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子祥

作品数:82 被引量:33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倍蚜
  • 25篇角倍
  • 22篇角倍蚜
  • 14篇寄主
  • 13篇云南松
  • 13篇五倍子
  • 11篇虫瘿
  • 10篇盐肤木
  • 6篇松墨天牛
  • 6篇天牛
  • 5篇蚜虫
  • 5篇植物
  • 5篇种群
  • 5篇小蠹
  • 5篇寄主树
  • 5篇干母
  • 4篇系统发育
  • 4篇基因
  • 4篇寄主植物
  • 4篇春迁蚜

机构

  • 73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云南省林业科...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湖北省林业科...
  • 5篇国家林业局
  • 3篇云南省林业调...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县林业局
  • 1篇云南博泽林化...
  • 1篇五峰赤诚生物...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作者

  • 82篇杨子祥
  • 55篇陈晓鸣
  • 22篇王健敏
  • 12篇刘娟
  • 12篇邵淑霞
  • 12篇陈航
  • 10篇冯颖
  • 10篇段兆尧
  • 8篇刘平
  • 7篇张燕平
  • 7篇梁军生
  • 7篇陈飞
  • 6篇孙宝刚
  • 5篇李杨
  • 4篇唐翊峰
  • 4篇吕翔
  • 4篇吴海霞
  • 3篇查玉平
  • 3篇阮桢媛
  • 3篇温庆忠

