1626/2169),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阶梯法可以显著减低进入特高海拔高原AHAD发病率。
- 黄学文李素芝谢晓娥黄跃闫春城殷作明黄雪琴吴亮杨振翰
-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
- 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在创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殷作明胡德耀
- 关键词:创伤治疗INFLAMMATORY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T细胞增殖细胞毒活性
- 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研究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设立MCI-154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大鼠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大民心肌出现局灶性心肌纤维深解破坏,肌装同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扩张,线粒体出现基质密度加深,冷模糊,线粒体数量有所减少;治疗组见有少部分线粒体出现基质密度增高,部分显示嵴模糊或消失,线粒体数士来见减少,肌小节结构清晰,偶见肌浆网轻度扩张。结论:MCI-154可以减轻失血性休克大景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损害,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殷作明胡德耀刘良明李素芝雷明全任冬梅
- 关键词:MCI-154失血性休克心肌超微结构
- 高原寒区战时枪弹伤对健康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原寒区平、战时枪弹伤对机体健康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取背部健康肌肉组织匀浆后定量测定Na+-K+-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糖元(muscle glycogen,MG)、乳酸(lactic acid,LA)、游离无机磷(Pi3+)的含量。结果①伤后2hPP组、GP组和GZ组LDH的活性分别是伤前值的3.73倍、2.76倍和2.75倍,PP组伤后2d开始降低、而GZ、GP两组从伤后2h开始逐渐上升,到5d时与平原组接近。②三组动物伤后CK均逐渐升高并于伤后12h到顶峰,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2.07倍、1.77倍和1.70倍。③三组动物伤后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并于伤后6h达最高点,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2.29倍、1.75倍和1.62倍,此后逐渐下降。④三组伤后肌糖元变化规律相似,在伤后2h形成一个显著的低点,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81.5%、75.3%和73.8%,此后逐渐回升。⑤GZ组伤后2h时乳酸达峰值,为GP组的1.58倍,此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⑥三组动物伤后健康肌肉组织中的游离无机磷逐渐减少,伤后2d~3d出现一个显著的低点,下降的幅度大小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高原战时组最低值为高原平时组最低值的84.2%,为伤前的39.0%。结论高原战时环境枪弹伤后机体组织酶活性储备能力降低,可代偿能力下降,长时间处于高耗能状态。
-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林秀来宋俊刘良明石权贵何代平李楠何蓉城孙克勤刘安唐春燕
- 关键词:伤道枪弹伤酶活性
- 高原爆炸伤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研究高原爆炸伤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特点,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头高原绵羊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编号,进行凝血指标采集后,行炮弹炸伤进行造模,伤后给予常规处理,分别于爆炸后1h、爆炸后6~8h、爆炸后24h、爆炸后48h、爆炸后72h。采静脉血测定凝血指标(PT、APTT、TT、FIB、D-Dimer)。结果①PT指标变化,在爆炸后6~8h显著低于爆炸前(P<0.05),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②APTT指标变化,在爆炸后24h显著高于爆炸前(P<0.05),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③FIB指标变化,在爆炸后48h显著高于爆炸前(P<0.01),爆炸后72h处于最高(P<0.05),整体呈上升趋势;④D-Dimer指标变化,在爆炸后72h显著高于爆炸前(P<0.05),整体呈上升趋势;⑤TT指标变化,在爆炸后的各个时间点与爆炸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爆炸伤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动态观察凝血指标的变化,可为该地区的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争名杨亚江殷作明刘勃曹鹏冲
- 关键词:爆炸伤凝血功能
- 高原地区肩胛骨置换治疗肩胛骨巨大肿瘤
- 2004年
- 患者男性,37岁。4月前被人用拳打伤左肩背部,即觉左肩背部疼痛,左上肢活动受限,之后背部逐渐肿胀出现约鸡蛋大小包块,左肩活动明显受限,疼痛加重,无皮肤破裂。在个体门诊诊断为“左肩外伤”,给予止痛、制动、抗炎治疗,疼痛无明显减轻,肿物持续增加约鹅蛋大小,但左上肢肿痛始终存在。
- 钱齐荣殷作明王劲武刘建伟林秀来
- 关键词:外科治疗
- 新型钙增敏剂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新型钙增敏剂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心肌功能与结构改变的影响 ,明确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方法 用家兔和大鼠两种动物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 ,设立MCI- 15 4治疗组和等渗盐水对照组 ,监测家兔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 ,测定大鼠血浆CK-MB和LDH并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结构的变化。 结果 MCI - 15 4治疗后LVSP、+dp/dtmax、Lo和Vpm等较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升高、LVEDP显著降低 ;CK -MB、LDH的活性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 ;心肌细胞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结论 MCI - 15 4可显著改善失血性休克兔和大鼠的心肌功能 ,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对失血性休克心肌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殷作明胡德耀刘良明卢儒权陈艳黄钢
-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心肌钙增敏剂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