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娣
- 作品数:54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老年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及传统抗生素的抗菌活性评价被引量:5
- 1994年
- 肺部细菌感染是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病原菌的变迁及对传统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老年肺部感染的传统抗生素治疗受到限制.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 刘书盈刘树芬刘学芹袁著忻李晓娣
- 关键词:肺部感染抗菌素抗菌活性病原
- 关于献血员及受血者输血前血液检测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
- 2010年
- 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随着《献血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
- 李晓娣黄象艳
- 关键词:献血员受血者血液检测
- 1997年—2001年临床分离菌群和耐药性分析
- 2002年
- 目的:了解近期临床上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以利于病原菌的监控和治疗,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1月-2001年12月采集的所有病人感染性标本,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少数标本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革兰阴性(G^-)杆菌对亚培胺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强;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屎肠球菌耐药性较强。各菌种随年代的推移耐药性都呈增加趋势。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
- 李晓娣黄象艳等
- 关键词:菌群耐药性病原菌抗生素
- β-葡萄糖醛酸酶直接快速检测尿液中大肠埃希菌
- 目的:为了直接快速检测尿液中大肠埃希菌(E.coli)。E.coli是引起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快速、准确地检测E.coli对尿路感染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参考有关文献,根据E.coli具有β-葡萄糖苷酶的特...
- 李晓娣黄象艳王凯崔海荣张京海
- 关键词:尿培养大肠埃希菌
- 文献传递
- 食管癌患者血清唾液酸测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1993年
- 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细胞膜糖蛋白和糖脂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与细胞的恶变,癌转移及浸润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对53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A进行了检测,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寇仁业孙桂武刘桂兰王建军袁著欣李晓娣
- 关键词:食管肿瘤神经氨糖酸血清
- 中段尿细菌培养263例阳性结果分析
- 2002年
- 张京海王凯崔海荣黄象艳李晓娣
- 关键词:中段尿细菌培养细菌鉴定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最佳模板提取方法的探讨
- 2001年
- 目的 获得最佳模板提取方法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 对 4种方法 (挑丝法、沉淀法、水清法和裂清法 )提取的模板DNA进行琼脂糖电泳、紫外线扫描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比较其片段大小、纯度及RAPD指纹图差异。结果 挑丝法和沉淀法均可提取出大于 2 3kb且纯度较高的模板DNA ,二者指纹图完全一致且均有 2~ 4kb的较大片段。水清法和裂清法提取的模板有弥散、碎裂的DNA并纯度较差 ,指纹图上仅有 6 0 0~ 2 0 0 0bp的较小片段。 结论 用挑丝法或沉淀法提取的模板DNA最适于进行RAPD。
- 叶明亮袁著忻李晓娣王全立
- 关键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输血对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输血对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指导合理输血.方法选择本院1997年1月~2004年1月525例脑外伤手术患者,其中225例术中输注普通悬浮红细胞,202例输注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98例未输血.对3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及输血剂量与感染率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普通悬浮红细胞输血组术后感染率为11.11%,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组术后感染率为3.46%,与普通悬浮红细胞输血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未输血组感染率(2.0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普通悬浮红细胞输血组患者的输血量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而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组的输血量与术后感染率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输血、血液成分及输血量等有关.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尽量不输血或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该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
- 李晓娣黄象娟陈飞宇黄象艳
- 关键词:输血脑外伤术后感染
- 无合并症淋病患者的PCR检测时机
- 1998年
- 通过对22例无合并症淋病患者的连续10天标本进行PCR追踪检测,观察治疗后淋球菌PCR转阴的性别和时间差异。结果,女性与男性患者PCR全部转阴时间分别为治疗后第四天和第六天。提示,对无合并症淋病患者女性于治疗后第四天,男性于第六天进行PCR复检。
- 黄萍公衍文叶明亮李晓娣袁著忻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预后
- 抗-HBc单项阳性患者中的隐匿性HBV感染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研究抗-HBc单项强阳性患者中的隐匿性HBV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方法 收集183例血清学检测抗-HBc单项强阳性(A≤0.1)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HBV DNA含量检测.对于DNA定量阳性的标本,PCR扩增HBV pre-S/S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183例血清标本中3例HBV DNA定量结果大于103拷贝/ml,占1.6%.这3例标本中有2例得到pre-S/S区测序结果,2例标本均存在S基因"a"决定簇内Q129R/P点突变,且突变株与野生型共存.结论 抗-HBc单项阳性患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HBsAg血清免疫学方法的漏检与HBV S基因突变有关,同时与循环中HBsAg量低于检测限也有一定关系.HBV隐匿感染不仅可以造成临床诊断失误,更为严重的是献血员HBV隐匿感染造成血液的污染.
- 黄象艳李晓娣黄象娟沈茜
- 关键词:肝炎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