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霖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牙周
  • 7篇牙周炎
  • 5篇菌斑
  • 4篇纤维
  • 4篇口腔
  • 4篇杆菌
  • 3篇血清型
  • 3篇龈下
  • 3篇龈下菌斑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荧光法
  • 3篇CO
  • 2篇牙菌斑
  • 2篇荧光
  • 2篇嗜血杆菌
  • 2篇球菌
  • 2篇龋齿
  • 2篇微生物学
  • 2篇螺旋体
  • 2篇免疫荧光

机构

  • 16篇湖北医学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杨霖
  • 4篇李成章
  • 4篇白瑞珍
  • 3篇王婉霞
  • 3篇谢昊
  • 2篇李运华
  • 2篇李小平
  • 2篇饶邦忠
  • 1篇张汉东
  • 1篇刘春
  • 1篇左大松
  • 1篇李中桂
  • 1篇汤纪路
  • 1篇乔治

传媒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湖北医学院学...
  • 2篇口腔医学纵横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湖北预防医学...

年份

  • 4篇1993
  • 4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微生物菌群扫描电镜观察(SEM)被引量:5
1990年
本文通过对15例慢性或亚急性冠周炎患者的下颌第三磨牙及其盲袋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SEM),发现冠周炎的感染以螺旋体和杆菌为主,螺旋体主要分布在盲袋深部区域,并穿入周围龈组织中.该现象提示螺旋体对盲袋组织具有侵袭性.同时还发现在盲袋结缔组织间质中有大量B淋巴细胞浸润,并常常和螺旋体共存,推测可能体液免疫参予了冠周炎的炎症过程中.
张炳新王婉霞杨霖
关键词:冠周炎微生物菌群SEM
嗜CO_2噬纤维菌与牙周炎关系的初步探讨
1990年
作者等用卡那霉素—万古霉素选择培养基.对33例成年人牙周炎患者(AP)和34例健康对照者(H)龈下菌斑中的嗜CO_2噬纤维菌进行检查.结果:黄褐嗜CO_2噬纤维菌(C,o)、牙龈嗜co_2噬纤维菌(C,g)、生痰嗜co_2噬纤维菌(C,s)在AP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8.3%、41.7%,20,1%;在H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1.4%、35.1%和零。经统计学分忻,C.o、C.g在AP组和H组的检出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s在AP组的检出率高于H组(P<0.05),提示C.s可能是成年人牙周炎的病因之一。
谢昊杨霖周游
关键词:牙周炎
口腔放线共生放线杆菌被引量:1
1989年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是一兼性厌氧、嗜CO_2、无动力的G-小杆菌。正常以少量寄居于口腔牙菌斑,现归于嗜血杆菌属。但其分类问题还有争论。最近的研究表明,A.a的感染不仅与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的关系密切,而且在快速进行性牙周炎(rapidly progressive periodontitis-RP)和活跃性成人牙周炎(adult periodontitis—AP)中也占有一定地位。提示了A.a与牙周炎的活动性和进行性破坏有关。本文仅就A.a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和免疫性作一综述。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为G-小杆菌。
李成章杨霖
关键词:口腔放线杆菌
武汉市306名儿童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分离及其血清型研究
1992年
检测306名5~6岁学龄前儿童的牙菌斑,从226名中分离到变链菌,阳性率为73.86%,其中患龋组208名,变链菌阳性率为91.83%;无龋组98名,变链菌阳性率为35.71%。将儿童牙菌斑中分离出的366株变链菌用双向琼脂扩散法进行血清学鉴定,其中c、e、f血清型菌株数分别为217、49、32;未定型的有68株。分析变链菌c、e、f血清型与龋病的关系,其比值比(OR)分别为5.6、2.19、2.1。提示变链菌c、e、f型均与儿童患龋病有联系,但以c型联系强度最大。
饶邦忠白瑞珍杨霖李小平李五荣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血清型龋齿儿童
口腔内致病菌——嗜CO_2噬纤维菌的超微结构及表面抗原血清型的研究
1993年
本文报告对口腔内新分离的嗜CO_2噬纤维菌(C.S)和黄褐CO_2噬纤维菌(C.O)透射电镜观察和表面抗原研究结果。结果提示:C.s和C.o均能在生活状态下以产生囊泡的方式向外界释放其内毒素,但有无囊泡不能作为区分二者的依据。通过交叉凝集试验和免疫荧光法研究证实:C.e和C.o的表面抗原结构不同,但二者存在部分共同表面抗原成部分,用免疫学方法能对二者作出快速鉴定。
杨霖谢昊
关键词:口腔致病菌超微结构表面抗原
放线共生嗜血杆菌和核梭形杆菌在牙周炎中的混合感染被引量:1
1993年
应用同一选择培养基从40例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分离出放线共生嗜血杆菌14株,核梭形杆菌19株,其中二菌同时分离11株,提示二茵不仅分别与牙周炎的感染有关,而且二菌的混合感染在牙周炎感染中更具意义。
李成章杨霖左大松
关键词: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与口腔螺旋体及梭形杆菌感染的关系
1991年
由40例80个牙位的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实验组)的龈下菌斑标本中分离出小齿密螺旋体19株(包括3株口腔螺旋体),大齿密螺旋体4株,疏螺旋体4株,梭形杆菌21株.而40例80个牙位的口腔系学生(对照组)的牙周袋及龈沟标本中,仅分离出螺旋体2株及梭形杆菌3株,两者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说明青少年牙周炎与螺旋体和梭形杆菌的感染关系非常密切.并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了常用抗菌素的药敏试验.
杨霖白瑞珍李运华李中桂
关键词:牙周炎螺旋体
免疫荧光法对牙周炎龈下菌斑中嗜CO_2噬纤维菌的快速鉴定
1993年
作者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法)对34例成人干周炎患者(AP)的龈下菌斑标本和40例健康对照者(H)口腔龈缝菌斑标本中的黄褐嗜CO_2噬纤维菌(C.ochracea)和生痰嗜CO_2噬纤维菌(C.sputigena)进行了快速鉴定,同时用KV选择培养基对标本中的嗜CO_2噬纤维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85.1%,C.sputigena在AP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组(P<0.05)。结果提示:C.sputigena与AP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IF法是对龈下菌斑中C.ochracea和C.sputigena快速鉴定的良好方法。
谢昊杨霖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成人牙周炎
干槽症的病原微生物学初探被引量:15
1991年
本文对20例干槽症的病理原微生物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22名健康人的唾液作为对照。分别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结果发现,需氧菌在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厌氧菌有统计学意义。
张炳新王婉霞杨霖
关键词:干槽症拔牙微生物学
齿密螺旋体对淋巴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1993年
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物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后,用~3H-TdR 微量掺入法检测该提取物对淋巴细胞 DNA 合成作用的影响.其结果证实该提取物时淋巴细胞 DNA 合成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淋巴细胞的活性.
乔治杨霖刘春
关键词:牙周病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