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进辉

作品数:141 被引量:3,595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5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篇同位素
  • 32篇锆石
  • 29篇岩石
  • 28篇花岗岩
  • 26篇成矿
  • 21篇岩浆
  • 20篇中生代
  • 19篇年代学
  • 16篇辽东半岛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5篇金矿
  • 13篇矿床
  • 12篇岩石圈
  • 11篇原位
  • 10篇金矿床
  • 9篇地幔
  • 9篇锆石U-PB...
  • 9篇成矿时代
  • 8篇质谱

机构

  • 137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西北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8篇台湾大学
  • 7篇长安大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吉林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长春地质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黑龙江省地质...

作者

  • 141篇杨进辉
  • 40篇吴福元
  • 31篇杨岳衡
  • 30篇谢烈文
  • 13篇翟明国
  • 12篇孙金凤
  • 11篇柳小明
  • 10篇黄超
  • 8篇周新华
  • 8篇范宏瑞
  • 7篇曾庆栋
  • 7篇胡芳芳
  • 6篇储著银
  • 5篇刘志超
  • 5篇张艳斌
  • 5篇邵济安
  • 4篇苗来成
  • 4篇李秋立
  • 3篇黄超
  • 3篇李献华

传媒

  • 38篇岩石学报
  • 8篇科学通报
  • 8篇中国科学:地...
  • 6篇矿物岩石地球...
  • 5篇2012年全...
  • 5篇2013年全...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2008年全...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C-ICP-MS高精度测定Pb同位素比值
热电离质谱(TIMS)在测定Sr,Nd等同位素组成时,一般用同一元素中一对稳定同位素进行质量分校正馏.而测定铅的同位素组成时无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校正,因为其中只有204pb一个非放射性成因同位素,目前通常采用两种校正方法...
谢烈文杨进辉杨岳衡吴福元
关键词:MC-ICP-MS铅同位素热电离质谱稳定同位素质量分馏
文献传递
岩浆储库的活化:以浙江西部马头石英二长岩为例
2024年
东南沿海地区发育大量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早期的碱性岩,主要为石英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然而,这些岩石的成因一直都存在争议。为了明确这些岩石的成因,本论文选择了浙江西部的马头岩体进行研究,分析了其中石英二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和矿物相特征,并结合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锆石微量元素、磷灰石微量元素和斜长石电子探针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马头岩体形成于100±1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野外观察发现,马头岩体中发育大量的闪长质暗色包体。马头石英二长岩中的锆石ε_(Hf)(t)(-10.4~-0.4)变化极大,表明其是由古老陆壳来源的酸性岩浆与地幔来源基性岩浆混合所形成。马头岩体中的锆石结构十分复杂,在CL图像上普遍显示出黑色的核部、白色的幔部以及黑色的边部。最早期的黑色锆石核部具有相对高的Th、U、Hf含量,变化较大的Eu/Eu^(*)(0.5~0)、Zr/Hf(40~70)和Th/U比值、Ti含量,表明它们结晶自地壳中的演化程度较高的低温且结晶度较高的硅质岩浆储库。白色的幔部锆石具有低的Th、U、Hf含量,Eu/Eu^比值相对较高(0.15~0.37),表明由于基性岩浆的注入导致先存岩浆储库发生活化和熔融,使得岩浆储库内温度升高且熔体比例增加,而随着矿物进一步结晶,晶体间隙之中的熔体演化程度升高,其中结晶了最晚期的具有高U和Hf含量、低Eu/Eu和Zr/Hf的黑色锆石边部。斜长石电子探针数据表明,随着斜长石斑晶的结晶,岩浆储库经历了晶体-熔体分离过程,导致活化后储库内的熔体从富钙向富钠演化,最终结晶形成了细粒状的石英和钠长石。石英二长岩中的磷灰石具有较低的Sr含量(113×10^(-6)~417×10^(-6)),较高的U、Y、轻稀土和较低的重稀土含量,表明先存岩浆储库在经历活化之后,也经历了斜长石、榍石和磷灰石等
陈璟元周夏冰杨志国张吉衡孙金凤朱昱升杨进辉
关键词:岩浆演化碱性岩
胶东地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时代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9
2000年
通过对胶东半岛西北部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新城金矿的强烈热液交代成因黄铁绢英岩 Rb- Sr等时线法测年 ,获得 116 .6± 5 .3Ma成矿年龄。结合本区焦家、仓上等大型 -超大型金矿蚀变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 Rb- Sr等时线年龄、K- Ar年龄 (10 5± 7Ma;10 6± 2 Ma;113.5± 0 .6 Ma)等前人成果 ,确定胶东半岛西北部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 10 0~ 117Ma。与围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 (16 0~ 15 0 Ma;130~ 12 6 Ma)存在着近 10 Ma的时差 ,并根据(87Sr/ 86 Sr) i比值以及已有的 C、H、O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 ,即使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围岩花岗岩类 ,但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无明显的成因关系 ,而是深部循环的大气降水或幔源 C- H -
杨进辉周新华陈立辉
关键词:蚀变岩铷-锶年龄
内蒙赤峰-辽西凌源早中生代壳幔演化
@@本文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从内蒙古赤峰。宁城、经河北平泉光头山至辽西凌源长约200km的地质剖面中,选取早中生代(230-206Ma)源自不同深部的8种火成岩:宁城、喀喇沁的闪长岩、被闪长岩捕获的堆晶岩、麻粒岩捕虏体、被堆...
