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寰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痛性溃疡67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我院=P2001年1月~2005年3月经电子胃镜诊断的635例良性溃疡和外科急诊手术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病人中无痛性溃疡患者有67例,对其溃疡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总结如下。
- 梁玉寰刘彩珍
- 关键词:无痛性溃疡
-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被引量:8
- 2012年
-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常已是中晚期,大多数失去了治疗的机会。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患者及指导临床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就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年来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断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 梁玉寰史学森
- 关键词:色素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
- 凝血酶冻干粉内镜下喷洒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分析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冻干粉在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实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4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类的方式将其分层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有7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主选择的是在内镜下完成甲肾上腺素盐水的喷洒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内镜下完成凝血酶冻干粉的喷洒治疗,对于两组患者当前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整体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要高出很多,其存在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观察组满意度97.2%和对照组74.3%相比要高出很多,其存在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7.72,P<0.05)。结论: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冻干粉在当前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梁玉寰
- 关键词:凝血酶内镜消化道出血去甲肾上腺素
- EST+LC联合微创治疗5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s扩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56例经B超或CT、MRCP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ERCP造影,发现结石后行EST,应用网篮、气囊取出胆总管结石,术后2~5d行LC。结果本组56例中53例(94.6%)EST、LC联合治疗成功,中转开腹3例,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7-16d。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王丽娟史学森梁玉寰李晓兰
- 关键词:腹腔镜内窥镜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32例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历资料诊治特点。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好转,轻症患者在给与降脂治疗后,7天后血脂降至5.65mmol/L以下,重症患者中4例患者于十天左右血脂降至5.65mmol/L以下,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病程发展具有个体性,治疗亦有其特殊性,只有将降脂治疗与该病综合治疗中的其他手段相结合,同时控制引发该病的多种因素,才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改善该病的预后,防止其复发。
- 梁玉寰王丽娟史学森
- 关键词:高血脂症急性胰腺炎降脂治疗
-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功效。方法:将门诊84人患FD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统计结果,治疗组显效43%,有效40%,总有效率8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帕罗西汀与西沙必利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值得推广。
- 马春玉梁玉寰
- 关键词:帕罗西汀疗效
- 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双能量结肠镜检测结肠肿瘤准确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常规CT结肠镜(CTC)与双能量CTC检测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有结肠占位性病变患者28例,均采用双能量增强CT扫描,并进行结肠镜重建和双能量碘图重建。比较结肠占位性病变的直径、增强后CT值和含碘值。以结肠镜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CTC和双能量CTC诊断结肠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多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8例患者中,CTC检出结肠占位性病变24例,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假阳性4例,假阴性1例。双能量CTC检出结肠占位性病变20例,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无假阳性患者,假阴性1例。腺瘤样息肉、腺瘤、腺癌和粪块增强后的CT值分别为(38.54±6.82)、(49.16±7.31)、(52.61土5.93)和(34.00±1.41)Hu,腺瘤和腺癌的强化值明显高于腺瘤样息肉和粪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60,P=0.001);息肉与粪块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P=0.188)。常规CTC与双能量CTC检测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5.6%(95%CI:77.9%~99.2%)和95.6%(95%CI:77.9%~99.2%),特异度分别为42.8%(95%CI:15.4%~93.5%)和100.0%(95%CI:47.9%~100.0%)。结论与传统的CTC相比,双能量CTC可区分粪便残渣与肿块,有助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进一步提高CTC诊断的准确性。
- 孙凯史学森王吉凌梁永贵王晓梅周大可梁玉寰贾海亮
- 关键词:双能量结肠肿瘤
- ESD联合EMR和ESD治疗结直肠病变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比EMR联合ESD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早癌、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肠镜发现的结直肠早癌、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共分为ESD联合EMR治疗组30例及单独ESD治疗组30例,比较两种内镜治疗方法的手术耗时、整块切除率、并发症(术中、术后出血及穿孔)发生率及局部残留复发率等。结果 ESD联合EMR组手术时间(29.33±6.73)min短于单独ESD组(45.93±6.86)min,两组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的整块切除率分别为83.3%、93.3%,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23.3%,其中术中出血率分别为10.0%、13.3%,术中穿孔发生率分别为0.0%、6.7%,两组并发症无显著性(P> 0.05)。结论 ESD联合EMR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早癌、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两组手术耗时统计有显著差异(P <0.05)。ESD联合EMR可以简化操作,在治疗结直肠早癌、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可做为ESD初学者的入门技术。
- 王小瑞王觅柱张永立王丽娟王晓荣梁玉寰郝慧菁张艳
-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结直肠早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