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轩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理训练
  • 2篇运动员
  • 2篇催眠
  • 2篇催眠术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恢复
  • 1篇心理训练方法
  • 1篇心理咨询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暗示
  • 1篇运动员心理
  • 1篇运动员心理训...
  • 1篇射箭
  • 1篇射箭运动
  • 1篇射箭运动员
  • 1篇体委
  • 1篇体育
  • 1篇体育界
  • 1篇体育运动
  • 1篇女子花剑

机构

  • 3篇武汉体育学院

作者

  • 3篇李晓轩
  • 1篇邱宜均
  • 1篇李安民
  • 1篇王健
  • 1篇邱卓英

传媒

  • 3篇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催眠术与体育运动被引量:3
1989年
一催眠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运动心理学方法,目前在国内外体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国内而言,1987年国家体委的重点课题《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就把催眠术作为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在国外,如美、苏等国。
李晓轩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恢复体育界国家体委催眠术催眠状态
对中国击剑队女子花剑运动员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研究被引量:13
1994年
本研究课题组在第25届奥运会前的集训期间,对中国击剑队女子花剑组的运动员进行了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试图探索击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某些特点及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的有效方法、手段及其规律。实践表明,课题组不仅较好地完成了科技服务工作,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比赛任务的完成,对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邱宜均李安民邱卓英李晓轩文国刚王健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训练
催眠术应用于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个案研究
1991年
目前,随着催眠术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关于催眠术的理论研究也慢慢开展起来。在国内,催眠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心理训练方法,即是说催眠术应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员心理的咨询两方面都能产生有效的作用。但是这种探讨还仅仅局限于一般性描述,从这两方面进行实验性的研究并不多。在国外,对催眠术作为运动心理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方面,而很少涉及到运动员心理的咨询。例如,Johnson与Morgan先后研究过催眠状态与非催眠状态下语言暗示对肌肉力量与耐力的影响;Ulrich曾研究催眠暗示语与非催眠暗示语对射箭运动员射箭成绩的影响。
李晓轩
关键词: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运动员心理语言暗示催眠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