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e-too策略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模仿创新的方法研究和开发新药的策略被称之为Me-too策略。Me-too策略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战略,新药研究开发中Me-too策略的主要方法包括应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换、前药设计及手性药物研究等,已经成功地应用于H2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生物烷化剂中氮芥类药物等新药的研究与开发。Me-too策略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成功率高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由仿制向创制转变的捷径。
- 程志新李海娟胡春
- 关键词:新药
- 4-氧代-2,3-二氢-1-(4H)-喹啉乙酸类Mannich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4-氧代-2,3-二氢-1-(4H)-喹啉乙酸类Mannich碱衍生物,评价化合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以对甲基苯胺和对甲氧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N-Michael加成、水解、环合、N-烃化、Mannich反应、氨交换、水解7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8a^8o。以依帕司他为阳性对照药,由大鼠眼球晶状体组织中提取醛糖还原酶,以D/L-甘油醛为底物,测定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ESI-MS和IR谱确证。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其中R1为甲氧基,R2为2′,4′-二氯双取代的化合物8o活性最好,IC50值达0.33μmol·L-1。
- 梁勇陈博陈博李海娟
- 舒马曲坦的合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合成抗偏头痛药舒马曲坦。方法以对硝基氯苄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胺化、还原、重氮化、环合等10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舒马曲坦,总收率为18%。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和MS确证。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原料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 王绍杰赵存良杨卓徐静李海娟
- 关键词:化学合成舒马曲坦抗偏头痛
- N-苄基喹啉酮乙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研究
- 本文综述了醛糖还原酶的结构、醛糖还原酶与糖尿病并发症及非糖尿病疾病的关系。醛糖还原酶作为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肌缺血损伤、炎症、情绪障碍、肾功能不全、卵巢畸形、癌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其抑制剂进行了深入...
- 李海娟
- 关键词:醛糖还原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 文献传递
- 甲基喹啉酮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合成甲基喹啉酮乙酸类化合物,并评价其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方法以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加成、水解、环合、烃化、缩合、水解6步反应得到相应的目标化合物。以依帕司他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大鼠晶状体醛糖还原酶对目标化合物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合成了26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6-甲基系列化合物活性均较好,特别是化合物Ⅵ6(IC50=0.088μmol.L-1)活性最好,与依帕司他相当;8-甲基系列化合物活性较弱,只有化合物Ⅵ15和Ⅵ23活性相对较好,IC50值分别为3.379、3.055μmol.L-1。结论甲基喹啉酮乙酸类化合物作为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绍杰晏菊芳李海娟周伟峰牛新文程卯生
- 关键词:构效关系化学合成醛糖还原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