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德 作品数:60 被引量:149 H指数:7 供职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云南防风品种论述 被引量:7 1991年 作者收集整理了云南省各种称防风的近10种中草药,即竹叶防风,松叶防风,杏叶防风,绣球防风,大叶防风,广防风,云南牛防风,川防风,小竹叶防风等。对它们的来源,本草记载,分布,功效及临床运用作了研究和探讨。指出,除竹叶防风和松叶防风其功效与正品防风基本一致,可作防风用外,其余数种虽名称防风,却不戍作防风使用、可作为其它药使用。 桂镜生 韦群辉 杨树德关键词:防风 拔毒散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通过本草考证和实地调查,证实云南省习用的王不留行为锦葵科Malvaceae植物川黄花稔 Sida szechuensis Matsuda的全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正品王不留行,即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植物麦蓝菜 Vaccaria segetallis(Neck.)Garcke.的种子不同,为避免二者在名称、来源、药用部位、药效方面相互混淆,本文对云南省习用王不留行(拔毒散)的原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作了研究。 韦群辉 游春 杨树德 廖心荣关键词:王不留行 生药学 滇刺枣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对滇刺枣皮的植物来源、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方法等作了研究,对开发利用和鉴别这一新药资源提供了依据。 韦群辉 廖心荣 杨树德 游春关键词:滇刺枣 生药学 一种从厚朴叶中制备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厚朴叶中制备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一种从厚朴叶中制备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方法,应用有机溶剂提取、小孔径树脂分离制备、有机溶剂结晶等方法从厚朴叶中制备高纯度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单体成分,与现... 杨竹雅 谭文红 马晓霞 钱子刚 卫莹芳 杨树德 张宝洪文献传递 川贝母与平贝母的资源状况调查及市场供求分析 被引量:24 2008年 通过对《中国药典》川贝母收载品种的野生资源状况,人工种植情况,市场销售现状调查分析表明,正品川贝母量少价高,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滥采滥挖现象的加剧,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几尽枯竭。通过对平贝母和伊犁贝母的生药、资源、药理、疗效的综合分析评价,建议《中国药典》将它们纳入川贝母的来源项下,解决川贝母供不应求的矛盾,并且有利于川贝母野生资源的保护。 桂镜生 杨树德关键词:川贝母 平贝母 资源保护 15种滇产乌头属植物花粉粒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滇产毛茛科乌头属(Aconitum L.)15种植物花粉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补充云南草乌类药材生药鉴定,为草乌类药材安全使用提供基础保障。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15种滇产乌头属植物花粉粒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沟膜明显,具颗粒块状物或瘤;覆盖层表面具小刺状纹饰或近光滑,有凹陷;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或钝三角形,偶三角圆形;赤道面观为近圆形、宽椭圆形或近椭圆形3个类型。结论综合乌头属植物的研究为该属植物的鉴定提供花粉粒形态方面的依据。 周成蕾 杨竹雅 张洁 赫伟 张彬若 杨树德关键词:花粉形态 河边千斤拔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河边千斤拔Flemingia fluminalis C.B.Clarke ex Prain的根进行系统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河边千斤拔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横切面结构均与同属千斤拔其他种植物有明显区别,木栓细胞、晶鞘纤维及条状分泌物可作为其粉末鉴别特征。结论:本研究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杨树德 李慧明 王小庆关键词:生药学研究 石斛混淆品——腾冲石豆兰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石斛混淆品腾;中石豆兰假鳞茎进行生药学初研,为石斛药材的鉴别及石豆兰属药用资源的发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腾冲石豆兰进行生药学初研,其假鳞茎横切面组织结构图及粉末鉴别图均为首次报道。结果假鳞茎横切面主要特征为:①散在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②木质部有2~4个导管;③薄壁组织中散在有许多硅质块。粉末特征主要有硅质块和螺纹导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总广石豆兰素1.396%。结论腾冲石豆兰与石斛在来源、性状及成分等方面存在差异,该研究为澄清石斛混淆品和开展石豆兰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周莹 杨树德 杨竹雅 王小庆关键词:生药学研究 珠芽乌头根的生药鉴定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珠芽乌头根(母根与子根)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方法。结果:发现珠芽乌头根的皮层内有石细胞;母根上段和中段裂生的维管束被木栓组织隔开,下段木质部排成两轮;子根多个维管束散在;母根与子根均有自立内皮层;得到药材的薄层色谱图。结论:珠芽乌头根的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依据。 周成蕾 杨树德 张洁 赫伟 张彬若 杨竹雅关键词: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滇产白花蛇舌草生药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对滇产白花蛇舌草Oldenlondia diffusa (willd) Rond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建立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白花蛇舌草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与报道一致。结论:通过比较,滇产白花蛇舌草与报道的其他产地的白花蛇舌草组织结构相似,化学成分类似。 朱君 谭瑞璞 梁晓原 杨树德关键词:滇产 白花蛇舌草 生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