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行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及术中定位 被引量:6 2003年 李斌 姜礼庆 张佐伦 张进禄 孙建民 袁泽农关键词:移行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 影像学表现 术中定位 合并症 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2000年 以 72只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动物 ,采用Allen法制成动物脊髓损伤模型。观察损伤脊髓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的变化及电针治疗对这些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脊髓损伤后组织中谷氨酸 (Glu)、天门冬氨酸含量迅速升高 ,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早期的Glu含量升高有抑制作用 ,而后期 ,却有轻度促进Glu含量升高的作用 ,这可能是电针发挥疗效的部分作用机理。 李连欣 张进禄 周东生 黄文川 李斌关键词:脊髓损伤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 兴奋性氨基酸 成人颈椎间盘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受体在成人颈椎间盘中的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将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对照组按年龄分为40岁以下组,40~60岁组,60岁以上组,同时采用Chistina椎间盘MRI退变分级法对所有患者进行退变分级,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椎间盘中的TGF-β及其受体,观察各分组、分级中TGF-β及其受体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TGF-β及其受体大量存在于40岁以下患者间盘纤维环纤维软骨细胞中,髓核的脊索样细胞中染色较弱.随着年龄成长,逐渐减少.60岁以上患者间盘中,TGF-β及其受体几乎消失.MRI退变分级为Ⅰ~Ⅱ级的椎间盘TGF-β及受体阳性率高,Ⅲ级以上开始明显减弱.结论:TGF-β及其受体在成人颈椎间盘中的分布与患者年龄、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关.其含量减少可能是颈椎间盘退变原因之一. 李斌 张佐伦 姜礼庆 张进禄 蒋振松 孙建民 袁泽农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原发性股骨颈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治(附56例报告) 被引量:1 2002年 对 5 6例原发性股骨颈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采用病灶刮除 ,自体骨、异体骨植入 ,钢板内固定 ,股骨头置换术等治疗。结果 :单纯性骨囊肿及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经刮除植骨无复发 ;骨巨细胞瘤、软骨粘液纤维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等复发率较高 ;术前有病理骨折者及病理恶性程度偏高者 ,预后不良。我们认为 ,对于原发性股骨颈病损 ,应尽早诊断 ,及时治疗 ,术前应综合分析其良、恶性程度 。 李斌 姜礼庆 孙健民 于锡欣 王健关键词:瘤样病变 血清神经肽VIP的动态测定对神经根性痛的鉴别意义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拟通过从比较神经根压迫组患者和炎症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肽水平变化来探讨神经根炎症与压迫的异同 ,观察神经肽 VIP结合临床可否成为鉴别神经根炎症与压迫的手段。方法 将实验组患者分为 A组 (压迫组 ) ,B组 (炎症组 )。 A组患者经临床、影像学诊断及手术证实有神经根压迫存在 ;B组为有腰腿痛症状 ,但症状、体征不典型 ,影像学观察可有椎间盘突出 ,但非直接压迫神经根 ,且保守治疗有效者 ;正常组为非腰腿痛者。 A组在术前、术后 ,B组在治疗前、后分别取其空腹周围静脉血 ,用放免疫方法测得神经肽 VIP值 ,并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所测值。结果 发现 A组术前及 B组治疗前均高于正常 ,且 A组均值高于 B组 (P <0 .0 5 ) ,A组术后与 B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三组患者均无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其他神经系统急慢性疾病。结论 通过实验证实了压迫与炎症在引起血清 VIP升高水平上存在差异 ,并可以此作为鉴别二者的辅助手段 ,术后检测 VIP可作为评价手术效果、患者恢复情况的客观指标。 VIP可作为神经根损害程度的指标 。 李斌 张进禄 步保华 姚树展 姜礼庆 于锡欣关键词:血清 体位调整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体位调整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体位调整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功能障碍及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及血清IL-4、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体位调整法联合温针灸治疗DLBP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下腰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超群 李斌 梁龙超关键词: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温针灸 炎性细胞因子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对术后镇痛疗效的评价 李伟 满振涛 张伟 孙水 王健 王先泉 李斌关键词:布比卡因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疗效 颈椎Scheuermann病的影像学诊断 2002年 姜礼庆 李斌 孙建民 张佐伦 袁泽农 王峰 潘立茂 张迪关键词:缺血坏死 磁共振成像 SCHEUERMANN病 人工椎体置换治疗胸腰椎体肿瘤 被引量:1 1998年 胸腰椎肿瘤手术治疗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又要恢复脊柱的稳定。人工椎体置换在治疗胸腰椎体肿瘤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我们自1995年以来应用人工椎体共治疗胸腰椎肿瘤7例,随访3~24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袁泽农 张佐伦 王大川 李斌关键词:胸腰椎 人工椎体 椎体肿瘤 肿瘤手术 随访 全文增补中 应用组配式S-ROM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非骨水泥型组配式S-ROM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8例(19髋)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应用S-ROM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2岁。按Crowe分型,CroweⅢ型11例11髋,CroweⅣ型7例8髋。手术采用在真臼位置磨锉加深重建髋臼,股骨侧选用S-ROM组配式假体,复位困难者行转子下截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和影像学检查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中1例股骨近端裂缝骨折,用双股钢丝环扎固定。术后有2例出现坐骨神经牵拉症状,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有1例患者大转子上方发生异位骨化,但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未发现感染、骨质溶解、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平均随访2.8年(6个月-5年)。HHS评分由术前平均38.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2分。[结论]S-ROM假体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理想选择,近期效果良好。 孙西涛 孙水 张伟 李斌 曲华正 满振涛关键词:髋发育不良 关节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