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芝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臭氧及花生壳活性碳对RO浓水的处理被引量:3
- 2011年
- 炼化企业污水回用系统产生的RO浓水量大,有毒有害污染物多,大多无法达标排放。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EEM)研究RO浓水的特性,并利用臭氧、花生壳活性炭和臭氧-花生壳活性炭联用考察对RO浓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RO浓水结构复杂,含有腐殖酸类腐殖质和富里酸类腐殖质等荧光物质。利用阴离子树脂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含有较多的脂肪烃类物质;一类则含有较多的C=C、C=O和C—O等结构。臭氧化能去除RO浓水中部分有机物,且在碱性条件下降解效果较好。而花生壳活性炭对RO浓水的吸附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吸附效果显著高于臭氧,而且酸性条件有利于该吸附反应的进行。但臭氧化能显著改善花生壳活性炭对RO浓水中UV_(254)的吸附,且吸附速率提高。
- 张华吴百春刘光全李英芝
- 关键词:臭氧化水中有机物腐殖质污水回用
- 花生壳活性炭对反渗透(RO)浓水的吸附特性被引量:5
- 2012年
- 以花生壳活性炭对RO浓水进行吸附处理,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EEM)研究花生壳活性炭对不同pH的RO浓水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花生壳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吸附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特别是碱性条件下,DOC的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而且pH越高,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越长.通过FTIR光谱分析发现,活性炭的芳香结构吸收峰在吸附后红移至1630 cm-1,表明被吸附的有机物在该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而C—O和O—H官能团的吸收峰则因为钙离子等物质的吸附而显著降低.由EEM光谱分析可知,RO浓水的荧光物质主要由腐殖酸类腐殖质和富里酸类腐殖质组成,其荧光强度与DOC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 刘光全隋建红张华吴百春李英芝
- 关键词:DOC荧光光谱花生壳活性炭
- 炼化污水双膜处理工艺中的物质组成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以某炼化企业RO装置前超滤(UF)出水及所产的RO浓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水质特性分析,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紫外-可见(UV-Vis)光谱、凝胶排阻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比较污水中的有机物组成及特性。结果表明,RO浓水与UF出水含有的物质组成基本类似,但前者并非完全是UF出水的浓缩产物,其中RO浓水的pH值和总碱度偏低。3D-EEM光谱表明RO浓水中出现了类富里酸荧光物质,而且其中的腐殖酸类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单位DOC的荧光峰强在浓缩过程中被极大削弱。通过有机物特性表征,发现RO工艺过程中加入了某些物质,使得RO浓水具有较低的芳香度和分子量,这些物质具有类富里酸的特性,水溶性强;FTIR光谱分析表明RO浓水中增加的这些物质可能含有N和C-O官能团。
- 张华隋建红吴百春张晓飞李英芝罗臻
- 关键词:炼化污水
- 臭氧氧化炼厂反渗透浓水的有机组成及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采用XAD-8树脂对臭氧氧化前后炼厂反渗透(RO)浓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组分分离,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三维荧光光谱(3D-EEM)等方法对不同组分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O浓水中含有大量的富里酸类腐殖质和腐殖酸类腐殖质等荧光物质;原水溶解性有机物(DOC)含量为(46.1±0.5)mg?L-1,其中疏水酸性有机物(HoA)、疏水碱性有机物(HoB)、疏水中性有机物(HoN)及亲水性物质(HiM)四种组分的比例分别为20.8%、4.5%、27.3%及47.5%。臭氧氧化后各组分比例分别为21.5%、2.6%、15.1%及60.6%,亲水性物质增加了13.1%,但DOC去除率仅为2.5%;HoA和HoN中大量含有C=C、C=O等不饱和键和芳香结构物质,而HiM中含量很少,但含有大量含C-O键及脂肪烃类物质;臭氧氧化可以降低RO浓水中有机物的芳香性构化程度,破坏其中难以被降解的不饱和键,使疏水性物质大量被氧化成亲水性物质。
- 李英芝詹亚力张华吴百春
- 关键词:臭氧氧化三维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
- 前处理工艺对炼化污水污染物组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文章以某炼化企业双膜工艺RO装置前各工艺段出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水质特性分析,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比较污水中的有机物组成及特性。结果表明:炼化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是污水化学需氧量(COD)的主要来源,DOM的分子量和芳香度随着处理工艺的进行逐渐降低。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气浮和砂滤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DOM的含量,而超滤(UF)出水具有最低的溶解性有机碳(DOC)。3D-EEM光谱表明:炼化污水中DOM主要含有腐殖酸类腐殖质、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芳香类蛋白质3类荧光物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够显著增加DOM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芳香类蛋白质的含量。FTIR光谱分析表明:在各工艺段出水中,UF出水DOM中含有更多的脂肪类有机物、CO官能团而非CC和C—O结构。
- 张华吴百春宁信道李英芝张晓飞刘光全罗臻
- 关键词:炼化污水双膜工艺前处理溶解性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