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晓 作品数:15 被引量:11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核科学技术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2011年 研究了子午岭林区七种植被类型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随植被恢复的变化规律以及这3个指标随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可以达到70 cm土层;除白羊草群落外,0-70 cm土层上>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植被恢复逐渐提高,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随植被恢复逐渐减小,土壤结构随植被恢复逐渐改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对数相关关系(p=0.01,n=32),当有机碳含量低于18.1 mg/g时,>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有机碳含量提高而明显提高、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则随有机碳含量提高而明显降低,即土壤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当有土壤机碳含量高于18.1 mg/g,>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渐趋稳定,即在白羊草、虎榛子、山杨和辽东栎阶段的0-5 cm土层土壤结构达到稳定状态。 马帅 赵世伟 李婷 李晓晓 曾宪芳关键词:植被恢复 水稳性团聚体 黄土区次生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1年 以植被空间排列顺序推断时间演替顺序,采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探讨子午岭林区典型植物样地白羊草(Bothriochlor ischaemum)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辽东栋群落(Quercus liaotungensis)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官能团变化。图谱定性分析显示,恢复过程中各植被条件下0—5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脂肪-C、酮-C吸收强度明显增加;0—5 cm土层土壤脂肪-C吸收较20—40 cm强,而土壤酮-C吸收较20—40 cm弱。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随植被演替进程,0—5 cm土层土壤各官能团相对百分含量都有所增加,如芳香-C、脂肪-C、酮-C呈现逐渐增加趋势,至辽东栎群落时,20—40 cm土层土壤脂肪-C相对百分含量明显增加。植被恢复过程中,各样地SOC官能团组成基本一致,但植被恢复影响土壤SOC官能团数量变化;植被恢复能促进0—5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脂肪-C、酮-C含量增加,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植被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说明植被演替增强了土壤有机碳化学稳定性。 李婷 赵世伟 张扬 马帅 李晓晓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官能团 植被恢复 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防核扩散性能初步定量评估 被引量:2 2018年 核能的和平利用一直备受关注,防核扩散性能也是评价4代堆性能的4大指标之一,为建立满足4代堆核能系统标准的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需对其防核扩散性能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基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机构提出的多属性效用分析(MAUA)方法,从材料性质、操作需求等14个方面,定量化评估了3种模式下小型模块化熔盐堆卸料的防核扩散性能,并与采用一次通过燃料循环的PWR进行对比,进而为燃料循环方案的优化提供核扩散风险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小型模块化熔盐堆设计防核扩散性能指标——核安全测量值约为0.8,可比拟一次通过燃料循环的PWR,优于闭循环的CANDU堆。此外,本文还针对第3种连续后处理模式堆型的防核扩散性能进行了初步优化。以上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合理优化防核扩散性能提供参考,为燃料循环的选择提供合理、透明、可追溯的依据。 马玉雯 陈金根 蔡翔舟 伍建辉 李晓晓 李晓晓 余呈刚 邹春燕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有效缓发中子份额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有效缓发中子份额(β_(eff))是研究反应堆动力学特性的关键参数。在液态燃料熔盐堆(MSR)中,燃料流动引起缓发中子先驱核(DNP)在堆内的再分布,并使部分DNP在堆外回路衰变,从而导致β_(eff)的计算方法与固态燃料反应堆不同。为评估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内燃料流动引起的反应性损失,研究缓发中子随燃料的流动行为,同时为堆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依据,分别基于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推导了计算β_(eff)的数学模型,计算了熔盐实验堆(MSRE)在额定工况下的DNP损失份额和堆内DNP浓度分布,并分析了燃料在堆外流动时间和入口流量对β_(eff)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对DNP行为提供合理描述;固定燃料在堆外流动时间,β_(eff)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固定入口流量,β_(eff)随燃料在堆外流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80 s后趋于稳定。 崔勇 崔勇 陈金根 李晓晓 蔡翔舟关键词:熔盐堆 动力学 小型模块化增殖焚烧快堆MA嬗变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次锕系核素(Minor Actinides,MA)作为长寿命高放射性核废料,在乏燃料放射性中占据主导位置。乏燃料最小化是保证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嬗变是安全处置乏燃料的有效途径。