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农
- 作品数:49 被引量:206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云南迪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将共同体的形成历史纳入理论反思,从中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历史辩证关系。基于对云南迪庆在1957年建州前的区域史的考察,从历史、空间与社会三重向度分析了区域内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中蕴含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发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的差异性并没有被消解,而是始终在保持其张力的同时被共同性所超越;这一历史辩证法表明“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原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以区域视角对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突出了边疆社会作为边疆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贯彻到边疆社会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 李志农高云松
- 关键词:共同性历史辩证法
- 亲疏多变幻、前景仍可瞻--越南对华政策与当代中越关系
- 李志农
- 关键词:中越关系
- 提高工作水平视域下的云南藏区民族宗教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 2017年
- 在2016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分析我国宗教工作形势,研究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做好宗教工作,关键是要在‘导’字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不审时度势即宽严皆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对新形势下的宗教事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宗教事务部门自身建设,培养一批法治观念强、
- 李志农和淇
- 关键词:云南藏区民族宗教工作
- “连续统”: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族群认同被引量:10
- 2013年
- 本文通过引入族群认同的内部分析视角,考察了曾长期共享历史与记忆的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近年来出现的族群认同分化现象,揭示了"族群认同"这一概念本身作为历史过程与认知体系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并由此总结出族群认同的"连续统理论",以补充和延伸原有的原生论和建构论。
- 李志农廖惟春
- 关键词:族群认同
- 藏化与回归——云南迪庆“藏回”的文化走向被引量:3
- 2008年
- 自元、明至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云南藏区的回族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强势的藏文化逐渐融入其原有文化中,这些藏区回族在吸纳藏文化的过程中,也奠定了藏-回两个民族和谐、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从文化变迁理论来看,文化是族际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超越族际边界羁绊的一种动力,不同族群的文化变迁与族群的变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南藏区回族(藏回)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藏族和回族文化的亚文化,其群体也形成了一个亚族群。
- 李志农李红春李欣
- 关键词:文化变迁
- 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 2025年
-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 李志农高云松
- 滇西北藏族互利共生型生态智慧研究——以奔子栏村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奔子栏村所在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活在当地的民众利用其独特的生态智慧,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念,成功解决该地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通过对奔子栏村藏民族地方社会和民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并对当下社会的环境危机做出有效的治理思路和策略。
- 李志农张辉
-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智慧藏族
- 中国国家现代化历程与中华民族的觉醒被引量:7
- 2002年
- 民族的觉醒也就是近现代民族意识的形成 ,它是一个民族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关键 ,是在一定的经济和历史条件下 ,与国家体制的现代化、近现代国民的形成紧密相关的历史进程。其核心内容为对建立主权独立完整和主权在民的近现代国家 (单一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 )这一历史使命的认识。现代民族意识觉醒具有大众性和实践性两个特征。 2 0 0 0多年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一族际共同体 ,然而在“天下国家”专制君主体制下 ,中华民族只能以自在的方式存在。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摧毁了中国的“天下国家”体系和观念 ,同时中国各族在团结御侮、救国救民的斗争中加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2 0世纪初 ,中华民族开始其觉醒的历史进程 ,经历了三个阶段 ,至1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最终完成了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
- 吕昭义李志农吴彦勤
-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历史进程
- 藏传佛教信仰与儒家文化互动下的“二次葬”习俗——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藏族村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处于汉藏文化边缘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的"二次葬"葬俗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即在实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土葬后,又通过水葬的"二次葬"仪式进行了藏传佛教的解释和实践,是藏传佛教与儒家文化两种不同生死观的调和与共容。
- 李志农李红春
- 关键词:藏族
- 清末与民国时期西藏政治格局研究
- 研究西藏在这四十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分析西藏地方这四十年间的政治格局,无疑能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由此,也能从西藏统治集团内部揭示西藏地方在英帝国主义唆使和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关系不正常近40年之久终不...
- 李志农
- 关键词:政治主张民国清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