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远
- 作品数:63 被引量:24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研究
- 李志远李浩东侯顺艳王青苏丹丹常云霞郝紫阳
- 课题研究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控制CAN总线模型和模糊预测控制算法,并基于MATLAB-CANoe进行了ASR联合仿真。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针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和响应滞后等问题,将预测控制思想加入ASR模糊控制...
- 关键词:
- 关键词: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模糊控制器汽车控制系统
- 基于速度变化的摩擦力模型的ABS液压管路瞬态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以某轿车的ABS系统液压管路为研究对象,针对ABS调节过程中管路中的液流是非恒定流的特点,采用非恒定流摩擦损失受速度变化影响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并分析其压力传递特性,提高了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王仁广张爱民李志远刘昭度
- 关键词:液压管路瞬态特性仿真模型
-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对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焊缝区、熔合区与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分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焊接接头的熔合区易发生失效,对改善异种金属焊接构件的服役组织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 杨丽颖杨立清解文昌王涛李志远钟旸
- 关键词:焊缝
-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储氢合金的应用研究现状被引量:11
- 2014年
- 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储氢合金的可行性,从La-Mg-Ni系、Mg基、Ti-V基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其吸放氢性能等角度综述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在储氢合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储氢合金吸放氢性能的改善原因在于适当温度的放电等离子烧结促进了合金中新相的形成,控制了合金晶粒尺寸。
- 董小平杨丽颖庞艳荣李志远王青
-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储氢合金显微结构吸放氢性能
- 基于电磁控制的先导式双向高温高压通气阀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先导式双向高温高压通气阀及控制方法,属于高温高压阀门结构领域。所述基于电磁控制的先导式双向高温高压通气阀,包括电磁铁、阀盖、通气内腔上半段、通气内腔中间段、通气内腔下半段、先导杆、通气阀阀芯...
- 赵东升魏志军李志远何端阳
- 一种基于转矩闭环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转矩闭环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角度的弱磁控制原理,采用转矩闭环的控制策略,获得所需的空间电压矢量的角度。具体是,基于参考转矩与实际转矩之间的误差,采用PI控制策略,得到所需...
- 苏丹丹李志远李浩东孙振铎
- 文献传递
- 基于制动器惯性试验台的汽车驱动防滑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设计
- 2008年
- 汽车驱动防滑系统(ASR)能够防止驱动轮在低附着路面上过度滑转,提高汽车的驱动性能和行驶方向稳定性。本文基于制动器惯性试验台,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该系统采用直流电机驱动车轮,滚筒模拟路面,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和给车轮制动轮缸加压制动防止驱动轮滑转。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控制驱动轮滑转率在最佳范围内,模拟实车的驱动防滑控制,可进行汽车驱动防滑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研究。
- 李志远刘昭度张彪李福庆
- 关键词:汽车驱动防滑制动器试验台
- 退火处理对稀土镁镍系合金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2012年
- 研究了铸态合金及退火合金La0.75Mg0.25Ni3.44Co0.2Al0.03Ti0.03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活化过程合金电极的充放电电位差先减小后增大,放电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退火合金的放电比容量均明显高于铸态合金,且1 223K退火合金的放电比容量明显大于其他退火合金;随着充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铸态合金及退火合金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均降低;退火合金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得到改善。分析指出,退火合金充放电性能的改善,主要在于合金相结构的改变、组织均匀性的提高和颗粒表面吸氢元素含量的增加。
- 杨丽颖王翠表徐亚威李志远朱凯宁
- 关键词:退火充放电性能化学成分
- 被动风冷式鼓式制动器制动特性的台架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介绍了新型被动风冷式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和降温原理。为检验该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在制动器惯性试验台上对该被动风冷式鼓式制动器和普通鼓式制动器对比进行了基准点检验试验、效能点检验试验、热衰退试验及热恢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被动风冷式鼓式制动器的基准点、效能点检验试验结果与普通鼓式制动器差别不大,但其具有良好的热恢复性能和抗热衰退特性。
- 李福庆刘昭度李志远张彪王毅
- 关键词: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
- 新工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4
- 2023年
- 《汽车理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是指导汽车专业人员从事汽车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文章针对《汽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方面的不足,基于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内涵,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导向,六个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汽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助力车辆工程的新工科改造升级。
- 李志远苏丹丹李浩东常云霞
- 关键词: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