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毅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高岭土矿物填料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1年
- 在高分子材料中,高岭土是最常用的无机填充剂之一,它不仅起充填增量、降低成本的作用,而且能够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提高制品的质量。
- 方邺森林承毅方金满俞瑞鑫陈必风
- 关键词:高岭石填料高分子材料
-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成因与生物-化学二元成矿机制初探被引量:22
- 1997年
- 从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构造特点、生物矿物特点等方面论述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生物成因,通过人工合成1nm锰矿相的金属阳离子交换能力实验,认为多金属结核的成矿也有无机化学作用的参与,即多金属结核的成矿是二元的,在生物成矿的基础上有化学成矿作用的参与.同时阐述了结核的成矿机制,提出在海底形成多金属结核必需同时满足4个基本条件:(1)氧化环境;(2)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极低并存在沉积间断;(3)有充足的成核物质;(4)适合建造结核的超微生物生存.
- 韩喜球沈华悌陈建林钱江初张富生林承毅边立曾
- 关键词:多金属结核生物成因成矿作用锰结核
- 深海锰结核——核形石的新类型被引量:31
- 1996年
- 对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由核心和叠层石包壳组成,具有核形石特有的结构和构造。因此,深海锰结核是一种锰质核形石。根据包壳中叠层石的种类,东太平洋锰质核形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表面光滑,内部致密,包壳主要由微小叠层石组成;另一种表面呈瘤状,内部疏松,包壳主要由奇异叠层石组成。透射电镜研究表明,锰质核形石的建造者是纳米级超微生物。其中微小叠层石(Minima)是由中华微放线菌(Miniactinomyces chinensis sp.nov.)建造的;奇异叠层石(Admirabilis)是由太平洋螺球孢菌(Spirisosphaerospora pacifica sp.nov.)建造的。
- 边立曾林承毅张富生杜德安陈建林沈华悌
- 关键词:深海锰结核核形石叠层石
- 蓝硒铜矿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对产自湖北省恩施市双河硒矿鱼塘坝矿段氧化带中的极其少见的富铜亚硒酸盐矿物蓝硒铜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蓝硒铜矿呈蓝色或天蓝色,透明,玻璃光泽,柱状晶体,一般颗粒非常细小,粒径大多在20~100μm,个别可〉200μm。分散状,偶见穿插状、放射状聚晶体分布在碳质硅质页岩或粘土化火山碎屑岩的岩石裂缝中或岩层表面。与蓝硒铜矿共生矿物主要为星染状黄铁矿、微晶石英、伊利石、白云石和硒铜蓝等。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背散射电子衍射仪(EBSD)分析的蓝硒铜矿的化学组分表明,仅含Cu,Se和O元素,成分单一,其中SeO2 44.355%~49.778%(平均值47.684%),CuO 37.419%~41.354%(平均值39.479%)。计算的化学分子式为:Cu5.34~6.5[SeO2]5·6.2~9.95H2O,属于富铜的蓝硒铜矿.实际晶体化学式为:Cu[SeO3]·2H2O。蓝硒铜矿在显微镜下呈菱形横切面,平行消光,显示出正交晶系的光学特征。本文首次对蓝硒铜矿单晶体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的测试分析,获得了清晰的拉曼谱线,其主要位移谱线为3506cm^-1、3182cm^-1、2917cm^-1、1600cm^-1、1328cm^-1、814cm^-1、727cm^-1、555cm^-1、378cm^-1、288cm^-1。蓝硒铜矿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则与Sathianandan等(1964)合成的化合物相类似。根据蓝硒铜矿的产出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和成矿环境条件.笔者认为蓝硒铜矿的形成是由于风化和淋滤富集作用所致。
- 钱汉东赵振华郑翔林承毅曾家湖吴雪枚陈武
