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捷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护理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内
  • 3篇静脉
  • 3篇冠状动脉内
  • 2篇动脉血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内支架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救
  • 2篇冠状动脉内支...
  • 2篇并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2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2篇杨捷
  • 7篇于艳青
  • 3篇张燕辉
  • 2篇李鸿雁
  • 2篇张卨
  • 2篇童素梅
  • 2篇柏颖
  • 2篇于桂香
  • 1篇杨林承
  • 1篇徐顺霖
  • 1篇徐东晓
  • 1篇朱丹
  • 1篇洪宝丽
  • 1篇佟霞
  • 1篇王烁
  • 1篇冯杰莉
  • 1篇王琳
  • 1篇董淑杰
  • 1篇张树栋
  • 1篇马潞林

传媒

  • 4篇现代护理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6
  • 5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随访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二期康复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随访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二期康复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9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门诊随访) 64例、试验1组(门诊+电话随访) 66例和试验2组(门诊+微信随访) 68例。评价3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3、6、9、12个月的运动依从性。结果出院时,对照组体力活动状况明显优于试验1组和2组(P <0.05)。随访12个月,试验2组体力活动状况较出院时明显改善(P <0.05),试验1组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9、12个月,试验1组和2组在步行方面的体力活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2组在骑行方面的体力活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 <0.05)。结论长期对AMI二期康复患者进行门诊联合微信随访,有助于提高其运动依从性,效果优于单纯门诊和门诊+电话随访。
王硕张卨于桂香杨捷王琳张燕辉童素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运动康复电话随访运动处方
110例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进行直接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被引量:7
2005年
于艳青洪宝丽杨捷
关键词:动脉血压监测冠脉介入治疗急诊PCI测量血压PCI术
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动静脉瘘的救治与护理被引量:3
2005年
于艳青杨捷柏颖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动静脉瘘术后并发救治
五大养心法室
2017年
心脏就像一名忠实守护者,成年后的它体长只有15厘米,体重约350克,却要默默地为体重是它200倍的身体一刻不停歇地输送血液,运送维持生命的能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杨捷
关键词:血液流动血液循环体重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并发心包填塞的急救及护理被引量:9
2005年
于艳青李鸿雁杨捷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并发症心包填塞急救
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临床应用与护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otational coronary atherectomy)是用超高速旋转的带有钻石颗粒的旋磨头将冠状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钙化组织辗磨成极细的微粒,从而将阻塞血管腔的斑块消除掉,使冠脉血运重建,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于艳青佟霞杨捷张燕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旋磨术护理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现状被引量:10
2005年
于艳青柏颖杨捷李鸿雁
关键词:漂浮导管护理血流动力学
转科交接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杨捷于艳青
关键词:临床护理工作交接班心脏监护病房病人病情病人满意率信息传递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肾切除术联合MayoⅢ~Ⅳ级静脉瘤栓取栓术不同手术方式中的临床作用
2024年
目的: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肾切除术联合下腔静脉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术不同手术方式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联合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手术的患者28例,其中,机器人手术16例,腹腔镜手术2例,开腹手术10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机器人手术的患者中有9例采用TEE,其中7例术中TEE影像结果较术前发生变化,包括2例术中TEE提示瘤栓进入右心房,2例显示下腔静脉瘤栓由MayoⅢ级升至Ⅳ级,3例提示瘤栓与下腔静脉粘连,及时调整了手术方案;开腹手术的患者中有6例采用TEE,其中4例术中TEE提示Mayo分级较术前发生变化,包括3例提示瘤栓与下腔静脉粘连,1例提示瘤栓伴血栓形成,调整了手术方案,旷置或节段性切除瘤栓;腹腔镜手术的2例患者未采用术中TEE。术中采用TEE的作用包括开腹手术术中探查结合TEE监测瘤栓切除过程,机器人手术完全通过TEE监测瘤栓脱出,术中TEE还实时监测患者循环状态和心脏功能变化。结论:肾切除术联合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术的不同术式中,术中TEE均可再次确定瘤栓分级、粘连程度,并实时动态跟踪取栓过程,监测患者循环状态和心脏功能变化,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其临床应用仍不足,建议这类手术均采用术中TEE。
杨捷冯杰莉张树栋马潞林郑清
关键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肾切除术血栓切除术
冠状动脉内应用压力导丝的护理被引量:4
2006年
于艳青张燕辉杨捷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压力导丝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动脉血流动力学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