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卫东

作品数:325 被引量:1,856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0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冶金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45篇合金
  • 179篇钛合金
  • 52篇显微组织
  • 49篇力学性能
  • 49篇力学性
  • 34篇锻造
  • 27篇TC17钛合...
  • 22篇有限元
  • 22篇再结晶
  • 21篇阻燃钛合金
  • 20篇热变形
  • 18篇塑性
  • 16篇有限元模拟
  • 16篇神经网
  • 16篇神经网络
  • 15篇英文
  • 15篇网络
  • 15篇温变形
  • 15篇相变
  • 15篇本构

机构

  • 313篇西北工业大学
  • 152篇西北有色金属...
  • 18篇钢铁研究总院
  • 10篇中国航发沈阳...
  • 9篇宝钢特钢有限...
  • 7篇中国科学院金...
  • 7篇中航工业沈阳...
  • 5篇中航工业西安...
  • 5篇西安飞机工业...
  • 5篇中航工业北京...
  • 5篇西部超导材料...
  • 5篇中国航发沈阳...
  • 4篇长安大学
  • 4篇中航工业北京...
  • 3篇贵州大学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太原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燃气涡轮...
  • 3篇西部超导材料...

作者

  • 325篇曾卫东
  • 131篇赵永庆
  • 74篇周义刚
  • 26篇俞汉清
  • 24篇徐建伟
  • 22篇孙宇
  • 21篇马雄
  • 20篇辛社伟
  • 20篇曲恒磊
  • 17篇王凯旋
  • 17篇张学敏
  • 17篇吴欢
  • 16篇韩远飞
  • 15篇梁晓波
  • 14篇洪权
  • 14篇张赛飞
  • 13篇李辉
  • 13篇朱艳春
  • 13篇彭雯雯
  • 12篇李倩

