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灿灿
- 作品数:141 被引量:52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5个银杏品种无菌苗不同部位激素含量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银杏5个优良品种1个月龄无菌苗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发现顶芽段的生长素含量最高,带腋芽的中段次之,下段较少。细胞分裂素(iPA+ZR)含量主要分布在中段、下段和子叶中。顶芽中IAA/(iPA+ZR)比值与生长素分布有相同的规律,也是顶芽最高,中段次之,下段最低。5个品种的激素水平存在差异,其中IAA的排列顺序为:44号>28号>45号>53号>79号,79号含量最低。ZR+iPA总含量的排序为:79号>28号>45号>44号>53号,79号的含量最高。这些结果为银杏离体培养中外源激素或调节剂合理的添加,有目的、有方向地调控提供指导。
- 陈颖曹福亮徐彩平朱灿灿
- 关键词:银杏组培苗激素含量
- 一种成龄低产板栗高接换种嫁接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龄板栗的高接换种方法,包括接穗处理、砧木处理、嫁接、断面处理以及接后管理等步骤,通过对接穗背对砧木的地方采用轻轻用刀刮开露出绿色嫩皮的处理、对砧木横断面的周缘做平滑处理,以及对嫁接断面采用报纸包裹吸湿的处...
- 耿国民朱灿灿周久亚王敏
- 普通小麦春化基因VRN1 RNA干扰载体构建及转基因小麦获得被引量:2
- 2016年
- 为进一步探究春化基因VRN1在小麦发育进程中的功能,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VRN1基因在不同发育特性小麦品种新春2号、京841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VRN1基因在新春2号叶片和茎尖中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VRN1基因在京841叶片中呈波动上升趋势,在茎尖中表达量趋于0;以p FGC5941载体为基础构建含有VRN1反向重复序列的RNA干扰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茎尖转化法转化新春2号获得了再生植株,并通过PCR法检测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为从分子水平上实现小麦发育特性遗传改良和创育小麦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 张宝娜朱灿灿张鹏钰卫丽王翔姜玉梅王同朝
- 关键词:小麦
- 种植密度对夏谷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为了探明河南省夏谷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生产上常用的5个夏谷品种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豫谷28为试验材料,设置30、45、60、7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顶三叶宽、长及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明显降低的趋势,株高、千粒质量、出谷率总体上变化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轻微差异。在低种植密度(30万~45万株/hm^2)或者高种植密度(60万~75万株/hm^2)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顶三叶、穗部性状的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而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60万株/hm^2,顶三叶和穗部性状总体上变化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5个品种的产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等4个品种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最高,豫谷28在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顶三叶性状(叶宽和叶长)与穗部性状(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推荐夏谷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 李君霞代书桃陈宇翔朱灿灿秦娜宋迎辉王春义芮战许梁秋芳
- 关键词:种植密度谷子穗部性状表型可塑性
- 薄壳山核桃CiSPL2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 2024年
- 【目的】克隆薄壳山核桃SQUAMOSA启动子结合蛋白(SPL)转录因子基因CiSPL2,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为探究该基因在薄壳山核桃雌花发育过程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薄壳山核桃基因组数据,采用RT-PCR方法克隆CiSPL2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蛋白理化性质,构建pCAMBIA1300-CiSPL2-GFP融合表达载体,瞬时转化烟草后观察荧光信号确定亚细胞定位情况。基于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SPL2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雌花芽分化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薄壳山核桃CiSPL2基因CDS长度为1398 bp,共编码465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为51.78 kD,理论等电点(p I)为8.28,不稳定系数为49.89,脂肪酸氨基酸指数为64.62,平均亲水性平均值(GRAVY)为-0.617,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SBP结构域(位于第183~257位氨基酸),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CiSPL2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17.42%)、延伸链(13.55%)、β-转角(1.72%)和无规则卷曲(67.31%)组成。薄壳山核桃CiSPL2蛋白与核桃JrSPL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5.05%,其次是光皮桦BlSPL2蛋白,相似性为70.83%。CiSPL2蛋白与核桃JrSPL2蛋白亲缘关系最近。CiSPL2基因启动子中含有植物激素响应、干旱胁迫响应和分生组织表达元件。CiSPL2基因在雌花和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雌花芽分化各阶段均有表达,在雌花序形成期表达水平最高。【结论】CiSPL2基因含有SPL转录因子家族典型的SBP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参与调控薄壳山核桃雌花芽分化和发育过程。
