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娜芳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2篇艺术
  • 1篇艺术观
  • 1篇艺术观念
  • 1篇语言
  • 1篇政治寓意
  • 1篇制墨
  • 1篇中国文人
  • 1篇忍耐
  • 1篇视觉
  • 1篇视觉符号
  • 1篇手势
  • 1篇手势语
  • 1篇手势语言
  • 1篇图像学
  • 1篇文人
  • 1篇美术
  • 1篇美术史
  • 1篇美术史家
  • 1篇墨家
  • 1篇考古

机构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

  • 6篇梅娜芳

传媒

  • 1篇美术观察
  • 1篇美苑
  • 1篇艺术探索
  • 1篇媒介批评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埃尔·格列柯的手势语言
2016年
本文作者鲁道夫·维特科夫尔(Rudolf Wittkower,1901—1971)是个兴趣广泛的美术史家,研究领域包括图像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比例和巴洛克艺术,代表作《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1949)。本文选自其论文集《寓言和象征符号的迁移》(Allegory and the Migration of Symbols,1977)。全书共收录论文十四篇,所涉对象既有高雅艺术,也有民间艺术;既有欧洲艺术,也有东方艺术;既有人类早期的无名创作,也有当代艺术家的成熟作品。在这些精彩的图像学个案分析中,作者力图辨认出那些揭示思维和传统的代码,探寻观念和思想是如何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本文以西班牙著名画家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的手势语言为考察对象,以图像学的方法来分析这些手势的特殊象征意义,并以此作为理解埃尔·格列柯绘画的钥匙。
维特科夫尔梅娜芳
关键词:埃尔·格列柯手势语言基督教
小议制墨史上的几个疑问被引量:2
2011年
墨对于中国文人一直有着特殊的含义,然而,关于制墨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至今都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常见者如“上古无墨”、“漆书”、“石墨”、“石油”、“松烟墨”。本文尝试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就此做一梳理。
梅娜芳
关键词:中国文人考古发现
对视觉符号的解释被引量:1
2015年
视觉符号的含义,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入手。在理性层面,将视觉符号的含义划分为四个层次——再现意义、主题意义、多重意义和表现意义;在感性层面,强调了道德禁忌、习俗、趣味、时尚,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对情感回应的影响,尤其是艺术史、艺术批评和审美理论对作品欣赏的指引。关于视觉符号的功能,可以从集体误解的角度解释视觉符号不断产生、退化和复兴的过程,从而强调应从特定的作品入手,区分符号在过去和现在的功能演变,提醒读者注意视觉符号的功能多样性。
鲁道夫·维特科夫尔梅娜芳
关键词:视觉符号
古希腊的艺术观念 ——文献的价值
本文分上下篇展开。上篇通过对波利特著作的研究,介绍古希腊的艺术批评观念。首章交代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对古希腊艺术的片面认识,强调从文献入手复原古希腊艺术观念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古代文献的两大传统:普林尼传统...
梅娜芳
关键词:古希腊
文献传递
忍耐和机遇:一幅政治寓意画的故事
2009年
鲁道夫·维特科夫尔[Rudolf Wittkower, 1901-1971]是出生于德国的英国籍美术史家。他的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包括图像学、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比例理论和巴洛克艺术的各个方面。其代表作《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1949)是建筑史的杰作和必读书,此书改变了流行的看法,使人们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从阿尔贝蒂到帕拉蒂奥的文艺复兴建筑。他的《詹·洛伦佐·贝尔尼尼:罗马的巴洛克雕塑家》[Gian Lorenzo Bernini:The Sculptor of the Roman Baroque](1955)、《温莎堡皇家藏品中的卡拉奇家族素描》[The Drawings of the Carracci in the Royal Collection at Windsor Castle] (1952)是研究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基础。他的《意大利1600-1750年的艺术和建筑》[Art and Architecture in Italy,1600 to 1750](1958)更是获得了弗莱彻奖[Bannister Fletcher Prize]。本文出自其论文集《寓言和象征的迁移》[Allegory and the Migration of Symbols](1 977)。全书共收论文14篇,谈论了观念通过视觉方式获得的传播。此书既没有从风格上,也没有按年代顺序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但各篇亦非完全独立,全书贯穿着作者对各类艺术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兴趣。这些文章涉及面十分广阔,从高雅艺术到民间艺术,从欧洲艺术到东方艺术,展现了作者用图像学的方法分析作品的精彩个案。
鲁道夫·维特科夫尔梅娜芳
关键词:政治寓意故事忍耐建筑史美术史家图像学
墨的艺术:《方氏墨谱》和《程氏墨苑》
本文以晚明徽州制墨家方于鲁和程君房及两人所编《方氏墨谱》、《程氏墨苑》   为研究对象。首章从墨模雕刻工、画家和制墨家的角度探讨徽墨装饰题材在万历年间骤增的原因,试论墨从实用品到艺术品的功能转化。次章缕析方于鲁和程君房...
梅娜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