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医学影像
  • 2篇影像教学
  • 2篇肿瘤
  • 2篇护理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新生血管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管
  • 1篇医学影像教学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技术
  • 1篇影像专业
  • 1篇体层摄影

机构

  • 10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0篇李冬梅
  • 5篇张延旭
  • 5篇张义
  • 4篇王建云
  • 4篇贾锦文
  • 4篇史慧萍
  • 2篇孙玉华
  • 2篇扈瑄
  • 2篇赵旭伟
  • 1篇张敏
  • 1篇高雪
  • 1篇李跃东
  • 1篇盖雪
  • 1篇关淑芬
  • 1篇王秀清
  • 1篇梁国欣
  • 1篇王彧
  • 1篇李国华
  • 1篇张伟
  • 1篇刘春雨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医学影像CT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把CT轴位图像制作成多种效果的图像,使学生更直观地建立起病变与周围脏器全方位的立体的概念,从而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得影像学知识。方法运用多平面重组、表面阴影显示法、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再现三维成像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加工CT轴位图像,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结果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多媒体立体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于CT教学,是一种高效能的教学方法。
史慧萍李冬梅扈瑄王建云张延旭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图像后处理技术
以器官系统教学为中心的医学影像教学体系的构建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形象化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临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方法学院参加本次教学改革实践的为2008级精神本科专业142名学生和2009级精神本科专业130名学生,教师人数12名,教学管理人员6名,实践进行时间为2011年3月~2012年5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师生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影像教学的反映,共发放2009级精神本科专业学生调查问卷116份,教师调查问卷12份,教学管理人员调查问卷6份。结果 99名学生和11名教师认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完整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名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该教学模式节省了教学时间,避免了重复教学,教学效果很好。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史慧萍王秀清李国华扈瑄李冬梅
关键词:器官系统医学影像教学
肝癌边缘CT强化特征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判断HCC边缘部强化特征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38例经手术证实的HCC患者术前行全肝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观察其边缘部CT强化特点;采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结果 CT平扫发现病灶边缘清楚者,肿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病理学上肿瘤多有或薄或厚的包膜,而边缘不清肿瘤在病理学上表现为肿瘤浸润性生长;动态增强后发现肿瘤边缘不清或呈高密度者,癌细胞浸润率高,边缘新生血管丰富,转移的危险性大,而呈低密度者癌细胞浸润率低,新生血管较少,转移的可能性小。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肿瘤边缘的CT强化特点,进而反映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对临床有较大的诊治指导意义。
史慧萍刘晓雨李冬梅张伟刘春雨
关键词:肝细胞癌肿瘤边缘CD34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评价技术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中的评价方法价值。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5例,其中VSD 21例,ASD 23例,PDA 11例,所有患儿术前均进行DSCT和3D-STI检查。DSCT检查计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左心室收缩末期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测量左心室左右径和主肺动脉内径。3D-STI检查计算出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环向收缩峰值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LVGRS)、左心室LVEDV、左心室LVESV、左心室LVEF,在左心室收缩末期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测量左心室左右径和主肺动脉内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指标的数据一致性,比较3D-STI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的评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左心功能LVGLS、LVGCS和LVGRS与LVEF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双源CT在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左心功能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义梁国欣赵旭伟关淑芬李冬梅高雪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功能CT
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前哨淋巴结的位置、数量、大小和性质。方法选择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从而评估淋巴结的性质。结果转移性肿大的淋巴结强化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注入造影剂后3 min;炎性淋巴结肿大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1 min;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无明确强化峰值出现。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能准确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的状态,此方法安全无创,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和放射野的确定提供依据。
张义王建云李冬梅张延旭盖雪贾锦文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恶性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附件包块评估卵巢癌风险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发展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体系评估附件包块发展为卵巢癌的风险概率。方法:收集2011-2013年间收治的324例进行附件包块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前CT检查和CA-125检测,通过统计学推导出能预测恶性肿瘤发生概率的公式,测试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共有225例(69.4%)的患者为良性肿瘤,99例(30.6%)为恶性卵巢包块。采用逻辑回归推到恶性肿瘤发生概率可以用下面方程估计:e-3.637 2+0.030 6×(A)+0.01×(B)+0.876×(C)+1.551×(D)+1.736 77×(E)+2.67×(F)1+e-3.637 2+0.030 6×(A)+0.01×(B)+0.876×(C)+1.551×(D)+1.736 77×(E)+2.67×(F)(A:年龄,B:CA-125,C:固体包块为1,囊肿为0;D:腹水为1;E:有大网膜块为1,无为0;F:淋巴结≥1 cm为1,〈1cm为0)。自然对数e为常数2.718 281 828。计算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为81.6%。结论:该研究使用CT扫描六项参数,推导出一条能有效、灵敏预测附件包块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概率的公式,协助医生优化手术方案,预期恶性病变结果,提高治疗效果。
张延旭贾锦文张义赵旭伟李冬梅张敏
关键词:附件包块计算机断层扫描卵巢癌发生率
TSP在内科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其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学生整体护理思维、护理程序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孙玉华王彧李跃东李冬梅
关键词:护理技能教学内科临床TSP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实践
CT增强病人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CT增强扫描描CT检查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增强扫描的效果可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李冬梅孙玉华
关键词:CT增强扫描护理影像技术CT检查
精加工策略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对立统一,先有老师的教,后有学生的学,这就给老师提出了一个课题,那就是用什么方法教最适合您的学生,而不同的专业又各具特点,影像专业是以看影为主,重要的是"看",因此有更具特殊性,学生感觉抽象,难于掌握。
张义王建云张延旭李冬梅贾锦文
关键词:影像教学精加工影像专业老师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MRI对照研究
张义张延旭王建云李冬梅贾锦文史慧萍
小脑扁桃体下疝又称Armold-chiari畸形,为后脑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进入枕大孔,部分疝入椎管,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以往该病只有MRI才能诊断,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各向同性”...
关键词:
关键词:小脑扁桃体下疝多层螺旋CT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