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荣新

作品数:21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野蚕
  • 11篇辐射不育
  • 4篇饲养
  • 4篇人工饲养
  • 3篇实蝇
  • 3篇田间
  • 3篇棉铃
  • 3篇棉铃虫
  • 3篇桔大实蝇
  • 3篇柑桔
  • 3篇柑桔大实蝇
  • 3篇大实蝇
  • 2篇桑树
  • 2篇饲料
  • 2篇田间防治
  • 2篇交尾
  • 2篇害虫
  • 2篇辐照
  • 1篇毒素
  • 1篇雄蛾

机构

  • 19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桐乡市农林局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21篇杨荣新
  • 19篇夏大荣
  • 15篇顾伟平
  • 11篇张严峻
  • 8篇储吉明
  • 3篇徐锦松
  • 3篇赵才道
  • 2篇孟智启
  • 2篇张和琴
  • 2篇刘琼茹
  • 2篇王华嵩
  • 1篇方菊莲
  • 1篇康文
  • 1篇翁宏飚
  • 1篇张生民
  • 1篇李元英
  • 1篇胡建国
  • 1篇胡朝晖

传媒

  • 9篇核农学报
  • 5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蚕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5篇1990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辐射不育技术田间防治野蚕的研究被引量:6
1995年
用剂量为25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野蚕蛹,可使野蚕雌蛾达到全部绝育,雄蛾当代呈亚不育状态,其F1代的雌雄蛾则表现为全不育。在田间释放经不育处理的野蚕蛹,应选择在桑树夏伐后的第一代幼虫开始全面化蛹时,连续释放至第二代幼虫全面化蛹为止。按不育虫与野生虫之比为201的比例连续分批释放,释放区第二代的防治效果可达77.21%,第三代(越冬代)达82.35%,成功地抑制了田间野蚕自然种群的增长。
夏大荣杨荣新顾伟平张严峻徐锦松
关键词:野蚕辐射不育田间防治桑树害虫
辐射不育棉铃虫交尾习性和交尾竞争能力的观察被引量:4
1999年
对棉铃虫经300 Gy γ射线照射后的成虫交尾习性和性竞争能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棉铃虫成虫的交尾时间大多在清晨4 ~7 时,少数在凌晨2 ~3 时或早上8 ~9 时,较田间野生种群在时间上延后25h 左右。不育虫的交尾习性和交尾竞争能力与正常虫无明显差异,但不育虫的有效交尾率为616 % , 与正常虫相比减少1/3 。辐射不育棉铃虫一生交尾次数大多为1 次,少数达2 ~3 次,最多达5 次,可认为辐照不会改变其多配性的特点。辐射不育技术作为棉铃虫综合防治的措施是可行的。
夏大荣杨荣新顾伟平张严峻
关键词:棉铃虫辐射不育
辐射不育野蚕交尾习性与交尾能力的观察
1989年
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属鳞翅目家蚕蛾科,是桑园主要食叶性害虫之一。1988年,我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订合同,开展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野蚕的研究。其原理是利用射线辐照野蚕,然后将辐射不育雄虫释放入桑园,与自然种群交尾,以达到控制乃至灭绝这一害虫的目的。关于释放的不育虫,与自然虫有无交尾竞争能力,野蚕一生究竟能交尾几次,交尾的习性如何?这些都是在应用辐射不育技术时必须搞清的问题。为此。
顾伟平杨荣新夏大荣储吉明
关键词:野蚕交尾辐射不育
辐射不育野蚕雄蛾田间扩散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糖醋液加活雌蛾的方法诱集回收野蚕雄蛾,研究辐射不育野蚕雄蛾的田间扩散能力。试验表明,该回收方法可以使田间释放的野蚕雄蛾的回收率达126%~135%;不育野蚕雄蛾在24h内,908%扩散在距释放中心半径内15m的圆周内,覆盖面积达700m2。据此,在用辐射不育法田间防治野蚕时,1hm2桑地只需设立30个释放点就可满足防治的需要,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杨荣新夏大荣顾伟平张严峻徐锦松金永军张宝兴
