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
-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经验被引量:13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快速制定内镜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策略,及时成立专项防控小组,进行全员培训,快速启动应急机制,调整工作量和模式,建立患者三级筛查机制,加强职业防护,改进防护技术。疫情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镜中心未停止接诊患者,共完成筛查及诊治患者2138例。其中筛查发热患者12例,排查出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对医护患三方进行全面检测与防护,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等多项措施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就医环境,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零感染。
- 杜江吴念宏李珊刘建容黄颂珂韩林叶建芳胡兵张琼英
- 关键词:防控策略
- 内镜下带蒂皮瓣移植治疗食管憩室自发性破裂所致食管瘘
- 张宇航叶连松吴春成刘伟杜江李传慧陈虹霖姜珊胡兵
- 两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及后路寰枢关节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研究
- <正>目的:测量国人寰枢椎相关解剖数据,对二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和后路寰枢关节螺钉固定的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收集30例寰枢关节(男22名,女8名)正常成人患者的螺旋CT扫描数,利用CT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PR重建,分别...
- 龚民刘浩杜江赵小丹
- 文献传递
- 寰椎侧块螺钉与C2神经的解剖关系研究
- 目的探讨寰椎侧块螺钉与C2神经节的解剖关系。方法仔细显露10具尸体标本(20侧)的C2神经以及寰枢关节后方,然后用螺旋CT扫描标本,扫描后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MPR重建,并分别测量模拟Stokes法和 Harms法螺钉与C...
- 龚民刘浩杜江赵小丹王小兵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试验文献方法学评价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了解《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从 1983年至 2 0 0 0年间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试验论文的设计和撰写现状。方法 :逐期逐页手工检索《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83~ 2 0 0 0年中发表的对照试验论文 ,按Cochrane协作网RCT、CCT资料库中的判定标准进行严格鉴定。结果 :在 18卷 194期中共刊登临床对照试验 16 6篇 (其中RCT78篇 ,CCT8篇 )。结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刊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论文逐年增多 ,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没有做到真正的随机 ,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缺乏可比性 ,样本量太少 ,纳入、排除标准不明确 ,没有恰当的统计学分析。临床治疗试验的设计多采用RCT和盲法 ,并做到真正的随机。
- 何为民吴晓梅唐莉杜江
- CD45^(+)红系祖细胞抑制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内皮祖细胞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 2023年
- 目的:探讨CD45^(+)红系祖细胞抑制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内皮祖细胞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来我院就诊的食管癌初治患者,将其分为早期肿瘤组和晚期肿瘤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5^(+)红系祖细胞的比例、凋亡细胞的比例和细胞内ROS含量;Transwell小室进行细胞共培养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SDF-1、MMP9和IL-10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和早期肿瘤组外周血CD45^(+)红系祖细胞比例分别为1.39%和1.45%,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晚期肿瘤组患者CD45^(+)红系祖细胞比例为3.72%,相对于早期肿瘤组,差异明显;CD45^(+)红系祖细胞内ROS含量均显著高于CD45^(-)红系祖细胞,而各组CD45^(+)红系祖细胞内ROS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晚期肿瘤组CD45^(+)红系祖细胞能够诱导内皮祖细胞的凋亡,抑制旁分泌VEGF、SDF-1、MMP9和IL-8。ROS抑制剂能够完全阻断CD45^(+)红系祖细胞的这些作用。结论:CD45^(+)红系祖细胞通过ROS通路,诱导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内皮祖细胞凋亡,并抑制其旁分泌功能。
- 王月兴邓丽娟曾凡清苟晓盼杜江
- 关键词:红系祖细胞内皮祖细胞食管癌
- 基于“互联网+O2O”内镜诊疗服务模式的改建和实践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O2O"医疗服务模式在内镜诊疗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与医院公共信息中心、财务部、天助信息公司等多学科合作,建立基于"互联网+O2O"的医疗服务线上-线下模式;比较该线上模式联合传统线下模式,与单纯传统线下模式在患者预约、宣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实施新型诊疗流程模式,提高了内镜检查预约效率,改善了患者术前准备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 "互联网+O2O"新模式较好地完善了门诊内镜诊疗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临床路径,值得在大中型内镜中心推广。
- 吴念宏张琼英杜江胡兵刘苓
- 关键词:内镜诊疗O2O模式
- 人工智能实时辅助消化内镜检出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设备研发和临床评价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发消化道隆起型病变人工智能实时辅助消化内镜影像诊断设备(简称内镜人工智能设备),并评价其性能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镜中心常规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患者的内镜图像,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模型,研发内镜人工智能设备。2019年6至12月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盲法、平行对照研究设计,比较内镜医师和内镜人工智能设备同时评估同一例患者胃镜和肠镜下隆起型病变的差异性,评估内镜下病变大小(病变长径<5 mm和≥5 mm)对内镜人工智能设备检出的影响。主要评价指标为内镜医师和内镜人工智能设备报告隆起型病变的时间差值,次要评价指标为内镜人工智能设备报告隆起型病变的准确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71582张白光内镜图像用于内镜人工智能设备训练,其中隆起型病变图像41376张,内镜人工智能设备研制成功,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川械注准20202060049)。内镜人工智能设备判断隆起型病变的准确度为96.4%,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92.8%。内镜人工智能设备每个胃镜下隆起型病变的检出时间比内镜医师快1.524 s,但每个肠镜下隆起型病变的检出时间比内镜医师慢0.070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05、-4.394,P均<0.01),内镜人工智能设备每个胃镜下和肠镜下隆起型病变的检出时间均非劣效于内镜医师。内镜人工智能设备对胃镜下隆起型病变的检出率为89.9%(249/277),灵敏度为89.9%;对肠镜下隆起型病变的检出率为87.0%(450/517),灵敏度为86.9%。内镜人工智能设备对于胃镜下病变长径<5 mm和≥5 mm的隆起型病变的检出时间差值、灵敏度和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镜人工智能设备对于肠镜下病变长径≥5 mm的隆起型病变的灵敏度高于肠镜下病变长径<5 mm的隆起型病变(96.8
- 黄志寅蒋竞荪张琼英谭庆华龚慧郭林杰李传慧杜江童欢胡兵宋捷唐承薇李静刘苓
- 关键词:胃肠内窥镜人工智能隆起型病变检出率
- 一站式快捷术前准备模式应用于关节置换择期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一站式快捷术前准备模式在关节置换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17年12月到2018年5月拟住院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11月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遵循传统的入院流程及术前准备模式,干预组实施一站式快捷术前准备模式,即通过开设加速康复外科院前联合门诊,应用术前检查前移系统,对关节置换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医护小组协同化院前全身健康筛查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非计划出院率和住院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减少[0~8(5.68±0.86)天vs0~10(6.83±1.24)分]、非计划出院率降低(4.9%vs15.6%)、住院满意度提高[(94.39±4.32)分vs(92.30±4.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站式快捷术前准备模式可改善关节置换择期手术患者入院服务流程,降低非计划出院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
- 杜江屈俊宏
- 关键词:术前准备关节置换
- 一种可自行排出的胆道螺旋支架在ERCP术后临时性胆管引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叶连松胡兵吴春成刘伟曾泓泽杜江罗永红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