邵济安杨进辉
关键词: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利用地震反射剖面研究辽东青城子矿集区浅层地壳结构
2024年
青城子矿集区位于辽东地区中部,发育大量的金及铅锌矿床.尽管前人对矿集区内的矿床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研究,但仍存在矿集区控矿构造延深情况不清、浅层地质格架不明的问题,制约了对矿集区成矿作用的认识及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本文基于青城子矿集区布设的二维反射地震测线,通过偏移成像获得了矿集区9 km以浅地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青城子矿集区的上地壳呈现“双层”结构特征,即古元古代变沉积岩系辽河群覆于太古代基底之上,同时还反映出该地区辽河群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地层层序,其界面及展布形态等较为清楚,总体厚度5000~6700 m;(2)矿集区构造格架是以尖山子深大断裂为根带的一个逆冲推覆体系,为分析白云、小佟家堡子金成矿构造样式及成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北西向尖山子断裂为青城子矿集区内一级控矿断裂,可能是区内的导矿构造,控制着青城子东部地区金矿床的空间展布;(3)在小佟家堡子断裂下盘大石桥组地层内部解译出一个隐伏岩体,推测其可能是与金成矿有成因关系的印支-燕山期岩体,暗示青城子矿集区深部具有较好金成矿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金成矿模式,为确定深部找矿远景区指明了方向.
贾民强徐涛徐涛曾庆栋苗来成
关键词:金成矿成矿模型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年代学工作的难点与突破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年代学资料是其它各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但是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中独居石和磷钇矿的LA-ICP-MS定年工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中的独居石和磷钇矿往往富集包裹体...
刘志超吴福元杨进辉
关键词:淡色花岗岩年代学
文献传递
辽东半岛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被引量:187
2005年
辽东半岛是我国东部中生代花岗质岩石较为发育的地区.传统观点认为,该区花岗岩以三叠-早中侏罗世(印支-早燕山期)为主.采用SHRIMP、TIMS和LA-ICPMS三种方法,对60 余个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年代学测定.根据这些资料,目前可以将该区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三叠纪 (233~212 Ma)、侏罗纪 (180~156 Ma) 和早白垩世 (131~117 Ma).与以前认识不同的是,区内的花岗质岩石以早白垩世为主.对比华北地台其它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发现,三叠纪-侏罗纪花岗岩主要出现在华北东部,而早白垩世花岗岩在全区均较发育,这一分布特征为探讨华北中生代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吴福元杨进辉柳小明
关键词:年代学锆石花岗质岩石中生代辽东半岛
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被引量:628
2001年
埃达克岩是一套中酸性的火成岩 ,以亏损 HREE和无负铕异常为特征 ,表明其形成深度很大 ,源区有石榴石残留。中国东部燕山期有许多中酸性岩浆岩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但其形成环境却与消减作用无关。因此 ,本文将埃达克岩分为 O型和 C型两类 :O型埃达克岩富 Na,其成因与板块的消减作用有关 ;C型埃达克岩富 K (大部分仍然是钠质的 ,少数为钾质的 ) ,可能是玄武岩浆底侵到加厚的陆壳 (>5 0 km )底部导致的下地壳麻粒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C型埃达克岩对解释中国东部燕山期许多地质现象是有启发的。由于 C型埃达克岩保存了下地壳的许多印记 ,因此 ,还可以利用 C型埃达克岩来反演下地壳的组成 ,探讨与下地壳及壳
张旗王焰钱青杨进辉王元龙赵太平郭光军
关键词:燕山期埃达克岩下地壳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未分类无球粒陨石NWA7325的岩矿与年代学特征
无球粒陨石NWA7325于2012年2月发现于撒哈拉沙漠的西部地区.质量为345 g,表面呈深绿色,具有残余的黄绿色熔壳.由于其全岩的Fe 含量以及Ca/Si 和Al/Si 比值与Messenger 水星探测器的数据非常...
杨晶林杨挺谢烈文杨进辉
关键词:无球粒陨石岩矿特征年代学特征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伸展构造性质——以辽东半岛南部饮马湾山岩体为例被引量:71
2004年
饮马湾山岩体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侵位于辽南变质核杂岩之中。岩体主要由三种岩石组成,由外向里分别是片麻状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类。其中片麻状花岗岩类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具有明显的片麻理构造,部分岩石具有明显的变形组构,其片麻理方向与变质核杂岩中拆离断层方向一致。似斑状花岗岩仅显示微弱片麻理,而细粒二长花岗岩则为明显的块状构造,表明该岩体为同伸展变形就位产物。锆石U-Pb同位素测定显示,该岩体不同岩相岩石具有大体一致的年龄,其形成于120~130Ma的早白垩世,而不是以前认为的三叠纪。该岩体岩石具有较大的地球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其中片麻状和似斑状岩石具有高Sr含量(>600ppm)、低Y、Yb含量、轻重稀土分馏强烈的特点;而细粒二长花岗岩则相对低Sr高Rb、低^(87)Rb/^(86)Sr比值。Sr-Nd同位素综合分析表明,饮马湾山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下地壳,但较大的范围Mg~#、Sr、Nd同位素组成则表明可能有其它物质(如岩石圈地幔、新生地壳)参与成岩作用。上述研究充分地显示,我国东部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发育在伸展构造背景,并可能与岩石圈减薄存在密切的联系。
郭春丽吴福元杨进辉林景仟孙德有
关键词:辽东半岛南部岩石圈减薄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