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衍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三个环节
- 1997年
-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实际需要,搞好三者的衔接。
- 林衍超
-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宝安区社区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城市社区合理配置和制定社区人力资源发展策略,研究发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执业医师全部信息,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医生和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宝安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人才中的核心问题,包括人均卫生服务人员配备比例偏低、年龄结构梯度失衡、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学历层次有待提高、在编人员比例低,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等主要问题。结论一是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改善社区医生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二是要建立全科医师的任职资格制度、职称晋升机制和继续教育制度。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在职人员的"育人"、"选人"、"用人"一体化机制。
- 邹晓春林衍超邱星元何振彬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
- 从经济特区的双重作用看它的未来地位
- 1996年
- 中国的经济特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区、先行区、示范区,又是处于战略区位上的重要口岸城市,带动和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特区的“两重性”。由此入手去研究经济特区,我们将会更深刻地认识它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优势,更全面地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做出的业绩和贡献,从而更准确地预见特区未来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特区和特区城市 特区与城市相结合、相促进,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典型形态。在改革开放中,特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创建经济特区,今天我们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些地方所见到的。
- 吴成荣林衍超封斌林
- 关键词: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中心
- 将厦门建成国际大都市构想
- 1995年
- 林衍超林衍超吴成荣
- 关键词:自由港高技术产业区公务员队伍产业群产业结构
- 关于文科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
- 1997年
- 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自觉自如地驾驭自己的思维进程,沿着一个确定的方向深入地思考,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合理地选择研究目标,清楚地区分工作阶段,恰当地采用训练方式,是达到上述要求的几个重要方面。一、认准一个研究目标合理选择研究课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它关系到作者的全部思考方向和效果。选题一般化,研究很难深入;中途变换题目,前半截就是无效劳动;久久难于定题,则迟迟未能展开思路。凡此种种,皆为写作中常见的现象,它说明克服选题的随意性、盲目性,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有效的部位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有经验的指导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选题。那末,什么样的选题是合理的呢?
- 林衍超
- 关键词:无效劳动
- 特区文化建设的时空坐标
- 1995年
- 特区文化建设的时空坐标林衍超,封斌林特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实验区,它处在特殊的时空契合点上。特区既是新体制与旧体制、历史与未来的转折点,又是国际与国内、大陆与港、澳、台、侨及特区所处地区与全国的联结点。把握住这一时空特征,是为特区文化建设定位、划界和谋...
- 林衍超封斌林
- 关键词:特区文化特区经济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建设传播文化
- 把厦门建设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端中心城市被引量:10
- 2006年
- 文章就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端的中心城市——厦门以及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环厦门湾城市群问题进行研究。建议将漳州市与厦门市合并,建设以厦门为中心的环厦门湾城市群。厦漳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在省内形成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两大城市群;通过中心城市间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集聚社会经济资源,辐射周边地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联系,拉动福建经济增长。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环厦门湾城市群的空间布局设想。
- 李文溥林金忠龚敏林衍超
-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
- 试论闽台经济合作
- 1998年
- 林衍超吴成荣
- 关键词:经济合作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