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宏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酶链反应
  • 8篇聚合酶
  • 8篇聚合酶链反应
  • 8篇合酶
  • 8篇儿童
  • 6篇肺炎
  • 5篇小儿
  • 4篇病毒
  • 3篇新生儿
  • 3篇细胞
  • 3篇酶链反应检测
  • 3篇病毒B
  • 2篇衣原体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沙眼
  • 2篇沙眼衣原体
  • 2篇微小病毒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机构

  • 12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12篇朱宏
  • 6篇丁云芳
  • 3篇刘笑梅
  • 3篇白京荣
  • 2篇季伟
  • 2篇肖志辉
  • 1篇盛锦云
  • 1篇张亚
  • 1篇何馥贞
  • 1篇柴忆欢
  • 1篇陈临琪
  • 1篇季正华
  • 1篇王津媛
  • 1篇彭惠兰

传媒

  • 5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江苏医药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初探
1996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DNA,84例新生儿肺炎咽拭子中检出21例,阳性率25%。其中剖宫产儿阳性率16.6%(2/21);经产遗产儿阳性率26.4%(19/72);早产低体重儿阳性率50%(5/10)。提示新生儿为CT感染的高危群体;其感染CT以通过孕妇产道获得为主,偶有宫内感染;早产低体重儿易被CT感染且症状较重。PCR检测CT感染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有助于新生儿CT肺炎的诊断。
丁云芳朱宏肖志辉
关键词:PCRCT新生儿肺炎
PCR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105例结果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采用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MP-PCR)试剂盒及血冷凝集试验检测105例住院肺炎患儿。结果,MP-PCR阳性29例,阳性率27.6%;~12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于~3岁年龄组;MP-PCR阳性患儿的入院前病程显著长于MP-PCR阴性患儿。血冷凝集试验滴度≥1:32的32例中,MP-PCR阳性16例。12名正常儿童MP-PCR检测均阴性。表明PCR检测对MP肺炎具有早期确诊价值,而血冷凝集试验对MP肺炎仅有辅助诊断和筛选作用。
李伟陈临琪朱宏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聚合酶链反应冷凝集试验儿童
PCR诊断微小病毒B_(19)感染致儿童造血危象初探
1995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儿童骨髓片和血清标本中微小病毒 B_(19)—DNA(PVB_(19)—DNA),在急性造血停滞、周期性粒细胞缺乏症及血液病患儿中均有检出。提示 PV B_(19)是导致急性造血停滞的病源之一;前红造血细胞不是唯一的 PV B_(19)感染的靶细胞;血液病患儿是 PV B_(19)的易感群体。PCR 技术是快速检测 PV B_(10)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丁云芳季正华朱宏刘笑梅彭惠兰
关键词:儿童聚合酶链反应微小病毒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小儿白血病微小病毒B_(19)感染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2
1996年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小儿白血病微小病毒B19感染及其临床价值刘笑梅朱宏柴忆欢王津媛朱玲王利微小病毒B19(VB19),易侵犯分裂旺盛的骨髓红系细胞,并能独立复制、繁殖,从而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我们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28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
刘笑梅朱宏柴忆欢王津媛
关键词:白血病微小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血液病儿童输血后HCV感染的分析
1997年
对112例血液病儿童输血后用PCR方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8.75%.分析男女间、4种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0例无输血史非血液病儿童对照组中皆阴性.
张亚朱宏白京荣
关键词:血液病丙型肝炎病毒输血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微小病毒B_(19)感染的临床意义
1996年
运用PCR法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缓解期儿童进行微小病毒B19检测,发现4例阳性,均表现为贫血、发热、骨髓受抑。提出微小病毒B19感染可能是白血病儿童骨髓抑制的原因之一。
刘笑梅丁云芳朱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微小病毒B19儿童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1996年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室(215003)朱宏,白京荣小儿感染巨细胞病毒(CMV)后,多见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肺等脏器的损害,临床可见黄疸、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部分可见血液系统改变,有人认为...
朱宏白京荣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流行病学上呼吸道感染
双温PCR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
1995年
应用肺炎支原体(MP)双温聚合酶链反应(PER)检测肺炎儿童咽拭子144例,阳性率21.5%。平行检测血清冷凝集试验56例中,7例提示 MP 感染,而 PCR 检出17例MP-DNA,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MP 双温 PCR 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对支原体肺炎(PAP)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丁云芳朱宏季伟
关键词:儿童肺炎聚合酶链反应支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初探
1997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DNA,84例新生儿肺炎咽拭子中检出21例,阳性率25%,其中剖宫产儿阳性率16.6%,经产道产儿阳性率26.4%,早产儿体低重儿阳性率50%,提示新生儿为CT感染的高危群体;其感染CT以通过孕妇产道获得为主。偶有宫内感染;早产低体重儿易被CT感染且症状较重,PCR检测CT感染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有助于新生儿CT肺炎的诊断。
丁云芳朱宏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
6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免疫球蛋白测定被引量:7
1993年
对收住本院经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68例患儿,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不同年龄、病程、喂养方式的患儿,IgG、IgA、IgM低于正常值者均有较高的比例,可能为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免疫反应性降低所致。三种免疫球蛋白中,IgA低于正常值者在各年龄组间及不同喂养方式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P<0.025),表明了在防御呼吸道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IgA。结果显示了免疫球蛋白不足与小儿支气管肺炎有密切关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季伟盛锦云朱宏
关键词:肺炎免疫球蛋白支气管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