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道国
  • 1篇东道国
  • 1篇对印
  • 1篇新政
  • 1篇运输通道
  • 1篇中国经济
  • 1篇生产网络
  • 1篇谈判
  • 1篇谈判立场
  • 1篇逆差
  • 1篇期货
  • 1篇期货市场
  • 1篇全球大宗商品
  • 1篇外向型
  • 1篇外向型经济
  • 1篇贸易结构
  • 1篇贸易逆差
  • 1篇贸易投资
  • 1篇贸易总量
  • 1篇南向

机构

  • 11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李大伟
  • 2篇金瑞庭
  • 2篇叶辅靖
  • 1篇季剑军
  • 1篇郝洁
  • 1篇杨长湧
  • 1篇曲凤杰
  • 1篇杜琼

传媒

  • 2篇中国物价
  • 2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开放导报
  • 1篇经济纵横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中国外汇
  • 1篇现代国企研究
  • 1篇全球化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2024年
在国际经贸规则谈判中,必须充分把握国际经贸规则大方向,在此基础上再去明确自身的谈判立场。是否符合国际经贸规则的大方向,往往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贸规则谈判中获取相对有利地位的关键所在。
李大伟
关键词:国际经贸规则谈判立场
以中欧班列引领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2024年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其开行和运营不仅为我国与欧亚合作打通了重要运输通道,同时也为我国内陆省市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要素禀赋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供了便利抓手。总的来看,中欧班列开通的十余年时间里,我国内陆各省市依托中欧班列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也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当前中欧班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顶层设计不足、和其他主要运输通道的联动效应偏弱、市场化运营水平不高、围绕班列的产业发展不够多元、境外通道建设仍有短板等问题也愈发突出。因此,需要在中欧班列未来发展中继续以补贴机制为重点推动中欧班列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中欧班列关键路段难点堵点,围绕班列集结中心大力发展适铁制造业,确保中欧班列对外开放引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尹佳音李大伟周晓雪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补贴机制运输通道
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2015年
2014年以来,大多数大宗商品供求关系趋于缓和为价格回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撑,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本退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各种信号叠加使金融市场对大宗商品未来看空情绪严重,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迅速回落。预计"十三五"期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处于低位,但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等等因素仍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剧烈波动。建议适度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防范通缩风险,并积极把握时机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李大伟
关键词:期货市场
将南向通道建设为西部地区全面开放战略大通道的思考被引量:7
2019年
2017年2月,南向通道首次在中国—新加坡(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协调会上提出。该项目得到中新两国高层认可,提出在区域合作层面带动各国共同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目标。自此,南向通道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下的重点方案,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郝洁李大伟
关键词:大通道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推进策略被引量:21
2017年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这条走廊沿线国家与我国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索通过"战略经济"路径建立中、缅、老、柬长期稳固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以我国为主导的跨国生产网络和差别化的国际产能合作路径,构建与半岛各国更加均衡的贸易格局,提高人民币在中南半岛各国的区域化程度,全面推动标准、技术、政策对接。
卢伟公丕萍李大伟
国际产能合作进展状况、面临障碍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1
2017年
课题组针对来自亚、非、欧、拉美等地区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东道国普遍对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持欢迎态度,且国际产能合作与东道国发展战略对接状况良好。但东道国自身基础设施状况和营商环境较差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制约明显,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偏弱、在东道国知名度偏低以及政府核准程序复杂等也严重影响了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未来应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不同区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突出问题制定针对性方案。
曲凤杰李大伟杜琼季剑军金瑞庭
关键词:一带一路东道国
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格局的影响分析及中国的中期发展路径选择
本文首先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动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危机虽然冲击了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但没有根本改变“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了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格局的走势,认为亚洲各国虽然受到了金融...
叶辅靖李大伟
关键词: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贸易结构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新时代应立足我国相对要素禀赋优势逐渐升级的大趋势,坚定不移发挥好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逐步缩小我国对外开放中规模影响力与制度影响力、参与全球经贸合作程度与参与层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三大落差",加快拓展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贸合作,积极探索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方式和新模式,加快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以制度型开放为抓手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叶辅靖李大伟杨长湧
对印度经济增速高于我国的分析和思考
2016年
据印度统计局统计,2015年印度实际GDP增速已经超过我国。重点发展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莫迪新政"初见成效、印度软件等优势产业竞争力稳定上升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是印度近期经济形势向好的重要原因,但中长期前景更多取决于印度政府能否有效推进劳工、征地、税收等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共同点远多于不同点,我国应积极把握印度经济迅速发展的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和全球治理等领域加强和印度的合作。
李大伟
关键词:贸易逆差
TP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基于亚太生产网络的分析视角
2016年
目前,亚太地区已经形成彼此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东亚和北美两大生产网络。中国目前正处在从东亚生产网络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的过程中,和东盟、日、韩等经济体的竞争将不断加剧。分析表明,在短期内,TPP对中国所产生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并不大,且相对集中于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中长期内,随着TPP的不断扩容和其成员国非关税壁垒的不断消除,有可能导致中国被亚太生产网络边缘化。中国应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RCEP、中日韩FTA等自贸区建设的同时,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择机加入TPP。
李大伟金瑞庭
关键词:TPP贸易投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