- 王敏王敏席东莫正海朱灿灿
-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系统发育分析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
- 高粱LBD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苗期干旱胁迫表达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LBD(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n)基因家族在调控高粱干旱胁迫中的作用,为高粱(Sorghum bicolor)耐旱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高粱基因组中的LBD基因家族,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分布、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调控元件以及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32个LBD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除6号染色体外的9条染色体上;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分为Class I和Class II两组,均含有CX2CX6CX3C结构域,其中Class I有25个家族成员,含有相对完整的GAS和LX6LX3LX7L结构域,Class II有7个家族成员,甘氨酸组成的保守序列均为GRA,LX6LX3LX7L结构域不完整。同一组内的成员保守结构域蛋白序列一致性更高,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高度相似;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高粱LBD蛋白与单子叶植物的同源性大于双子叶植物;顺式调控元件分析发现,SbLBD启动子序列中光响应元件G-box、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数量最多,其次是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CGTCA-motif和厌氧诱导响应元件ARE,另外检测到低温响应元件LTR和干旱诱导元件MBS。表达分析发现,Class II中的7个成员和Class I中的SbLBD24在高粱各生育期和多数组织中表达量均较高。在模拟干旱处理下,高粱幼苗中SbLBD6下调表达,SbLBD26上调表达。【结论】不同组SbLBD基因保守序列存在差异。高粱LBD家族基因可响应低温、干旱、光强和光周期等多种逆境条件,且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SbLBD6和SbLBD26可能在高粱干旱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 宋迎辉付森杰朱灿灿代书桃秦娜景雅张真薛淑霞李君霞
- 关键词:高粱干旱胁迫
- 一种薄壳山核桃控温控湿嫁接繁殖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时的温度、湿度以及对嫁接前的砧木和接穗苗培育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通过营建盆栽采穗圃、砧木培育、自动化控温控湿嫁接繁殖步骤来实现,由于加强了对薄壳山核桃嫁接关键环节的控制,消除昼夜...
- 朱灿灿史锋厚耿国民周久亚
- 不同板栗品种(单株)果实重要农艺性状的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18
- 2017年
- 为了研究不同板栗品种(单株)果实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34个板栗品种(单株)的果实外观特征和种仁营养物质进行了观测,并应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品种(单株)果实品质进行了隶属函数模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单株)板栗球果的质量、横径、纵径和果实的质量、果形指数、出仁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实生树(011号)的果形指数(1.82)最大,桂花香(298号)品种的单果平均质量和种仁平均质量均最大,特早(182号)品种的出仁率最高;不同品种(单株)板栗种实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板栗品种(系)栗实的单粒质量、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等指标的测试数据,建立了各指标的线性隶属函数,在对各隶属度进行加权平均的基础上,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对各品质指标进行了排序,综合权重比较得出,尖顶油栗(358号)、汪字头7号(283号)、岑口大栗(374号)、桂花香(25号)及双合大红袍(216号)等品种的果实品质均最佳。
- 朱灿灿姬付勇耿国民
- 关键词:板栗
- 兼具抗病和促生增产的谷子复合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抗病和促生增产的谷子复合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当前谷子拌种防治效果单一且易对谷子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技术问题。谷子复合拌种剂的主要有效成分由精甲霜灵、辛硫磷、咯菌腈、磷酸二氢钾按100~110...
- 李君霞王春义段俊枝朱灿灿秦娜代书桃宋迎辉
- 超声波与渗透调节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超声波和渗透调节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和萌发前期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渗透调节和超声波处理会对油松种子萌发和萌发前期物质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影响效果不同。PEG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强,其中质量分数为20%PEG溶液对油松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前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加。59kHz超声波处理油松种子10 min,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时加速种子萌发前期淀粉的分解,并提高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超声波和PEG渗透调节处理油松种子最佳组合为质量分数为20%PEG溶液浸种24 h,然后经59 kHz超声波处理10 min。
- 史锋厚朱灿灿沈永宝施季森
-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超声波油松种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