传媒

  • 90篇稀有金属材料...
  • 34篇钛工业进展
  • 29篇热加工工艺
  • 17篇中国有色金属...
  • 13篇材料导报
  • 10篇材料热处理学...
  • 10篇第十三届全国...
  • 6篇金属热处理
  • 6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锻压技术
  • 5篇材料工程
  • 5篇稀有金属快报
  • 4篇金属学报
  • 4篇Transa...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稀有金属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锻造与冲压
  • 3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13篇2019
  • 14篇2018
  • 19篇2017
  • 22篇2016
  • 20篇2015
  • 13篇2014
  • 18篇2013
  • 18篇2012
  • 21篇2011
  • 24篇2010
  • 23篇2009
  • 24篇2008
  • 16篇2007
  • 10篇2006
  • 13篇2005
  • 8篇2004
3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铸造Ti75合金可旋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应用ZHN-100型真空自耗凝壳炉铸造的Ti75(Ti-3Al-2Mo-2Zr)合金管坯可旋压性能进行研究,讨论旋压温度(T)、旋轮进给率(f)、道次减薄率(ψtn)等参数对Ti75合金管坯旋压工艺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减薄率情况下铸态组织与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铸造Ti75合金管坯采用多道次加热反旋时首道次旋压温度在600-800 ℃为宜,后续道次应降温旋压,以保证成品性能及精度;旋轮进给率以0.42-0.67 mm/r为宜,进给率较大有利于保证旋压件内腔贴模,其值较小有利于提高产品表面质量;首道次减薄率不大于30%,以保证旋压的顺利进行;铸造Ti75合金管坯最大壁减薄率ψt可达80%以上,证明其具有优异的可旋性能
苏航标曾卫东赵永庆杨英丽
异型钛材轧制中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异型钛材的多道次轧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坯料形状、孔型侧斜度以及轧辊间距对TA2纯钛异型材轧制过程及成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坯料有利于保证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大的侧斜度有利于提高变形的均匀性,而增大轧辊间距会导致轧件宽展相应减小。总之,借助计算机模拟异型钛材的轧制生产过程,可以优化坯料形状、完善孔型设计、制定轧制工艺,特别是在异型钛材新产品开发中,对于缩减产品研发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轧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韩志宇董卫选杜小联张丰收李军曾卫东杨文华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一种七元系两相钛合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元系两相钛合金,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l 6.0%~6.8%,Sn 1.5%~2.0%,Zr 1.1%~1.6%,Mo 1.2%~1.7%,Cr 0.5%~1.0%,Nb 1.1%~1.6%,余量...
周廉赵永庆曲恒磊曾卫东朱宏康
文献传递
热传导系数对TC4钛合金热变形过程摩擦因数测定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对TC4钛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40℃、外径、内径和高度之比为20:10:7的圆环进行圆环镦粗实验,并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 3D对镦粗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热传导系数对摩擦因数的测定有很大影响,热传导系数增加导致工件与模具的接触面温度下降,摩擦增加;对于不同的润滑介质应采用不同的热传导系数进行模拟,从而建立不同的理论校准曲线。采用不同的热传导系数分别建立玻璃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的理论校准曲线,结合圆环镦粗实验,最终得出TC4钛合金940℃高温变形时在干摩擦和玻璃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值分别为0.59和0.42。
陶欢曾卫东朱艳春邰清安李晓光李治华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热传导系数
TiB2/7050铝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锻件的研制被引量:3
2018年
应用等温模锻技术研制出Ti B2/7050铝基复合材料发动机风扇叶片,并对原始坯料和叶片进行了组织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原始坯料的纵向为纤维组织,力学性能较好;横向为等轴组织,力学性能稍差,各向异性明显。成形后Ti B2/7050复合材料叶片的各个部位的各向异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榫头纵向依然为纤维组织,拉伸性能略有下降,横向的等轴组织被一定程度拉长,力学性能比原始坯料稍有提高。叶身和叶尖的横、纵向组织都呈现细小的纤维状形貌,力学性能趋向一致,各向异性明显改善。
谭志刚赵兴东唐军曾卫东徐建伟
关键词:风扇叶片各向异性等温锻造
基于模糊理论的Ti-22Al-25Nb合金高温本构关系模型被引量:8
2011年
运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Ti-22Al-25Nb钛合金试样进行热模拟压缩试验,针对该合金高温变形过程时复杂的流变行为,以实验所得数据(变形温度940~1030℃,应变速率0.001~10s-1)为基础,从模糊集理论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动态线性原理的本构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集理论建立的Ti-22Al-25Nb合金的高温本构关系模型是切实可行的,拟合程度较高,弥补了传统回归模型不能反映变形全过程的局限性,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表征工程材料本构关系的便捷有效的方法。
韩远飞曾卫东孙宇赵永庆王邵丽周义刚
关键词:本构关系TI-22AL-25NB合金
钛合金棒材典型冶金次生缺陷超声波探伤波形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超声波探伤、金相分析及硬度试验研究了钛合金棒材冶金次生缺陷的波形特征和缺陷形貌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冶金次生缺陷会呈现冶金和次生2种缺陷的波形共生的特征。若棒材中存在偏析硬化裂纹,主反射波峰为裂纹反射回波;若棒材中存在组织异常次生孔洞缺陷,主反射波峰为孔洞反射回波,在主反射波峰周围都会出现数目不等的波高在5%~10%之间的异常组织回波,探头周向或轴向移动时,异常组织回波会出现小范围的深度和波高的跳动,但是波峰高度远小于主反射回波。
佟健邰文彬党永丰徐建伟曾卫东
关键词:钛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波形特征
Ti-17合金热变形图与显微组织的对应关系被引量:4
1996年
基于Prasad等人提出的动态模拟材料模型,建立了T-17合金在温度805~945℃、应变速率0.001~80s(-1)范围内的热变形图。通过对能量耗散率η和组织变化分析,研究了组织稳定和失稳的参数范围。结果表明、热变形图与(α+β)区和β区变形所得的组织完全吻合。
曾卫东胡鲜红俞汉清周义刚
关键词:合金钛合金显微组织
钛及钛合金热氢处理技术被引量:2
2009年
主要论述钛及钛合金热氢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工作机理以及氢元素对钛及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重点介绍热氢处理技术在钛合金晶粒细化、氢致塑性和粉末冶金等领域的应用概况,并对热氢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鹏省曾卫东赵永庆
退火对Ti8LC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双重退火对Ti8LC合金进行热处理,测试其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室温拉伸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其断裂机制。结果表明,提高双重退火的第一次退火温度,初生α相含量减少,β转变组织逐渐增多,合金强度略有升高,塑性降低;该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比普通TC4合金高,塑性相当;拉伸断口特征明显,两种退火制度的试样断口均为微孔聚集型韧窝断裂。提高第一次退火温度,试样宏观断口上纤维区减小,放射区和剪切唇区比例增大,这是塑性下降的表现,与试验测得的性能数据相吻合。
贾蔚菊曾卫东段风川周义刚
关键词:退火力学性能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