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志红

作品数:36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10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原子力显微镜
  • 9篇AFM
  • 8篇细胞
  • 8篇壳聚糖
  • 6篇胶原
  • 5篇蛋白
  • 4篇色谱
  • 4篇离子
  • 3篇型胶原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质谱
  • 3篇自组装
  • 3篇微观结构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形貌
  • 2篇血红
  • 2篇血红蛋白

机构

  • 35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35篇梁志红
  • 12篇蔡继业
  • 9篇周长忍
  • 5篇洪爱华
  • 5篇王小燕
  • 5篇杨培慧
  • 5篇王彬
  • 4篇尹平河
  • 4篇赵涛
  • 3篇曾谷城
  • 3篇夏科
  • 3篇冯倩
  • 3篇杨亚萍
  • 3篇何晓青
  • 2篇曾戎
  • 2篇李立华
  • 2篇杨海峰
  • 2篇孙彩军
  • 2篇李国强
  • 2篇王闯

传媒

  • 4篇生物技术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功能材料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现代仪器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山东生物医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13广东...
  • 1篇2003年纳...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改性方法对胶原膜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了三种不同的改性方法对胶原膜性质,特别是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紫外线照射可促进胶原单体的自组装,照射3 h后胶原纤维交联度明显增加,形成的纤维束直径在100 nm左右,且相互交织呈网状结构;交联剂戊二醛处理后形成的胶原膜呈更加细密、均匀的纤维网状结构;胶原与壳聚糖共混成膜,在二种组分质量比为1∶1时,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依然保持,网孔被壳聚糖颗粒填充,形成独特的互穿网络结构。
梁志红周长忍李立华
关键词:胶原戊二醛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小鼠免疫球蛋白G自组装
2002年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小鼠免疫球蛋白G样品,结果不管是IgG1还是IgG1与IgG2的混合样品,在制样2-3d后,均发现有圆环状聚集区,也有部分圆面状聚集区域。一般环中心有核,核为IgG分子多聚体的再聚集,多聚体中亚基(单体)数目因环而异。在圆环和圆面状区域外,也有零星分散的聚集体,不参与成环。另外,IgG1和IgG1+IgG2聚集情况有所不同,后者更倾向于形成圆面状聚集。另外,在聚集发生前,亚基已自组装形成各种形状的多聚体,然后多聚体进一步聚集形成各种圆环或圆面状。对免疫球蛋白G先自组装而后聚集的过程,从生物学、物理学角度作了初步解释。
徐庆彩蔡继业梁志红曾耀英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小鼠免疫球蛋白G自组装
小鼠ES细胞体外发育的EB表面超微结构的AFM观察
拟胚体(Embryonic Body;EB)是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体外发育分化的一个重要阶段。ES细胞首先进行初级诱导——形成EB,这个过程对于成熟细胞的诱导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晓青胡安斌蔡继业赵涛梁志红
文献传递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种属Ⅰ型胶原纤维微观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猪和牛的Ⅰ型胶原蛋白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进行微观结构的形态学研究。方法 :将Ⅰ型胶原蛋白溶液 ,滴至新鲜剥离的云母片上 ,空气中干燥后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 :发现来自猪和牛的I型胶原蛋白在浓度为 3 2 μg ml时以单体形式和聚集体形式混合存在 ,在浓度为 4mg ml时两种I型胶原蛋白自发装配成胶原纤维 ,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孔隙大小为 :牛 ,10 0~ 15 0nm ;猪 ,170~ 2 0 0nm。孔隙率 :牛 ,5 75个 μm2 ;猪 ,193个 μm2 。平均粗糙度为 :牛 ,3 1nm ;猪 ,8 7nm。均方根粗糙度为 :牛 ,4 0nm ;猪 ,11 4nm。平均高度 :牛 ,5 0 9nm ;猪 ,5 2 3nm。Rp v :牛 ,72 1nm ;猪 ,10 2 7nm。结论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到Ⅰ型胶原蛋白形成的胶原纤维的种属差异性 。
王小燕蔡继业梁志红赵涛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微观结构分辨力粗糙度孔隙率
壳聚糖、胶原及其复合膜性质的AFM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明的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新型、先进的表面分析仪器,自其问世的二十几年来,在生物、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而且,人们正不断寻求将其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本论文中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了...
梁志红
关键词:胶原壳聚糖血液相容性
文献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进展迅速,除了用于表面拓扑形态的表征,原子力显微镜还在表面纳米结构制备、材料和细胞力学性质、细胞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
梁志红周长忍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细胞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类精子的表面结构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精子表面结构的方法。方法:经常规洗涤正常人精液后进一步除去精子表面和生理溶液中的蛋白质,直接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类精子的表面形态。结果:获得了人类精子表面的细微结构和精子头的三维数据。精子全长约47μm,精子头约4.6μm,顶体位于精子头前端1/2-2/3,顶体前端扁平。精子赤道区有两圈环形凸起。结论:不需特殊处理,用原子力显微镜能直接观察精子表面的超微结构,并获得量化的三维数据。
梁志红于丛一曹佐武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精子顶体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UV-B对I型胶原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技术观察胶原蛋白溶液在UV B照射前后形态的变化,发现UV B引起胶原纤维交联度的增加,当交联达一定程度后,照射时间的增加对交联度增加的影响不明显。AFM作为一种高分辨的表面分析仪器,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是探讨胶原光作用机理直观、有效的方法。
梁志红周长忍蔡基业王小燕
关键词:UV-B交联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单分子力谱技术探测红细胞膜上CFTR及其抗体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免疫系统、基因表达的调节和细胞新陈代谢等生物过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单分子间特异性识别以及相互作用力大小的探测对于了解生物生理过程,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阳小娟张璐梁志红杨培慧
DSF-Cu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细胞骨架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测双硫仑(disulfiram,DSF)螯合氯化铜(DSF-Cu)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细胞骨架诱导人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改变。AFM探测细胞表面形貌和超微结构、细胞高度、宽度及粗糙度的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观察细胞骨架F-actin的分布和重组。结果细胞周期检测显示DSF-Cu将CNE-2Z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早凋率和晚凋率、坏死率细胞均明显增加。进一步检测凋亡相关信号发现DSF-Cu可促进CNE-2Z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增加及诱导MMP下降。AFM成像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细胞逐渐变小,胞质浓缩,高度增加,膜表面粗糙度降低,变得平整光滑;细胞伪足由对照组的丰富密集,逐渐变短、萎缩,甚至完全破坏。LSCM进一步观察发现DSF-Cu引起F-actin荧光强度减弱,结构重排,严重影响微丝的功能。结论 DSF-Cu可诱导CNE-2Z细胞依赖线粒体的凋亡途径,利用AFM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DSF-Cu对细胞膜的毒性作用,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杨亚萍汪亚帷李梦佳张可凡孙晓雪梁志红陈丽新王立伟杨海峰朱林燕
关键词:双硫仑细胞骨架凋亡鼻咽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