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薇
-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卫生列车适应性导尿护理技术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列车上适应性导尿护理技术。方法按照临床使用的导尿技术方法对操作者进行训练,操作者准确掌握之后,在开动的列车上进行操作,对操作的结果进行评价,找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包括物品配备方案。采用改进方法在开动的列车上操作并评价。结果临床导尿技术在列车上应用,操作完成时间长、质量差,与陆地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经过改进后的导尿技术在列车上实施,操作完成时间、质量与原方法比较,有明显的提高(P<0.01),操作完成时间与陆地上临床方法比较也有缩短(P<0.01),但在质量上有差距(P<0.01)。结论在特定的救治环境应有相适应的导尿技术,改进后的导尿技术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列车上的特殊要求,基本形成了列车导尿技术方案。
- 周娟王仙园李雪薇程琳
- 关键词:卫生列车导尿技术护理
- 卫生列车上改进氧疗与吸痰护理技术的效果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提高氧疗、吸痰护理技术在卫生列车上应用有效性的方法。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按照临床常规,对某院2 0名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氧疗、吸痰技术的操作训练,操作者准确掌握之后,在开动的列车上进行操作,对操作的结果进行评价,找出不适应列车上操作的环节,研究改进措施并落实,采用改进的技术方法在开动的列车上再操作,并评价实施结果。结果常规的氧疗、吸痰操作方法在列车上应用时,操作完成时间长、质量评分差,与地面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的列车上操作,完成时间和质量评分与改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地面上相比,吸痰的完成时间更短(P<0.01),但质量仍有差距(P<0.01或P<0.05)。结论改进后的氧疗、吸痰技术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卫生列车上晃动的救治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 周娟王仙园李雪薇程琳
- 关键词:卫生列车氧疗吸痰
- 脊髓电刺激专用体内外电能耦合功率传输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脊髓电刺激专用体内外电能耦合功率传输装置,包括体外磁场产生侧和体内磁场感应侧;所述体外磁场产生侧包括形成回路的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和电磁转换线圈;所述体内磁场感应侧包括微创手术固定于侧腹部皮下的环形外壳以及设置在...
- 聂发传沈启平崔剑李雪薇
- 美容就医者的心理护理及美容护理工作的新定位
- 2010年
- 心理护理就是通过采取护理措施,协助医师解决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消除其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及各种治疗,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1]。由于美容就医者的特殊性,美容护理工作需要重新定位,需要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以便提高美容手术的成功率,让整形科医师不但可以治愈就医者生理上的缺陷,还可以抚慰就医者心灵上的创伤,让他们更加自信、美丽。
- 李雪薇
- 关键词:美容手术护理工作心理护理医者配合手术整形科
- 眼药滴入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辅助眼药水滴入的眼药滴入固定装置。包括卡环,卡环的直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撑眼架和第二撑眼架,第一撑眼架比第二撑眼架长5mm,第一撑眼架的自由端和第二撑眼架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撑眼条,...
- 赵明娟李雪薇
- 文献传递
- 脊髓电刺激专用体内外电能耦合功率传输装置
-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脊髓电刺激专用体内外电能耦合功率传输装置,包括体外磁场产生侧和体内磁场感应侧;所述体外磁场产生侧包括形成回路的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和电磁转换线圈;所述体内磁场感应侧包括微创手术固定于侧腹部皮下的环形外壳以及设...
- 聂发传沈启平崔剑李雪薇
- 文献传递
- 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射频消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被引量:8
- 2014年
- 三叉神经痛是疼痛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反复性、发作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射频损毁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控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目前在全世界得到公认的微创治疗技术[1].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采用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在手术前后进行规范化的护理,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李雪薇石英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护理
- 在卫生列车上肌内注射技术改进的效果评价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适应列车环境的肌内注射操作技术。方法按照临床使用的肌内注射技术方法对操作者进行训练,操作者准确掌握之后,在开动的列车上进行操作,对操作的结果进行评价;在肌内注射操作流程和注射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采用改进后的技术方案在开动的列车上操作,并评价。结果临床肌内注射的技术在列车上应用,操作时间长、质量差,与陆地相比用时长、评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改进后的肌内注射技术在列车上实施,操作时间、质量与改进前方法比较,有明显的好转(P<0.01)。结论在特定的救治环境应有相适应的肌内注射技术,改进后的肌内注射技术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列车上的特殊要求,基本形成了列车肌内注射技术方案。
- 周娟王仙园程琳李雪薇
- 关键词:卫生列车肌内注射护理技术
- 自控静脉镇痛泵在疼痛介入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的镇痛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2月慢性疼痛患者80例,所有病例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泵入镇痛,对照组采用口服或肌内注射盐酸曲马多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 李雪薇
- 关键词:自控静脉镇痛泵疼痛护理
- 列车上适应性心肺复苏技术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列车上适应性心肺复苏技术。[方法]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单人操作法在陆地上进行训练,操作者准确掌握之后,在开动的列车上实施心肺复苏,对复苏的结果进行评价,找出列车上复苏失败的原因,研究改进技术方法,采用改进后的技术在开动的列车上再次进行心肺复苏,并评价正确率。[结果]采用陆地训练的技术方法,列车上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正确率低,与陆地上实施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的心肺复苏技术在列车上实施较改进前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特定的环境应有相适应的护理技术,改进后的心肺复苏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列车上抢救需求,初步形成了列车上的心肺复苏技术方案。
- 周娟王仙园李雪薇程琳
- 关键词:卫生列车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