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国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固定术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管狭窄症
  • 1篇腰椎滑脱
  • 1篇腰椎滑脱症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脊膜外
  • 1篇硬脊膜外麻醉
  • 1篇枕颈
  • 1篇枕颈融合
  • 1篇枕颈融合术
  • 1篇融合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枢椎
  • 1篇椎板
  • 1篇椎板减压
  • 1篇椎管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建医院

作者

  • 4篇杨庆国
  • 3篇任启光
  • 3篇江曙
  • 2篇张建湘
  • 2篇申才良
  • 1篇汤健
  • 1篇王叙进
  • 1篇尚希福
  • 1篇王清
  • 1篇秦文亮

传媒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右江医学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DRFS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总结脊柱滑动撑开复位固定系统 (DRFS)内固定在腰椎滑脱中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 3 2例行DRFS内固定的腰椎滑脱术前、术后的X线变化及其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滑脱椎体复位理想 ,9例Ⅰ度滑脱全部恢复正常 ,2 0例Ⅱ度滑脱中 18例恢复正常 ,2例恢复到 0~Ⅰ度。 3例Ⅲ度滑脱中有 2例恢复正常 ,1例恢复到 0~Ⅰ度。全部植骨融合成功。没有发现感染、神经损伤、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DRFS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操作简单、易于安装 ,并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椎体及椎间隙的高度 ,为脊柱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提供了一个坚强而稳定的基础。
王叙进秦文亮王清任启光杨庆国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DRFS内固定脊柱功能椎板减压硬脊膜外麻醉
Ransford环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
2002年
目的 评价Ransford环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固定作用。方法  9例陈旧性寰枢椎骨折脱位 ,5例枕颈区畸形行后路枕颈减压 ,髂骨植骨 ,用自制Ransford环颅骨下和椎板下钢丝固定 ,术后X线片观察枕颈植骨融合。结果  1 3例随访 6个月~ 4年 ,神经功能明显恢复 ,1 2例枕颈区骨性融合。
张建湘江曙杨庆国申才良任启光
关键词:枕颈融合术骨折颈椎骨折固定术
38例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分析
1992年
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自1954年verbiest首次报道以来,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虽不断提高。但临床上还是易被误诊,漏诊。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8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诊断有所帮助。
尚希福汤健杨庆国江曙
关键词:椎管狭窄
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与枕颈不稳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疗效。方法 自 1992—2 0 0 0年收治 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与枕颈不稳的患者 ,年龄 12~ 6 1岁 ,平均 38岁 ;病程 1个月~ 8年 ,平均 16个月。 2 2例颅骨牵引复位或基本复位的 ,用 Gallie法寰枢椎固定 ,C1~ 2 髂骨植骨。 9例牵引未复位和 5例枕颈区畸形的 ,用 Ransford环固定 ,枕颈区减压 (C0 ~ C2 )和枕颈植骨融合。结果  1例术后 4天死亡 ,35例随访 3个月~ 4年。寰枢椎固定 2 2例中 2 1例获骨性融合 ,2例复位不满意 ,其中 1例植骨不愈合。Ransford法 13例有 12例骨性融合 ,1例植骨块断裂未愈合 ,但内固定无松动。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颅骨牵引复位的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Gallie法寰枢椎固定疗满意。 Ransford环固定对枕颈区减压和枕颈融合能提供可靠的固定作用。
张建湘江曙杨庆国申才良任启光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关节固定术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