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勇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农村民间信用与金融深化被引量:2
- 1988年
- 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已经构成了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人们开始认识到,金融制度和信用机制的发育状况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I·Mckinnon)和萧(E·S·Show)从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压制论”(人们通称为“
- 李建勇
- 关键词:民间信用信用机制金融深化论金融压制农村金融体制
- 拉格纳·弗里希
- 1988年
- 拉格纳·弗里希(1895—1973年)是当代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由于他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和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技术上,以及在把经济理论运用于经济政策的制定等实际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拉格纳·弗里希与荷兰经济学家杨·丁伯根一道,于1969年获得了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 李建勇温厚群
- 关键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经济理论实际应用
- 试论农村积累机制的转换
- 1988年
- 本文旨在探讨在既定的宏观资金配置格局下,农村经济内部积累机制的变化过程及其不同的特质,特别是分析在农村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积累机制被赋予了哪些新的特质。 积累机制是由经济体制的状况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积累机制。随着农村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农村经济中的积累机制大体经历了三种形式的演变。 1、个体农业时期的积累机制。
- 李建勇
-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农业特质
- 农村生产要素需要资金化
- 1993年
- 农村生产要素资金化,是中国农村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和深化的结果。生产要素的资金化与非资金化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农村生产要素的资金化,使农村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及经济流程,传统的小商品生产的W—G—W流程,向大商品生产的G—W—G流程演进,使农村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李建勇
- 关键词:农村
- 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企业机制转换
- 1993年
- 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容与要求,深化企业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重新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 李建勇
- 关键词: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建设
- 关于粮食生产问题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 1987年
- 继1984年粮食获得创纪录丰收以后,1985年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却出现了逆转,总产量比1984年减少280亿公斤。减产的主要原因有三: (1)自然因素。1985年,不利的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据测算,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约为50~100亿公斤。 (2)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表现为粮食生产投入下降,播种面积减少,耕作粗放。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粮食的经济效益低于生产其他经济作物。据统计,1984年四川省粮食每亩平均纯收入为22.95元,而经济作物每亩平均纯收入为83.41元。
- 李建勇胡小平
- 关键词:粮食生产粮食收购价格粮食价格农民农用生产资料经济作物
- 乡镇企业资金积累的若干问题
- 1992年
- 改革开放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今天,中国乡镇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它的'哺乳期',企业的实力普遍有所增强。然而,就进一步的发展来说,乡镇企业资金积累问题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乡镇企业的普遍弱点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较低,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规模效益;布局比较分散,难以产生集聚效应;开放度不高,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方面尚有很大差距。在90年代。
- 李建勇
- 关键词:利用外资筹资成本企业规模资金周转率负债经营
- 国际政策协调:利益与代价
- 1990年
- 目前,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们都信奉这样的观点: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开放度的增加(如果不是被迫开放的话),证明各国经济政策的充分协调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自动地、几乎是无意识地接受了遗种观念,这一方面反映了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增加同世界市场紧密相联已经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同时也反映了诸如合作和协调等言词同和谐。
- W.李.霍斯金斯李建勇
- 金融素养视角下家庭财务脆弱性问题研究被引量:20
- 2021年
- 负债和流动性资产配置是家庭的重要经济决策。我国家庭负债的持续攀升导致13.5%的居民家庭具有财务脆弱特征。本文以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作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金融素养的作用效果表现为风险转移效应、风险分散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家庭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投资组合分散化和信贷约束缓解等理性行为来避免陷入财务困境。此外,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镇家庭的金融素养对财务脆弱性有更大影响。推动金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全民金融素养水平,能够更好地引导家庭适度和合理地负债,有效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
- 李建勇彭倩黄宇虹
- 关键词:信贷约束
- 证券投资者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被引量:12
- 2015年
- 证券投资者教育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证券投资者教育有利于扩大投资者的信息集,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有利于加强对证券投资者的保护,进而实现买者自负。而证券投资者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由证券公司来提供,存在一定的悖论,应该主要由国家来提供,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李建勇刘海二曹战京
- 关键词:悖论国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