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3篇急性
  • 2篇血压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性
  • 1篇血压水平

机构

  • 10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李洪
  • 6篇黄焕章
  • 6篇凌紫云
  • 5篇周丹
  • 4篇李超英
  • 4篇刘福达
  • 4篇陈世文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4篇2015
  • 6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0例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量表筛查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以及赛乐特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脑梗死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进行评定,SDS或SAS评定标准分50分以上者可诊断为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再行SDS、SAS和ESS评定。结果:110例脑梗死患者中50例(45%)并发抑郁或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50例中42例评分恢复正常(<50分),ESS平均分由(71.3±6.2)分增加为(87.2±7.1)分。结论:脑梗死后出现抑郁焦虑的发病率高,与ESS呈明显负相关,赛乐特治疗是有效的。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死抑郁焦虑
脑梗死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按是否患脑梗死分为两组,即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FT3水平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SH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组(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FT3水平显著回升,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TSH水平明显降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出现低T3高TSH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脑梗塞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16%,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LDL升高、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重要意义。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塞老年人动脉硬化颈动脉疾病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急性脑梗死恶化相关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6水平与脑梗死早期神经症状恶化的关系。方法206位首发脑梗死发病24h内入院病人为研究对象。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入院后48h内上升至少1分定义为神经症状恶化。入院后检测206例病人血浆白介素-6水平,其中98例病人同时取样检测脑脊液白介素-6水平。结果66例(32%)病人在48h内恶化。血浆白细胞介素或脑脊液白细胞介素是早期临床恶化独立因素。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病人体温、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脑梗死体积高度相关。结论白细胞介素-6除了参与局部脑缺血后急性期反应外,其水平还与早期临床恶化相关。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可作为急性脑缺血预后指标。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脑梗死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s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LD-VT)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本文对50例CI后LDVT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一般状况、临床特点以及静脉尿激酶溶栓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效果。结果CI病人并发LDVT患者中,65岁以上66%;下肢水肿伴疼痛为主要症状,瘫痪侧LDVT发生率82%,健侧LDVT发生率14%,双侧LDVT发生率4%,通过静脉尿激酶溶栓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14d内所有深静脉血栓的症状逐渐消失。结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是CI患者发生LDVT的因素,预防卒中患者LDVT的发生是降低CI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LDVT的一种理想工具,对发现及预防LDVT有重要意义。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
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低分子肝素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血压水平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血压水平的预后。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首次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7例,其中男111例,女86例,年龄43~81岁,平均(63.71±8.54)岁。依据入院血压水平进行分组,A组(47例)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B组(99例)收缩压(SBP)141~160 mmHg,舒张压(DBP)91~100 mmHg;C组(36例)SBP 161~180 mmHg,DBP 101~110 mmHg;D组(15例)血压>180/110 mmHg。患者入院时、入院10 d和30 d分别进行血压监测和NIHSS评分。结果入院时4个组的NIHSS评分比较,C、D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即当SBP>160 mmHg时,NIHSS评分明显升高。入院10 d后,197例患者中死亡20例,死亡率10.15%。D组死亡率较A组、B组和C组升高,分别为(53.33% vs.4.26%),(53.33%vs.7.07%),(53.33%vs.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IHSS评分比较,C、D两组的NIHSS评分仍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A、B两组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入院30 d后,4个组的NIHSS评分比较,D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增高,预后较差。应合理降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李洪杨燕珠刘福达陈世文李超英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NIHSS评分不良预后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评价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疗;治疗组30例,接受环磷酰胺0.1~0.2g/d,秋水仙碱1mg/d和基本治疗,共10d。2组患者治疗前后作观察项目检查。结果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20%),对照组2例发生不良反应(6.67%),2组未见心、肝、肾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但此疗法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应严密观察。
黄焕章李洪凌紫云
关键词:环磷酰胺秋水仙碱急性脑梗死
T_2加权梯度回波磁共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判断T2加权梯度回波(GRE-T2WI)通过检测脑微出血来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CT及GRE-T2WI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脑微出血,并于入院后24小时及72小时复查CT观察血肿变化情况。结果 107例患者中通过GRE-T2WI检查发现,共有56例患者存在脑微出血。72小时CT显示,脑微出血患者中19例血肿进展,发生率为33.9%;无微出血患者中5例进展,发生率为9.8%。脑微出血患者72小时后血肿扩大4~19 m L,平均(13.2±3.5)m L;无微出血患者血肿扩大1~16 m L,平均(9.7±3.4)m L。两类患者血肿进展率及血肿扩大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GRE-T2WI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是否存在脑微出血,对预测患者是否存在继续出血意义重大,可根据GRE-T2WI结果给予及早干预,减少血肿进一步扩大可能。
李洪杨燕珠刘福达陈世文李超英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微出血
RRMS患者大剂量IVMP冲击治疗后激素减量方案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大剂量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IVMP)冲击治疗后的最佳激素减量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RRMS复发期病例124例,全部患者住院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1g/d(用500 ml生理盐水配制),连续治疗3~5 d,之后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口服泼尼松,开始60 mg/d,连续服用12d之后按10 mg/5 d的方式逐步减量;B组:口服甲泼尼龙,按48 mg/d、24 mg/d、12 mg/d各1周的方式逐步减量;C组:口服泼尼松龙,开始60 mg/d,之后按5 mg/5 d的方式逐步减量;对照组:无激素使用,无逐步减量,四组均治疗3周。结果:RRMS患者大剂量IVMP冲击治疗后,继续采用激素减量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不用激素的对照组(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减量方案组及对照组。结果:RRMS患者大剂量IVMP冲击治疗后,采用B、C两种激素减量方案可有效缓解病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推荐应用于临床治疗。
李洪杨燕珠刘福达陈世文李超英
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阿替普酶溶栓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阿替普酶溶栓在治疗前后的血流分级变化,及该治疗方法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进行阿替普酶治疗前后24 h,进行闭塞或狭窄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BI),根据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表(NIHSS)对比溶栓治疗后24 h TIBI与前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24 h和治疗前相比,有27例(48.21%)患者TIBI的分级达到4级;其中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有17例(30.36%),恢复良好的有39例(69.64%)。结论经过阿替普酶治疗后,TIBI的分级和由大脑中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及恢复相关,有助于预后的判断,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阿替普酶溶栓疗效明显。
李洪杨燕珠刘福达陈世文李超英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阿替普酶经颅多普勒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