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刚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化疗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辅助化疗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切口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价
  • 1篇胆管
  • 1篇胆结石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微量
  • 1篇血清微量元素
  • 1篇血清微量元素...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抑素

机构

  • 8篇呼和浩特市第...

作者

  • 8篇李秀刚
  • 5篇连红霞
  • 5篇闫建平
  • 2篇刘建国
  • 2篇李卉
  • 1篇李忠英

传媒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乳晕边缘切口及压力封闭残腔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应用乳晕边缘切口及压力封闭残腔技术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80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行局部手术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根据残腔处理的不同分为缝闭腺体残腔组(A组)和压力封闭残腔组(B组),均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乳房外形变化率及术后1、2d时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切口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满意度较A组显著要高(P<0.05),分别为97.5%、82.5%,而乳房外形变化率显著低于A组(P<0.05),分别为2.5%、15.0%;同时两组术后1、2 d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分别为(2.13±0.35)分、(2.62±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应用乳晕边缘切口及压力封闭残腔技术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闫建平连红霞李秀刚
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研究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的疗效和意义。选取5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术,观察组行小切口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79.52±12.15)min、住院时间(3.1±1.5)d、手术瘢痕(4.2±0.5)cm、术中出血量(32.5±4.6)mL、切口长度(1.52±0.15)cm、术后引流量(29.31±3.25)mL,均低于对照组的(88.57±12.18)min、(7.4±2.8)d、(6.6±1.4)cm、(94.2±11.2)mL、(6.56±1.18)cm、(48.52±4.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6.9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9%、2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3.10%,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4)与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为优占比89.66%、优良率占比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小切口术式治疗甲状腺腺瘤,可大大改善患者美观问题,减少术中出血量、治疗时间等,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连红霞李秀刚闫建平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小切口传统开放手术
肝、胆管巨大结石误诊为腹腔占位3例分析
2008年
李卉刘建国李秀刚
关键词:误诊
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探讨
2021年
分析乳腺癌患者结束新辅助化疗(NAC)后开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其中26例为对照组(直接开展SLNB),另26例为观察组(SLNB前开展3-4周期NAC),手术结束后对两组结果开展对比。结果 两组均行SLND,同时在腋窝淋巴结总数、SLN总数、SLN检出率及SLN假阴性率方面均无差异(P>0.05)。结论 对NAC后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开展SLNB依旧可获取较高成功率和准确率,值得采用。
李秀刚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成功率
Ⅱ~Ⅲ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Ⅱ~Ⅲ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04例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各52例。其中52例患者单纯行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2例患者术后结合辅助化疗治疗作为观察组。随访患者2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依从性、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46%,30.77%,虽然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依从率分别为82.69%、88.46%,虽然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依从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6.15%、88.46%及7.69%,对照组分别为84.62%、71.15%及21.15%,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2年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但并不能得出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临床上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
闫建平连红霞李秀刚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依从性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51例疗效评价
2016年
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的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包括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新辅助化疗用于乳腺癌患者,能减小肿瘤、提高患者的可手术率,有利于患者生存[1]。本研究对我科近年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参考数据,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连红霞李秀刚闫建平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测定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部分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钙(Ca)、磷(P)、镁(Mg)、铁(Fe)、锌(Zn)、铜(Cu)的含量,并与对照组对照分析,从而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乳腺癌患者及其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女性及30例未化疗而仅行对症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检测其血清中6种元素(Ca、P、Mg、Fe、Zn、Cu)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Fe、Cu、Zn含量增高,与病变呈正相关,Ca、Mg含量降低,与病变呈负相关,Cu/Zn比值高于正常;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其血清Fe、Cu包括Zn含量均随治疗而降低,Ca、Mg含量随化疗后病情好转而升高,接近正常水平,其Cu/Zn比值随病情好转而明显下降。P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微量元素(Ca、Mg、Fe、Zn、Cu)测定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及化疗疗效、预后评定的血液生化指标。
李卉刘建国李忠英李秀刚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微量元素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评价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生长抑素;对照组45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并于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膜刺激征持续时间、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定期随访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好,能在短期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较好选择方案。
连红霞李秀刚闫建平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生长抑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