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伟
- 作品数:55 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Mfn2在环孢素A诱导HeLa细胞生长停滞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环孢素A(TSA)对He La细胞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水平极其下游通路的影响。方法:运用不同浓度的TSA处理He La细胞,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的周期改变;Western blot检测Ras、p-Raf、Raf、p-ERK、ERK、p-Akt、Akt和Mfn2的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Mfn2 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Mfn2与Ras结合的水平。将He La细胞过表达Mfn2后,观察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TSA对He La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特点。He La细胞经TSA处理后,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Mfn2与Ras的结合升高,Raf和ER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过表达Mfn2抑制了Ras-Raf-ERK通路并诱导了He La细胞的生长阻滞,但对细胞的凋亡水平影响较小。结论:Mfn2参与了TSA诱导的He La细胞生长阻滞,其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Ras-Raf-ERK通路实现的。
- 朱敏张雯鲍旭霞李文伟
- 关键词:环孢素AMFN2
- 中西医结合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
-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为了促进生命健康,对生命活动有关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可以影响这些结构、功能和过程的诸因素进行探索发现、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生命健康为目的,以生命相关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影响这些结构...
- 李文伟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逻辑起点
- 肉苁蓉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病药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肉苁蓉的提取物肉苁蓉总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病药剂中的应用。所述肉苁蓉的提取物是由按下述方法制备的:肉苁蓉在切片后用70%乙醇回流两次,提取上清,并将提取液水浮后,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先用水洗脱,再用甲...
- 蔡定芳赵虹李文伟杨云柯唐红敏顾喜喜范越
- 文献传递
- 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地位被引量:10
- 2011年
- 线粒体是一种处于高度运动状态的细胞器,频繁地出现分裂和融合,线粒体分裂和融合的动态过程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对于神经元来说,线粒体的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已知线粒体融合介导蛋白的功能缺失性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和Charcot-Marie-Tooth病等神经变性疾病。近来发现,在迟发性神经变性疾病中,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在线粒体动力学的分子调控以及与细胞死亡的关系、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地位等方面综述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 李文伟朱敏吕传真
-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神经变性
- 神经变性构象病及其分子基础被引量:2
- 2006年
- 构象病的概念被广泛用于命名与蛋白质的构象异常相关的疾病。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发现几乎所有的此类疾病,诸如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以及朊蛋白病(PrD)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病变细胞中蓄积有大量错误折叠并易于聚合的蛋白质,这符合构象病的特点,所以又派生了神经变性构象病的新概念。近年来,人们在神经变性构象病的蛋白质错误折叠和聚合以及其细胞毒性方面的认识越来越走向深入,这将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李文伟蔡定芳任惠民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
- 松果菊苷对鱼藤酮诱导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保护作用(英文)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中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系统、肝、肾等组织的损伤及松果菊苷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松果菊苷干预组。运用鱼藤酮2.75mg/(kg·d)腹腔注射4周的方法制作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腹腔每日注射同等体积不含鱼藤酮的溶解液;干预组除注射鱼藤酮外,分别给予松果菊苷20、40、80mg/(kg·d)灌胃处理。运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测量大鼠的神经行为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其肝、肾损伤的指标,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染色观察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比色法测定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鱼藤酮模型组肝、肾损伤的指标明显上升(P<0.05),mNSS升高(P<0.01),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P<0.05),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松果菊苷低、中、高剂量组肝、肾功能没有显著改善(P>0.05),但mNSS显著降低(P<0.05),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增加(P<0.05),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也增加(P<0.05),以上保护效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鱼藤酮能引起大鼠严重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系统以及肝、肾等组织的损伤,松果菊苷可以选择性地改善其神经损伤。
- 封新影朱敏张琦琪陈依萍李文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鱼藤酮松果菊苷肾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
- 罗布麻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 目的:观察罗布麻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罗布麻提取物小剂量组(每日125mg/kg)、罗布麻提取物中剂量组(每日250mg/kg)、罗布麻提取物大...
- 向军王国骅张雯徐莉莉江春菲李文伟蔡定芳
- 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被引量:45
- 2007年
- 目的观察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肾养肝方药,连续服用12个月,试验终点时间为第12个月。在治疗前、入组后每间隔3个月及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医主要与次要症状的评分,治疗前与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用量和Hoehn&Yahr评级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UPDRS评分上升明显减慢,在治疗后第9、12个月时,两组UPDR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终点时治疗组患者平均每日左旋多巴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Hoehn&Yahr评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养肝方药可以减慢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UPDRS评分的上升速度,改善肝肾阴虚症状,同时减少每日左旋多巴用量,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
- 赵虹李文伟高俊鹏周子懿吕磊汪涛顾喜喜范越陆振宇唐宇平周洋蔡定芳
- 关键词:帕金森病
- 上海地区帕金森病患者慢性疼痛及其有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估上海地区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中与PD相关疼痛症状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上海市12个综合性医院共1 058例诊断明确的原发性PD患者进行结构问卷调查。包括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抗PD治疗、疼痛相关数据(疼痛发作时间点、持续时间、程度、部位、其他症状、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结果 1 058例PD患者中1 096例完成调查,约有28.8%(296例)有PD相关性疼痛症状。在PD早期阶段,与男性PD疼痛患者比较女性具有发病率高(P<0.05)、年龄层级高(P<0.05)、发病年龄高(P<0.05)、疼痛频率高(P<0.05)、疼痛先于运动障碍症状出现的频率高(P<0.05)和疼痛持续时间较长(P<0.05)的特点。PD合并疼痛患者就无合并疼痛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P<0.05)、睡眠障碍(P<0.05)和(或)运动障碍的高发生率(P<0.05)。最常见的疼痛类型是骨骼肌疼痛,其次是肌张力障碍疼痛;男性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女性患者短;疼痛多在服用抗PD药物后出现。结论慢性PD相关性疼痛是常见且复杂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PD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是富有挑战的课题,最终会找到有效的治疗策略。
- 宋玉张亮暴杰潘卫东刘军王厹东吴云成李文伟刘毅吕桦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根痛中枢性疼痛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 目的 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PSD患者入选,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左前额叶背外侧皮层(DLPFC)进行rTMS,假性rTMS为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王厹东蔡定芳李文伟张卫国徐定
- 关键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