- 关键词:硒矿床
- 南极GRV9927陨石:一种可能的火星陨石被引量:5
- 2001年
- GRV9927 meteorite from the Antarctica is composed of olivine and pyroxene. It is similar to ALHA77005 martian meteorite through igneous
- 王鹤年王汝成林承毅张富生张文兰
- 关键词:火星陨石扫描电镜氧同位素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
- 江苏泰州寺巷口陨石中熔长(冲击)玻璃的研究
- 1996年
-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对江苏泰州寺巷口陨石的详细研究发现,该陨石中有两种产状的熔长玻璃出现。第一种分布在橄榄石、古铜辉石、陨硫铁和铁纹石等矿物之间。第二种呈液滴状或长条状分布于辉石和橄榄石球粒的裂隙中。球粒外的斜长石已经变成了熔长玻璃,球粒中的部分斜长石保持结晶状态。根据熔长玻璃的特征以及橄榄石等的炉条状结构估算,寺巷口陨石受到的冲击压力约在35~50GPa之间,相当于Dodd等划分的冲击相e。
- 许红忠林承毅张富生王鹤年杜德安
- 关键词:陨石变质作用
- 碱性长石微结构特征与岩体冷却速率的关系被引量:1
- 1996年
- 前人的研究(主要为实验研究)表明:岩体冷却速率越慢,隐纹长石出溶叶片周期越大。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如把不同地区的不同岩石按冷却速率的变化梯度排列起来,其隐纹长石出溶叶片周期变化为:熔结凝灰岩中300nm±,熔岩流中150nm±,较窄岩脉中100nm±,较宽岩脉中50nm±,火山颈相次火山岩中12nm±。可见随着冷却速率的变慢,碱性长石出溶叶片周期反而变小,这明显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相矛盾。该结果可能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以往的实验结果只是对由拐点分解形成的出溶叶片周期的研究,不适用于解释由非均匀成核及均匀成核形成的叶片周期;二是由于各个岩体各自的影响因素改变了它们的冷却速率。
- 陈小明陈克荣林承毅
- 关键词:碱性长石岩体冷却速率火山岩微结构
- 深海锰结核的描述方法及术语被引量:6
- 1996年
- 从生物岩的角度提出深海锰结核(锰质核形石)的描述方法及所用术语。从宏观到微观应按(1)核心和包壳,(2)壳层和叠层石礁体,(3)叠层石建造体和柱体,(4)纹层以及(5)生物组构5个层次进行描述。文献中关于锰结核的同心环带结构、同心球粒状构造、鲕状构造、斑杂构造实际上是叠层石柱体的不同切面。作者提出,锰质叠层石中的纹层疏密相间,是微生物周期性生长而形成的。其中亮层和暗层的元素成分基本一致,主要由铁锰质矿物所组成。
- 边立曾林承毅张富生周旅复张孟群沈华悌陈建林韩喜球
- 关键词:锰结核叠层石
- P2_1cα斜方辉石可能的拓扑结构被引量:3
- 1989年
- P2_1ca空间群的斜方辉石晶体,其可能的拓扑结构中包含了对称上不等同的4种四面体单链和4种八面体配位位置。八面体层按++--的顺序重复排布。四面体链的旋转方式可有16种不同的组合,但其中有12种违反Thompson的均势法则;另4种两两等价,构成以a轴为极轴的两对异极反取向关系的结构对。它们的O链与S链之比分别为3:1和1:3。从晶体化学角度来看,最可能的结构是3:1的结构。此结构中对称上和拓扑学上均不等同的两列Ⅰ形单元的构成为: ·O+O·O—O··O+S·O—S· 或 +O·S-O·S+ +O·O-O·O+两种M_2位置的构型分别为P·P和P·N。互为异极反取向关系的结构对之间可形成以(100)为双晶面的补足双晶,其双晶界面正好等于一个倒转界面。此外,当Mg:Fe原子比为1:1或3:1时,都有可能出现有序结构。
- 罗谷风林承毅徐惠芳
- 关键词:斜方辉石晶体结构
- 苏州花岗岩中钽铁矿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 1996年
- 本文在研究苏州花岗岩中铌铁矿的基础上,首次在该地区发现了钽铁矿。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的Ta/(Ta+Nb)=0.50-0.73,Mn/(Mn+Fe)=0.20-0.40;用激光显微拉曼探针对钽铁矿进行的研究显示,位于880cm^(-1)的A_g拉曼特征峰非常显著。笔者认为,钽铁矿在苏州花岗岩中的存在,证实该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而非如传统认为的A型花岗岩。
- 王汝成徐士进Francois FONTAN林承毅
- 关键词:铌铁矿钽铁矿花岗岩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