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伟民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宁德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近端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内固定
  • 2篇老年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近端
  • 2篇关节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关节螺...
  • 1篇胸锁关节
  • 1篇胸锁关节前脱...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 1篇远端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治疗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林伟民
  • 5篇郭卫中
  • 3篇刘寿坤
  • 2篇林旺
  • 2篇柯勇平
  • 2篇林成寿
  • 1篇于斌
  • 1篇王盈盈
  • 1篇王旭
  • 1篇张申申
  • 1篇朱建福
  • 1篇王磊
  • 1篇刘文
  • 1篇黄其龙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不稳定骨折
2008年
总结29例股骨粗隆周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认为PFN是治疗粉碎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
郭卫中柯勇平刘寿坤林伟民林成寿
关键词:股骨骨折髓内钉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关节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100例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HS组和PFNA组,每组50例。DHS组患者采取DHS内固定,PFNA组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PFN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0%,DHS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S组相比,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住院时间显著较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较低,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较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DHS组患者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治疗相比,PFNA内固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其各项手术指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较优,并能够显著降低各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林伟民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关节螺钉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锁骨钩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锁关节前脱位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锁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例不稳定性胸锁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例。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对照组采用普通锁定T型钢板。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第1、6个月按Rockwood胸锁关节术后评分标准进行胸锁关节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6.55±6.98)、(64.55±7.3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33±8.29)、(46.66±10.00)m L,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胸内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6~16个月,平均13个月。对照组术后第1周、第1个月各有1例出现钢板松动。术后第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胸锁关节评分分别为(10.77±0.83)、(9.55±1.50)分,第6个月分别为(13.55±1.42)、(11.55±2.06)分,两组比较,P均<0.05。对照组钢板松动的2例患者3个月后患侧胸锁关节半脱位未加重,肩关节功能可,未行进一步处理。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锁关节前脱位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固定牢固,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
林旺林伟民王盈盈郭卫中林成寿刘寿坤
关键词:脱位胸锁关节锁骨钩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治疗后疗效不佳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手术操作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手术操作,提高治疗疗效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自2003年3月至2006年10月运用PV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95例进行电话、信函及门诊等方式的随访,并对照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性研究。结果发现13例疗效不佳,近期疗效不佳主要的原因有:①术前、术中定位错误,病椎遗漏;②手术并发症,骨水泥外渗、穿刺部位血肿。中远期疗效不佳主要原因:椎体发生新骨折。结论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因素较多,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操作仔细、规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途径。
郭卫中于斌刘寿坤林伟民王旭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
自体骨联合异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采用自体松质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1—2013-01,采用自体骨联合异体骨(2∶1)开放植骨治疗10例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骨缺损长度平均5.6(3-8)cm。先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调整恢复肢体长度及力线,彻底清创,取自体髂骨松质骨剪成直径约5 mm的微粒与同种异体骨2:1混合植入骨缺损处,使骨质稍高于皮肤并超过骨折远近端各1cm。结果 10例获得平均12(9-18)个月随访。术后平均7(5-9)周移植骨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7例(1例双侧)创面于术后8-11周自行瘢痕愈合,3例于术后9周行植皮术闭合创面。9例(1例双侧)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12)个月;1例因胫骨交锁髓内钉取出术后3个月再次骨折伴骨缺损(约8cm),且术后骨折端不稳、骨缺损较大导致假关节形成,骨折不愈合。结论自体松质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开放植骨是治疗胫骨远端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黄其龙柯勇平郭卫中王磊林伟民林旺张申申
关键词: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植骨
微创经皮技术结合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7例
2011年
目的报告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MIPPO技术结合LPHP进行内固定治疗。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3例。以肩峰下2cm为起点,向下做一长约4cm的纵形切口,暴露三角肌,顺肌肉纤维分开3cm。牵引整复骨折端,克氏针临时固定,紧贴肱骨骨膜向远端插入长度合适的LPHP,按锁定加压钢板(LCP)操作常规,骨折远近两端各置入锁定螺钉。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115~175min,平均(135±25)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80±15)ml。14例获得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85.8%。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
林伟民刘文郭卫中朱建福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