传媒

  • 28篇林业科学研究
  • 7篇环境昆虫学报
  • 5篇昆虫学报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资源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Entomo...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检疫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第五届生物多...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积温调节干母出现时间提高五倍子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积温调节干母出现时间提高五倍子产量的方法,根据五倍子蚜虫的生物学特性、虫瘿形成机理和寄主树的生长规律,利用不同海拔高度的积温差异,在不同海拔的地块培育倍蚜虫,或将收集的春迁蚜存放于不同海拔的地方,调节性...
杨子祥陈晓鸣黄泽田
文献传递
角倍中一种炭疽菌病害初报
2012年
报道了从角倍中分离得到一种病原菌,描述了危害状况,并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该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分类上隶属于半知菌门(Deuteromycotina)、腔孢纲(Coelomycetes)、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邵淑霞杨子祥陈晓鸣
关键词:五倍子角倍炭疽菌胶孢炭疽菌
倍蚜种间亲缘关系及角倍蚜种群分化的RAPD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从4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了13条和9条,分别对11种倍蚜和角倍蚜4个地理种群的DNA进行PCR扩增和分析。结果表明:倍蚜的遗传距离在不同属之间为0.4828±0.1708,不同种之间为0.2520±0.1780,不同亚种之间为0.1472±0.0764,聚类分析反映了倍蚜属间、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远近程度,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圆角倍蚜属与其他3个属的差异明显,可能是倍蚜中较早分化的类群。角倍蚜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759±0.0302,种群间具有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可能是地理上的隔离。
杨子祥陈晓鸣冯颖张燕平
关键词:倍蚜随机扩增多态性DNA亲缘关系
盐肤木生长势调控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盐肤木生长势调控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根据五倍子蚜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瘿机理和寄主树的生长规律,通过适时合理的修剪,调控寄主树的生长势,使树形矮化,分枝级数增加,形成枝多叶多、通风透光、疏密适中的复层林冠,使...
杨子祥陈晓鸣
基于松墨天牛为害指标的松类林健康评价方法
一种基于松墨天牛为害指标的松类林健康评价方法,属于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样地;(2)调查样地内的松墨天牛为害指标;(3)调查样地内的松类林分健康指数;(4)建立松墨天牛为害指标...
王健敏陈晓鸣杨子祥刘娟
文献传递
虫瘿组织中肚倍蚜唾液蛋白的提取和鉴定
2020年
[目的]唾液是蚜虫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是诱导植物形成虫瘿的关键因子,对瘿蚜唾液成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虫瘿形成机理,还可为刺吸式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研究提供依据。由于蚜虫唾液的提取和浓缩难度很大,到目前为止仅对少数种类进行过研究。[方法]以五倍子蚜的重要种类肚倍蚜指名亚种在青麸杨上形成的虫瘿为材料,根据虫瘿组织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从虫瘿组织中提取、浓缩、液质联用分析鉴定唾液蛋白的方法。[结果]应用超滤膜浓缩法和冷冻干燥法处理样品,经LC-MS/MS分析,真空冷冻干燥法浓缩样品的质谱图上有蛋白质峰,成功鉴定出肚倍蚜注入虫瘿组织中的部分唾液蛋白,分子量介于30.9~157.6 kDa,匹配的肽段数为1~4条,编码氨基酸长度为277~1421。以豌豆蚜蛋白数据库为参考鉴定出5种蛋白(ACYPI 002474、ACYPI 006969、ACYPI 006711、ACYPI 007671、ACYPI 003311),分别为松脂蛋白、肌动蛋白、延伸因子蛋白、组蛋白和黏合连接蛋白。以拟南芥蛋白数据库为参考鉴定出7种蛋白(Q9FJY0、Q56Y48、P19366、P21238、Q9FFR3、Q9LTX9、O03042),分别为跨膜蛋白、ATP合成蛋白、伴侣蛋白、热激蛋白和磷酸羧化酶蛋白等。[结论]本研究应用LC-MS/MS方法从虫瘿组织中鉴定出12种蛋白,其中编号为ACYPI 006711的为延伸因子蛋白,在角倍蚜的唾液和唾液腺中被鉴定到;编号为ACYPI006969的为Actin蛋白,在角倍蚜唾液腺中也被鉴定到。由此可以判断,从肚倍蚜虫瘿组织中鉴定的蛋白有很大的可能来自于肚倍蚜唾液,这也为进一步研究虫瘿内唾液蛋白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杨瑛魏洪媛邵淑霞陈晓鸣杨子祥
关键词:肚倍蚜唾液蛋白蛋白鉴定质谱分析
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收集五倍子春迁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收集五倍子春迁蚜的方法,利用竹木材料、塑料薄膜等搭建,防雨防风、升温效果好,可以避免气温下降、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对春迁蚜迁飞的影响,帮助五倍子春迁蚜成功迁飞。这种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具有设计科...
杨子祥陈晓鸣张燕平
文献传递
五倍子春迁蚜包装袋
一种五倍子春迁蚜包装袋,包装袋的上下两端封口,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装设至少一条折成山脊状并附有春迁蚜的玉米苞皮;所述包装袋的上下两端封口相互垂直;本包装袋根据春迁蚜、性蚜的生活习性而设计,具有制作简单方便,填充物容易获取...
杨子祥陈晓鸣张燕平
文献传递
七种紫胶虫染色体核型分析与亲缘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对7种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紫胶虫染色体数量、形态及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7种紫胶虫的染色体形状有棒状、卵圆形、肾形、椭圆形、长圆形以及哑铃形,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从核型分析上看,7种紫胶虫的染色体均由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与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有K=10m+8T,K=8m+10T,K=6m+12T,K=4m+14T四种不同的组成方式。采用Levenetal(1964)、Stebbins(1971)以及Guoetal(1972)核型分类标准对7种紫胶虫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信德紫胶虫与紫胶蚧在着丝粒类型、核型对称性和相对长度组成上相一致,因此两者亲缘关系最近;尼泊尔紫胶虫与普萨紫胶虫在核型不对称系数与染色体类型上相近似,两者的关系较为紧密;田紫胶虫与云南紫胶虫的染色体均是由8条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与10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亲缘关系也较紧密;而中华紫胶虫的核型较为特殊,与其他6种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澄清了紫胶生产虫种在分类上的混淆,证实了中国紫胶生产虫种为云南紫胶虫。
陈航陈晓鸣冯颖杨子祥石雷
关键词:同翅目紫胶虫染色体核型模式图
中国思茅松林资源动态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从1987年以来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长期监测数据,对我国思茅松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主导利用方向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987年-2007年,思茅松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面积从67.20×104hm2下降到59.04×104hm2,年均递减0.61%;蓄积量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20年间思茅松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略有增长,表明总体质量有所上升。但与此同时,径级结构动态变化显示,思茅松林小径组、中径组林木蓄积量所占比重呈递增趋势,而特大径组林木蓄积量则快速递减,近、成、过熟林的单株材积在1987年-2007年间下降了38.24%,单株立木材积显著下降,表明可用资源质量正呈现出下降趋势,材种结构朝低质化方向颓变,反映出思茅松林在经营中忽视了高价值特大径级林木资源的培育。思茅松人工林在监测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单位面积蓄积量显著低于同期相同龄组思茅松林的平均水平。20年间,思茅松林调整为公益林的面积呈上升趋势,主导利用方向仍以商品林为主,但对两类林调整过于随意,不利于思茅松林的可持续经营。
温庆忠杨晓松杨子祥陈晓鸣赖兴会丁福红
关键词:思茅松森林资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