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功
- 作品数:26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认知情绪调节对流动儿童同伴依恋和孤独感的调节作用被引量:9
- 2012年
- 考察流动儿童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特点,以及认知情绪调节在两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595名流动儿童和本地城市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本地儿童;(2)流动儿童的同伴依恋得分及其信任、沟通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本地儿童;(3)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同伴依恋显著负相关;(4)较高的积极认知情绪调节得分对同伴依恋和孤独感的关系具有减弱作用。因此,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以作为流动儿童应对不良环境的弹性力量。
- 王婷李庆功何佳萍
- 关键词:流动儿童同伴依恋孤独感认知情绪调节
- 幼儿自尊发展的相对年龄效应:追踪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本研究对107名幼儿从中班下学期开始追踪三次,历时一年半,考察了同一班级内平均年龄相差0.5岁的两组幼儿的自尊发展变化,比较其在相同生理年龄时的自尊差异。结果发现:(1)幼儿自尊发展存在稳定的相对年龄差异,年幼组幼儿自尊稳定低于年长组;(2)相对年龄对幼儿自尊的影响并不能随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即使在相同生理年龄,年幼组幼儿的自尊依然低于年长组在该年龄时的自尊;(3)幼儿自尊发展性别差异显著,女生自尊稳定高于男生。
- 刘少英武志俊陈霞芳李庆功
- 关键词:自尊幼儿相对年龄社会比较
- 8~12岁儿童同伴信任的发展:特质可信度和面孔可信度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研究选取297名8~12岁儿童为被试,考察了特质可信度和面孔可信度对儿童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及其预测力的年龄差异。研究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来测量被试对同伴的信任分数。采用同伴提名的方式测量同伴的特质可信度分数。采用第三方评价的方式,获得同伴的面孔可信度分数。结果发现(1)同伴特质可信度和面孔可信度均能正向预测儿童的同伴信任,同伴的特质可信度和面孔可信度越高,儿童对其信任程度也越高。(2)特质和面孔可信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同伴的面孔可信度高时,特质可信度对儿童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也更大。(3)特质可信度对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大,而面孔可信度对同伴信任的预测作用不存在年龄差异。
- 李庆功张雯雨孙捷元马凤玲
- 关键词:信任学龄儿童
- 面孔可信度与行为可信度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不同人际交往阶段间的差异
-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人际信任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以及个体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尤其重要。所以在交往的初始阶段,面孔在信任关系的建立过程中,面孔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起着重要的作用(Van...
- 梅晶李庆功
- 关键词:人际信任
- 基于面孔可信度与收益对信任博弈决策的影响——fNIRs的信任脑机制研究
- 人们对于面孔的判断对于社会生存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面孔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对于面孔可信度与信任行为关系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其信任行为的依据和原理。信任博...
- 贾尧李庆功
- 关键词:信任行为
- 文献传递
- 不可信面孔在视知觉加工中的注意偏向:来自眼动的证据被引量:7
- 2015年
- 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个体对同时呈现的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视知觉加工差异,以及注意偏向与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记忆关系。结果发现:(1)被试再认不可信面孔成绩要好于可信面孔;(2)首注视点更多地偏向于不可信面孔,并且落在不可信面孔上的总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更长/多;(3)回归分析表明首注视点偏向能预测不可信面孔的再认优势。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可信面孔产生更多的注意警觉与维持,并且对不可信面孔的警觉能预测不可信面孔的记忆优势。
- 王乾东李庆功陈凯凯傅根跃
- 关键词:眼动记忆
- 大学生时间管理:心理账户的视角被引量:2
- 2014年
- 为验证时间也存在心理账户,给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提供建议,开展了"时间在不同心理账户的分配"的情境实验。研究发现:(1)时间也存在心理账户,不同的时间,人们分配的活动不一样;(2)清晰的时间心理账户有利于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
- 王艺霖李庆功周大根武婷容
- 关键词:心理账户大学生时间管理
- 3~5岁儿童抵制诱拐行为的发展趋势及心理理论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研究选取147名3~5岁学前儿童为有效被试,考察了模拟诱拐场景下儿童抵制诱拐行为的发展趋势以及心理理论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4~5岁儿童的抵制诱拐行为显著好于3岁,而4岁和5岁之间没有差异;(2)控制了年龄、性别与抑制控制后,心理理论能正向预测儿童的抵制诱拐行为,尤其是在知与不知和伪装情绪任务中表现越好的儿童越倾向于拒绝跟陌生人离开。
- 李庆功吴小双翟羽佳张自爱张宁
- 关键词:心理理论拐卖儿童
- 国外基于行为技能训练的幼儿防诱拐干预方法被引量:3
- 2020年
- 国外基于行为技能训练的幼儿防诱拐干预主要通过知识介绍、行为示范、行为练习和反馈等环节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在诱拐场景中做出正确的防诱拐行为,其通过模拟诱拐场景训练强化行为技能训练的效果,关注训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经验有一定借鉴意义。
- 李庆功翟羽佳庄周赟蓝惠莲谢枝文
- 关键词:幼儿行为技能训练
-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被引量:2
- 2013年
- 本研究以杭州市114名7~11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考察了小学儿童助人、合作、分享、安慰四种亲社会行为类型的行为意愿,探讨了儿童在四种亲社会行为上的年龄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7~11岁儿童助人、分享和安慰行为意愿呈下降趋势,而合作行为意愿不存在年龄差异;女生的安慰行为意愿显著高于男生,其余亲社会行为类型上没有性别差异。
- 李庆功江楠
-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社会化小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