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文

作品数:110 被引量:322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6篇混凝土
  • 23篇抗震
  • 14篇墙梁
  • 14篇钢筋
  • 13篇框支
  • 12篇地震
  • 12篇再生混凝土
  • 12篇混合结构
  • 12篇钢筋混凝
  • 11篇连续墙梁
  • 11篇抗震性
  • 11篇抗震性能
  • 11篇框支连续墙梁
  • 10篇动力特性
  • 10篇力特性
  • 10篇荷载
  • 9篇电厂
  • 9篇混凝
  • 9篇发电
  • 8篇竖向

机构

  • 108篇西安建筑科技...
  • 21篇西北电力设计...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西安墙体材料...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华阳国际工程...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电子工程...
  • 1篇济钢集团国际...
  • 1篇华陆工程科技...

作者

  • 109篇李晓文
  • 59篇白国良
  • 25篇梁兴文
  • 21篇李红星
  • 20篇朱丽华
  • 19篇赵春莲
  • 13篇王庆霖
  • 12篇康灵果
  • 9篇刘林
  • 7篇刘超
  • 7篇张锋剑
  • 7篇易文宗
  • 6篇赵更歧
  • 5篇姚泽良
  • 5篇楚留声
  • 4篇龚安礼
  • 4篇徐亚洲
  • 4篇郭昕
  • 4篇邓明科
  • 4篇李青宁

传媒

  • 12篇工业建筑
  • 8篇建筑结构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4篇土木工程学报
  • 4篇水利与建筑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人民长江
  • 2篇砖瓦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灾害学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全国第十届混...
  • 2篇中国钢结构协...
  • 2篇中国建筑学会...
  • 2篇中国钢协钢-...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工程抗震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13篇2010
  • 21篇2009
  • 10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 4篇1996
  • 5篇1995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框支连续墙梁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梁兴文李晓文王庆霖易文宗李青宁史庆轩孙洪波王应生
该项目是有关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课题。主要工作:1.进行了两批共七榀两跨两层框支墙梁1/2比例模型试验,试件施加竖向及反复水平荷载;2.进行了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1/2比例模型拟动力地震反应试验;3...
关键词:
关键词:框支墙梁抗震性能抗震设计
高烈度区火电厂新型主厂房子结构协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针对目前1000MW机组主厂房在高烈度区使用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排架不能满足抗震要求,并且钢结构主厂房存在造价高、支撑布置限制工艺等缺点与不足,提出了采用SRC框架-RC分散剪力墙结构体系。选取原主厂房结构1/4的子结构,缩...
YIN Long-xing尹龙星BAI Guo-liang白国良LI Xiao-wen李晓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火电厂混合结构破坏模式
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试验比较了4根再生混凝土梁和1根天然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分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承载力、抗裂度、变形以及裂缝宽度等方面的影响,并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公式对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较天然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快、裂缝最大宽度大,抗弯刚度降低快;在逐级加载过程中无论再生骨料取代率大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应变变化仍满足平截面假定要求;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安全可行但安全储备有所减小。
程元虎刘超李晓文班明霞肖慧白国良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抗弯极限承载力
火电厂主厂房结构试验及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决目前火电厂主厂房此类特殊工业建筑的性能指标不确定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主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提出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试验研究,给出了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破损形态及变形性能指标,结合前期研究成果,确定了主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采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作为结构性能水准的量化指标。给出了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在主厂房设计中的应用关键点及设计步骤,运用此方法进行某火电厂主厂房不同性能水准下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及设备的安全,尤其是对罕遇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控制;给出的相关设计指标满足要求,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和应用。
尹龙星白国良李红星李晓文
关键词:性能指标设计方法
空间钢桁架伞撑空冷支架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
2012年
针对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加,钢桁架管柱空冷支架结构在高烈度区已很难满足结构性能要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空间钢桁架伞撑空冷支架结构,以此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在三条地震波输入下,分别计算结构的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层剪力,对比双向水平地震动和多维地震动的计算结果,提出结构扭转作用比及考虑扭转地震动作用的调整系数。考虑到扭转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建议对水平地震动计算得到的地震作用乘以增大系数。
赵立涛李晓文代慧娟
关键词:多维地震动
再生混凝土双精控收缩测量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精控收缩测量仪,包括底座,底座上对称设置两个相同的定位杆,在两个定位杆之间对称设置两个相同的定位金属片;两个定位金属片之间设有若干表面光滑滚轴,滚轴垂直于两个定位杆之间的连线,且每两个相邻的滑...
白国良刘超尹磊张锋剑李晓文
文献传递
密柱型空冷设备支架
一种密柱型空冷设备支架,包括型钢支柱、设于型钢支柱上的钢桁架、设于钢桁架上的A型架以及设于钢桁架四周的挡风墙;还包括钢支撑件以及水平连接件;该钢支撑件为∧形,钢支撑件在纵向上等间距设置且沿铅垂方向均匀设于纵向相邻的型钢支...
白国良李晓文刘林朱丽华朱佳宁徐亚洲
文献传递
框支连续墙梁抗震试验与分析被引量:9
1996年
做了三榀两跨框支墙梁1/2比例模型试验;对模型在竖向及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机理和水平承载力等进行了分析;根据试验与分析结果,论述了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
梁兴文易文宗王庆霖李晓文秦福华
关键词:连续梁抗震
大尺寸薄壁钢筋混凝土管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4个1/8比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轴压比、壁径比与配筋率对大尺寸薄壁钢筋混凝土管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其特征点、位移延性以及破坏模式。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了试件的弯曲承载力,试验结果大于计算结果。建议了配置双排纵筋钢筋混凝土管柱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ANSYS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弯曲破坏是大尺寸薄壁钢筋混凝土管柱的主要破坏模式,轴压比是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朱丽华白国良李晓文荣哲涂锋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管柱抗震性能低周反复加载延性抗弯承载力
混合结构基于子结构刚度退化的计算方法研究
双重结构体系在地震不同阶段因子结构刚度退化规律不同而发生内力重分布,使结构构件在中震或大震时的内力状态与设计状态不一致. 本文由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数据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模型,并结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钢...
楚留声白国良李晓文王巧
关键词:混合结构型钢混凝土框架内力重分布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