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宽亮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梭梭
  • 2篇猪毛
  • 2篇猪毛菜
  • 2篇根系
  • 1篇一年生植物
  • 1篇幼苗
  • 1篇植物
  • 1篇生根粉
  • 1篇梭梭幼苗
  • 1篇准噶尔荒漠
  • 1篇萌发
  • 1篇茎流
  • 1篇荒漠
  • 1篇降雨
  • 1篇根系分布
  • 1篇根系形态
  • 1篇古尔班通古特
  • 1篇古尔班通古特...
  • 1篇白梭梭
  • 1篇成活

机构

  • 4篇石河子大学
  • 1篇石河子市种子...

作者

  • 4篇李宽亮
  • 3篇刘彤
  • 2篇宋占丽
  • 2篇李勇冠
  • 2篇刘华峰
  • 1篇董合干
  • 1篇张荣
  • 1篇司朗明
  • 1篇张卫宾
  • 1篇徐满厚
  • 1篇邵丽萍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根粉对梭梭苗木根系生长及成活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生根粉(ABT3号)4个处理(25、50、100、200 mg L-1)对人工种植的梭梭幼苗细根动态、年生长终期根系形态特征以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梭梭幼苗一年中细根生长有2次高峰,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9~10月.经生根粉处理后,梭梭幼苗细根的生长动态与对照基本一致,但在具体月份生根粉明显增加了细根总长度、细根生长速率和细根数量密度.2)ABT3号生根粉可以使梭梭幼苗的存活率达到5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的34.75%,相关分析表明生根粉提高梭梭幼苗成活率是通过增加根系生长来实现的.3)由主成分分析可知,50 mg L-1的生根粉处理作用效果最理想.因此,建议在梭梭种植过程中可使用50 mg L-1的生根粉提高其成活率;在本地,肉苁蓉接种的最佳季节是6月.
宋占丽刘彤李宽亮董合干刘华峰李勇冠
关键词:梭梭幼苗成活率根系形态生根粉
新疆猪毛菜属一年生植物种子夏萌的地理格局及其适应意义
本文研究了猪毛菜夏萌特性的分布规律及地理格局,分析了种子萌发的环境依赖性。在准噶尔荒漠中选取19个典型样地,调查4-6种一年生猪毛菜的自然生境下的夏萌情况,统计每个样方中猪毛菜的种类、数量、大小以及夏萌比例。取样方中0-...
李宽亮
关键词:猪毛菜一年生植物
文献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与白梭梭利用降雨的差异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对梭梭和白梭梭的降雨再分配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梭梭与白梭梭0~100cm的浅层根系分布进行了调查。回归分析发现,梭梭与白梭梭茎流率、穿透率、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呈显著对数关系。在相同的降雨强度下,梭梭与白梭梭之间降雨分配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梭梭和白梭梭各自的降雨再分配存在显著差异。20mm·h-1的降雨强度有利于产生更多的茎流,梭梭和白梭梭茎流率在降雨强度20mm·h-1的情况下是30mm·h-1的情况下的2.3倍和2.9倍。白梭梭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60cm的土壤深度内侧根数占0~100cm内总侧根数的86%。白梭梭在0~20、20~40、40~60cm土壤深度的水平侧根极显著高于梭梭,分别是梭梭的10.0倍、9.6倍和10.9倍。白梭梭水平侧根伸展距离极显著大于梭梭,白梭梭根系冠幅半径为7.1m,梭梭为2.3m。综上所述,白梭梭主要通过植株特殊形态结构增加茎流等降雨再分配和地下根系协同作用,来充分的利用降雨;梭梭浅层根系分布稀少,故其利用降雨的能力十分有限,而更趋向于利用地下水。
张卫宾刘彤李宽亮徐满厚司朗明
关键词:梭梭白梭梭茎流根系分布
褐翅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褐翅猪毛菜(Salsola korshinskyi Drob)广泛分布于新疆准噶尔荒漠,具有很强的抗旱,抗盐碱能力。本文研究了褐翅猪毛菜种子类型及不同种子类型的萌发特性,以了解其适应荒漠环境的机制。结果表明:褐翅猪毛菜有3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其大小、质量、翅和着生方式均有显著差异。A型种子,圆形,果翅较长,黄褐色,种子横生,直径为(1.299±0.096)cm,单粒重为(6.95±0.023)mg;B型种子,圆形,果翅较短,黄褐色,种子横生,直径(0.683±0.111)cm,单粒重为(4.26±0.012)mg;C型种子,椭圆形,无翅,种子直立,直径(0.256±0.047)cm,单粒重为(3.74±0.008)mg。在0℃/10℃、5℃/15℃、10℃/25℃、20℃/35℃(暗12 h/光12 h)变温条件下3种类型种子具有不同的萌发特性:在每个变温条件下,A型种子的萌发率都最高,其次为B型,C型最低。对于A、B型种子,去翅能促进种子萌发。黑暗条件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对A型种子的作用较为明显。冷藏能促进A型种子萌发,对B、C型种子作用不显著。当沙埋深度为0和1 cm时,种子出苗率较高,然后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种子萌发不能响应3 mm的降水,在降雨为20 mm时出苗率最高。以上研究表明褐翅猪毛菜种子萌发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只要有适量的降雨,就能萌发,这种萌发对策对适应干旱、降水异质性波动等荒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李宽亮刘彤李勇冠邵丽萍张荣宋占丽刘华峰
关键词:准噶尔荒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