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萍
- 作品数:18 被引量:34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陪护人员对误吸认知的调查被引量:40
- 2003年
- 刘玉春赵玉香库红安杨晓萍崔伯艳于淑芬
- 关键词:陪护人员护理
- 老年保健基地消毒监测的网络化管理
- 2004年
- 目的 老年保健基地在SARS流行期间构建消毒监测督导员 -督查员 -消毒员三级网络模式 ,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三级消毒监测网络小组 ;网络小组成员分工负责 ,紧急培训 ;采用集体授课与实物演练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发放相关知识材料相结合 ,对 9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结果 培训前后消毒员落实消毒管理制度的自觉性显著提高 (P <0 .0 0 1)。结论 构建保健基地消毒监测网络化管理模式 ,对控制SARS疫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网络小组全员培训是落实消毒措施的重要环节 ;
- 侯惠如袁军赵玉香魏畅韩黎杨晓萍魏巍
- 关键词:消毒监测网络化管理
- 自制新型医用压迫带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应用自行设计医用压迫带协助压迫伤口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取1 kg沙袋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后直接放在伤口处协助压迫6 h;观察组术后穿着自行设计的医用压迫带,将准备好的1 kg沙袋放入医用压迫带棉布口袋,将口袋拉链封闭,持续固定压迫伤口6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及阴囊水肿、皮下淤血、疝复发情况,两组患者换药时间、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阴囊水肿、皮下淤血、疝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换药时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应用自行设计医用压迫带压迫伤口能根据患者卧位、体质量、腹围、压迫需要灵活调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阴囊水肿、皮下淤血、疝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持续压迫难度,减少换药次数及换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张丽萍杨晓萍李丽
-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
- 静滴香菇多糖注射液致老年患者急性哮喘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1例68岁男性患者,因肝脏占位、肝叶部分切除术后定期查体入院。为提高患者免疫力,给予香菇多糖2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5min后,出现胸闷、呼吸急促、憋喘、轻度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症状,BP91/53mmHg,R123次·min-1,P35次·min-1。立即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氨茶碱、多巴胺、氢化可的松治疗,1h后患者症状基本缓解。
- 杨晓萍张丽萍
- 关键词:香菇多糖急性哮喘老年患者
- 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对误吸认知的调查被引量:91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 15 6例老年人进食状况分析及误吸认知的调查 ,探讨与老年人误吸有关的危险因素 ,以期有效地预防误吸的发生。方法 :事先拟定调查表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 ,调查了住院老年人误吸发生情况及对误吸的认知状况。结果 :15 6例患者中 ,86例曾发生过误吸 ,发生率为 5 5 .13% ,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 ,高龄患者误吸的危险性高于一般老年人 ,可见 ,年龄因素是老年人误吸的重要因素之一。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患者误吸的发生率最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误吸发生率亦较高。大多数患者对误吸的危险有所认知 ,其中 6 8例 (43.5 9% )认为误吸非常危险 ,78例 (5 0 .0 % )认为误吸有一定危险 ,但仍有 10例 (6 .4 1% )认为误吸无危险。知道如何避免误吸者 115例 (73.72 % ) ,不知道者 4 1例 (2 6 .2 8% ) ,115例中由护士宣教获得相关知识者 72例 (6 2 .6 1% )。结论 :老年人进食误吸与年龄及疾病有关 ,调查提示要对高危人群积极开展预防误吸的教育 ,以减少误吸的发生。
- 刘玉春库洪安赵玉香崔伯艳杨晓萍于淑芬
- 关键词:老年人身体健康
- 诺雷得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被引量:6
- 2006年
- 周翠鸾吕雁娥库洪安崔伯燕杨晓萍詹燕岳建伟王彬
-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护理戈舍瑞林诺雷德植入剂
- 老年病区护士对预防跌倒知识运用现状的调查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评估老年病区护理人员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护理行为,为做好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更好的预防措施。方法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老年病区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知识的运用有差别;各级护士对预防跌倒采取积极的护理行为;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知识及信息来源缺乏;护理人员对跌倒事件的发生有不同看法。结论老年病区护理人员缺乏如何做好预防跌倒的知识信息。
- 赵玉香库洪安于淑芬崔伯艳杨晓萍
- 关键词:跌倒护理人员
- 男性老年患者跌倒状态及对跌倒认识的调查被引量:56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90例男性老年患者171次跌倒状态分析及对跌倒认知的调查,探讨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环境、个人行为因素,以提高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自编的调查表调查住院老人对跌倒的认知状况及跌倒者跌倒时的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有90例曾在1年内发生1次以上的跌倒,发生率为57.69%;1年内共发生171次跌倒。分析结果发现:①慢性疾病是导致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高的基础。②老年人跌倒与活动能力有关。③导致跌倒的原因以地面因素为直接因素。④跌倒的状态以变换体位及洗澡时发生率高。⑤调查对象均对跌倒有一定的认知,但75~8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导致跌倒的频繁发生。结论老年人的跌倒状态与环境设施、不适宜的活动状态有关。调查提示要对高危人群积极开展防护教育;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及生活设施,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 库洪安王艳丽崔伯艳杨晓萍
-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
- SARS流行期间老年保健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 2004年
- 侯惠如李红杨晓萍魏巍
- 关键词:SARS
- 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被引量:111
- 2005年
- 目的通过对156例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探讨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有关的因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识、个人行为,以提高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自制调查表调查住院老年患者对预防跌倒的认识及行为状况.结果①老年患者的跌倒与年龄、自身患有导致跌倒的慢性疾病、活动不便及生活环境的不适宜有关.②了解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老年患者仍不能避免跌倒的发生.③达到预防措施要求的老年患者跌倒率低于未达到者.结论年龄在76~80岁,患有致头晕、下肢活动不便等疾病的老年患者为跌倒的高危人群;不适宜的生活环境及不服老的心理,增加了老年患者跌倒的频率;老年患者一旦跌倒伤势较重.提示要对跌倒的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纠正不适宜行为及不服老的心理;提高患者对预防跌倒的认识,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 库洪安舒军萍崔伯艳杨晓萍
-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