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江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桥梁
  • 3篇桥梁管理
  • 3篇桥梁管理系统
  • 2篇统计量
  • 2篇裂缝
  • 2篇荷载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英文
  • 1篇支梁
  • 1篇剩余寿命
  • 1篇桥梁安全
  • 1篇桥梁安全性
  • 1篇桥梁性能
  • 1篇混凝土桥
  • 1篇简支
  • 1篇简支梁
  • 1篇简支梁桥
  • 1篇工程结构
  • 1篇公路

机构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杜江
  • 5篇韩大建
  • 1篇颜全胜

传媒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桥梁建设
  • 1篇建筑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裂缝统计量的桥梁性能评估方法(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统计结构表面的裂缝总量,来推断结构的承载能力现状或者剩余承载力,从而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桥梁性能评估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程序来模拟混凝土的开裂过程,采用正交试验来研究性能与裂缝之间的多元关系.试验包括两部分:(1)筛选试验,该试验确定对性能与裂缝关系影响较大的因素集;(2)回归试验,该试验建立包含这些因素的性能-裂缝多元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仅包含少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可以得到对性能的较为准确的推断.因此,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并且由于其经济性和便利性,可以作为桥梁管理系统中定期评估的有效手段.
韩大建杜江
关键词:裂缝统计量
某高速公路项目桥梁管理系统的分析建模
本文从软件需求工程的角度探讨了项目级桥梁管理系统(BMS)的开发过程,试图说明如何使软件产品真正地符合用户的需求,本文只讨论需求分析和建模,不涉及具体的软件实现。
杜江颜全胜韩大建
关键词:桥梁管理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裂缝统计量的桥梁性能评估被引量:5
2009年
提出了现役桥梁性能评估的新方法,即根据裂缝统计量(裂缝总长度、最大宽度及总面积)通过回归模型推断承载率的评估方法。有限元分析表明,加载状态下的裂缝及卸载后的残余裂缝,其统计量均与承载率有密切关系。对一座实际桥梁的裂缝和承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这种关系确实存在并建立了评估模型。
杜江韩大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简支梁桥裂缝
桥梁管理系统中安全性评估与维护决策分析的方法探讨
近期频繁发生的桥梁垮塌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旧桥安全性的极大关注,国内的桥梁管理在安全性评估与维护决策方面的水平亟待提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安全性评估,尝试改善其准确性、降低其复杂性。同时亦考虑改进桥梁的维护决策分析方...
杜江
关键词:桥梁管理系统安全性评估车辆荷载荷载效应桥梁安全性服役桥梁
文献传递
桥梁管理的信息化方案研究
该文研究了采用系统生命周期方法,建立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过程,这包括系统的计划、分析、设计、实施和使用.该文的研究为桥梁管理系统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在此之前,系统目标和信息需求被首先确定,这是其后一切...
杜江
关键词:桥梁管理信息化信息系统桥梁管理系统
文献传递
考虑成本和寿命的桥梁维护策略优化方法被引量:5
2008年
近年来飞速增长的运输需求,使得公路桥梁的运营荷载远远超过设计标准.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桥梁目前正处于快速的退化之中.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文中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模型,来对桥梁的维护策略进行优化.该模型采用"预期寿命"代替各种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的目标,与成本目标共同构成一个双目标优化问题.该模型考虑到了不同策略在分析基准期结束时桥梁性能以及退化速率的不同,并且将对于不同性能指标的追求统一为预期寿命目标.另外,文中提出的效率指标,即"每成本寿命"以及"年平均成本",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之一.文中最后通过算例对一批实际的桥梁构件进行了分析.
杜江韩大建
关键词:桥梁剩余寿命
工程结构作用极值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由于对工程结构所承受的各类作用进行极值分析,是确定作用的设计值以及服役结构的作用评估值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的作用极值分析方法,主要在3个方面展开了探讨,即作用的截口分布的估计、最大值分布的估计以及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的评估等,发现了这些环节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作用截口分布的估计缺乏客观性,而且估计的准确性不足;采用随机过程模型计算作用的最大值分布是不合适的;在极值的分析中缺乏对于不确定性的必要的估计,同时也存在一些细节上的欠妥之处。最后针对主要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采用阈值模型估计作用的底分布,采用点过程模型直接估计最大值的广义极值分布,并且考虑估计的不确定性选择适当的估计。
韩大建杜江
关键词:工程结构荷载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