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疗法
  • 3篇疗效
  • 3篇脑卒中后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卒中后疲劳
  • 2篇肌内
  • 1篇电针
  • 1篇性细胞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机构

  • 8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李进华
  • 7篇马艳
  • 4篇孙瑞
  • 3篇李洁
  • 3篇王小云
  • 2篇熊键
  • 2篇李祖虹
  • 2篇周芳
  • 2篇乔娜
  • 1篇刘琦
  • 1篇章志超
  • 1篇郑洋
  • 1篇江超

传媒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针或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或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轻中度SUI女性患者分为盆底肌训练组、电针观察肌及埋线观察组。3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电针观察组、埋线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分别辅以电针或穴位埋线治疗,3组患者治疗持续时间均为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分别采用尿垫试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简表(ICI—Q—SF)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1h漏尿量、ICI—Q—SF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3组患者1h漏尿量、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电针观察组、埋线观察组患者1h漏尿量[分别为(5.8±1.5)g和(6.0±1.4g)]及ICI—Q—SF评分[分别为(4.5±1.0)分和(5.O±1.2)分]亦显著优于盆底肌训练组(P〈0.05),而治疗后电针观察组与埋线观察组1h漏尿量及ICI-Q—SF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或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训练均能有效改善轻中度SUI患者控尿能力,且远期康复疗效较好;与电针比较,穴位埋线耗时短,治疗次数少,更易被患者接受,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在轻中度女性SUI患者中推广、应用。
王小云马艳李进华肖府庭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电针穴位埋线
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疲劳程度及白介素-1β(IL-1β)、IL-9、IL-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PSF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经颅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疲劳缓解情况进行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含量,并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疲劳改善程度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疲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肢体FMA评分与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具有负相关性(P<0.05),FSS评分与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PSF患者运动功能及疲劳程度,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有关。
孙瑞李洁李祖虹周芳马艳李进华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后疲劳细胞因子运动疗法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究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和住院部74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本次试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评分(MESSS)情况,并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治疗,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1、2、4周后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SSS评分对比:研究组治疗前MESSS评分为(26.7±2.1)分,治疗后为(15.7±1.5)分,对照组治疗前MESSS评分为(26.4±2.4)分,治疗后评分为(19.7±2.2)分,治疗前两组患者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为(6.9±1.6)分,对照组评分为(9.6±2.1)分,研究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E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时间的推移,两组副反应作用都在加剧。结论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效果良好,可很好改善患者脑卒中症状,改善患者睡眠治疗,副反应较低,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孙瑞李洁李进华王小云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牛膝联合超声波治疗对膝骨关节炎实验兔软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Ⅱ型胶原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观察牛膝联合超声波治疗对膝骨关节炎(OA)模型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Ⅱ型胶原蛋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防治OA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参照Hulth造模法将模型组、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实验兔制成膝关节OA动物模型。于造模1周后牛膝组、超声波组分别给予牛膝、超声波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牛膝及超声波联合治疗。于治疗4周后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组织中IGF-1和Ⅱ型胶原含量,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 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软骨组织中IGF-1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超声波组IGF-1表达与牛膝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F-1表达较牛膝组、超声波组均明显增强(P〈0.05)。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超声波组Ⅱ型胶原表达与牛膝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型胶原表达较牛膝组、超声波组均明显增强(P〈0.05)。 结论 中药牛膝联合超声波治疗能显著提高OA实验兔软骨组织中IGF-1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该联合疗法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王小云柯晖马艳李进华
关键词:牛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法
肌内效贴布贴扎配合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布贴扎配合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配合颈部稳定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及颈部功能不良指数(NDI)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和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传统物理因子治疗比较,加用肌内效贴布贴扎配合颈部稳定肌训练更能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颈部功能活动。
章志超熊键李祖虹李进华马艳
关键词:颈椎病
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80例)和常规康复治疗组(66例),治疗30天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及ADL积分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非常明显(P<0.01),综合康复组与常规康复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均可降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综合康复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康复疗法。
李洁马艳刘琦江超李进华
关键词:脑卒中综合康复日常生活活动
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PSF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PS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治疗后),采用36项简明健康问卷调查(SF-36)量表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F-36量表的各维度评分以及FM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八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各维度评分l(39.20±7.31)、(55.65±16.12)、(63.12±10.23)、(40.97±18.26)、(58.32±7.58)、(67.82±12.23)、(68.35±19.81)和(54.99±8.53)分]提高较对照组[(35.02±6.23)、(50.32±15.03)、(60.79±14.13)、(36.75±15.74)、(51.O1±6.67)、(61.32±11.31)、(63.36±20.15)和(49.65±10.39)]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上肢为(35.5±3.0)分)、下肢为(26.8±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肢为(30.7±2.5)分)、下肢为(22.5±1.7)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掌意义(P〈0.01)。结论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PSF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
马艳熊键孙瑞乔娜李进华郑洋周芳
关键词:呼吸肌训练音乐疗法脑卒中后疲劳
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Bell麻痹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2组均采用超短波及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扎术治疗。治疗前后运用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法、瞬目反射及面神经传导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组患侧瞬目反射R1,R2潜伏时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Bell麻痹可增加疗效,加速面神经恢复,缩短治愈时间,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马艳李进华乔娜孙瑞
关键词:物理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