关键词:野蚕辐射不育雄蛾
野蚕混合饲料及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报导了为野蚕辐射不育研究准备虫源而进行的人工混合饲料室内饲养的试验效果。用改进的92-1、2人工饲料配方,可使野蚕初孵幼虫在混合饲料上顺利完成连续两个世代的发育,管理较桑叶育简便,仅需2-3天更换一次饲料。在25±1℃,RH70-80%的饲养条件下,人工饲料育野蚕幼虫历期270天,蛹重028克,蛹历期189天,雌虫产卵量1392粒。本研究突破了野蚕饲养受季节和食料桑叶的限制,可为辐射不育及生理、病理、毒理和药效测定等研究长年提供发育整齐的供试虫源。
夏大荣顾伟平杨荣新张严峻
关键词:野蚕人工饲养混合饲料
饲料含水量及空气中相对湿度对人工饲养野蚕的影响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论述了人工饲料含水量对野蚕1龄幼虫初次摄食及幼虫整个发育阶段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龄期,人工饲料含水量以76%左右为宜,用按含水量76%配制的饲料喂饲幼虫,幼虫自孵化至初次摄食间隔时间为1天,且从1龄至2龄生长历期为13天,接近桑叶育幼虫。在3~5龄期,则以69%左右含水量为宜,其生长历期为14天,仅与桑叶育幼虫的历期相差3天,且幼虫死亡率较低。室内环境湿度也是影响野蚕人工饲养的重要因子,当室内环境相对湿度为73~76%时,野蚕可顺利完成一个世代的生长发育,而大于该湿度范围,则幼虫大量死亡,不能得到预期虫源。
顾伟平杨荣新夏大荣储吉明
关键词:野蚕人工饲养饲料含水量
解除野蚕越冬卵滞育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为食叶类桑树重要害虫,在本省年发生3~4代,10月中旬开始产越冬卵,以滞育状态越冬,直到次年4月才开始陆续孵化,至7月上旬基本结束。滞育是昆虫的一个重要生理现象。野蚕越冬卵的滞育为该虫的连续饲养带来麻烦。关于解除野蚕滞育,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在饲养家蚕中,常用46℃的稀盐酸(比重1.065~1.075)来打破家蚕卵的滞育。为此,参照该方法,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杨荣新夏大荣储吉明顾伟平
关键词:野蚕滞育
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0
1994年
本文报道了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用60Coγ-射线处理野蚕蛹,成虫的羽化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其关系式为y=8726688e-00844x,畸形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116921e07809x,剂量在45kard以内对雄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在45kard以内对成虫产卵量无明显影响,卵的不育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930068e-10583x。根据F1代辐射遗传不育效应的研究认为,野蚕的亚不育剂量为25krad,在亚不育剂量下,不同日龄蛹之间的辐射不育效应均无明显差异。
杨荣新夏大荣顾伟平储吉明张严峻
关键词:辐射不育野蚕
利用辐射不育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技术
张和琴赵才道王华嵩李元英杨荣新
该研究探明了柑桔大实蝇的辐照适期为羽化前两天的末期蛹,适宜的不育剂量为9千拉德,剂量率为100拉德/分左右。实验表明,辐照后的大实蝇的飞翔扩散能力和生活习性等与野生蝇相同,具有较强的交尾竞争能力,在释放比在12.5:1以...
关键词:
关键词:柑桔大实蝇病虫害防治方法
野蚕辐射不育机理、人工饲养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夏大荣顾伟平杨荣新张严峻徐锦松孟智启
明确了野蚕亚不育辐射剂量、辐射不育野蚕田间扩散能力和经济释放比例以及最适释放时机,运用不育虫释放法田间防治野蚕的效果达77.2~82.4%,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关键词:
关键词:野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