小型模块化增殖焚烧(Breed and Burn,B&B)快堆的中子经济性较好,燃烧寿期长,装料方式灵活多样,可用于增殖产生易裂变核燃料、嬗变长寿命核废料,从而解决核电发展中前端核燃料供给和后端乏燃料处理问题。本文分析对比了U3-MA和U5-MA燃料装载模式的临界、燃耗和安全性能,并系统研究了两种装料模式在B&B快堆上嬗变MA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装料方式均能达到较好的嬗变性能,且MA的添加还能使反应堆寿期更长,堆芯中子经济性更高;此外,从安全性能上来看,添加MA对钍铀燃料循环的缓发中子份额影响较弱,但是对其燃料多普勒系数影响较强,这为后续钍铀、铀钚燃料循环选取合理的MA装载份额提供了参考依据。 马玉雯 陈金根 余呈刚 伍建辉 李晓晓关键词:燃料循环 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2011年 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0—100 cm剖面上有机碳含量加权平均值随植被恢复年限逐渐升高,坡耕地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加权平均值为3.54 g/kg,弃耕地、草地、灌木和乔木阶段分别比坡耕地提高6.8%,36.6%,41.5%和73.6%;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20 cm以下土层;0—5和5—10 cm土层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年限逐渐增加,并有向大粒级(>2 mm)团聚体中富集的趋势,1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变化不明显;弃耕地、草地、灌木和乔木阶段0—20 cm土层>5,5~2和2~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高于坡耕地,说明植被恢复0—20 cm土层土壤增加的有机碳更多地固定在>1 mm粒级团聚体中。 马帅 赵世伟 李婷 李晓晓 曾宪芳关键词:植被恢复 团聚体 大型氯盐快堆中钍铀及铀钚循环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氯盐快堆具有核燃料溶解度高和快中子能谱的优势,为实现高增殖性能和高嬗变性能提供了可能。基于2500 MWth的氯盐快堆,研究了Th-U循环和U-Pu循环的中子学特性,包括临界参数、燃耗演化、增殖性能和嬗变性能。钍铀循环(U3+Th)和铀钚循环(Pu9+DU)的点火燃料分别为233U和239Pu,它们的可转换材料分别为232Th和贫铀(Depleted Uranium,DU)。同时,也分析了TRU作为点火燃料的过渡模式,即TRU+Th和TRU+DU。结果表明:对于大型氯盐快堆:1)考虑堆内锕系核素的中子吸收率、堆内平均裂变中子数(ν)和转换比,U3+Th需要不定期添料才能维持临界,Pu9+DU、TRU+DU和TRU+Th不需要添料即可连续运行的时间分别为46 a、50 a和29 a;2)相比其他三种核燃料循环模式,TRU+Th具有较优的自持增殖性能和较高的嬗变性能。 李晓晓 李晓晓 马玉雯 余呈刚 陈金根 陈兴伟西北干旱区县域农田表层土壤容重空间变异性特征 被引量:19 2013年 以西北干旱区的宁夏平罗县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域农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平罗县农田表层土壤容重的变化范围是1.079~1.612g/cm3,平均值为(1.355±0.107)g/cm3,变异系数为0.080,属于弱变异性,但在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南北走向条带状分布格局,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李晓晓 刘京 赵世伟 李婷 曾宪芳关键词:农田土壤 容重 应用同步辐射光谱技术研究退耕草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变化 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XANES(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与SR-FTIR(synchrotronradia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光谱技术分析云雾山退耕草地土壤<0.25mm团聚体有机碳结构变化。SR-FTIR测定结果的定性分析表明,与坡耕地相比,随退耕年限增加,退耕草地土壤脂肪C特征峰吸收增强,芳香C、醇C、羧基C、多糖C吸收峰变化不明显;SR-FTIR半定量分析表明,与坡耕地相比,退耕草地土壤有机碳各官能团相对含量都有所增加,随退耕年限增加,0~5cm和10~20cm两土层土壤脂肪C、醇C相对百分量增加幅度较大,芳香C增加幅度较小。XANES与SR-FTIR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对两种方法测定的相同有机碳官能团(芳香C)的相对含量进行T检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采用XANES测定退耕草地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是可行的。 李婷 赵世伟 马帅 李晓晓关键词:退耕草地 XANES 熔盐实验堆核数据引起反应性参数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反应堆设计中需给出各个参数不确定度,核数据是反应性相关参数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利用SCALE6.1程序中TRITON(Transport Rigor Implemented with Time-dependent Operation for Neutronic depletion)、TSUNAMI-3D(Tools for Sensitivity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Methodology Implement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和TSAR(Tool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Reactivity Responses)模块,结合自带44群协方差数据库,分析了熔盐实验堆反应性相关参数。给出核数据不确定度导致寿期初和寿期末k_(eff)、控制棒价值及温度反应性不确定度分别为522×10^(-5)、506×10^(-5)、96.70×10^(-5)和8.90×10^(-5)。结合灵敏度系数和核数据的标准偏差分析,结果显示:对k_(eff)影响较大的核素及反应道为235U()、(n,γ)、^(238)U(n,γ)、C-graphite(n,el)、~7Li(n,γ)、^(239)Pu()、(n,f)和^(135)Xe(n,γ)等核反应数据;对控制棒价值和温度反应性影响比较大的核素及反应道为^(19)F(n,el)、^(58)Ni(n,γ)、~6Li(n,t)等核反应数据。 胡继峰 王小鹤 王小鹤 李晓晓 李晓晓关键词:核数据 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