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苎麻纤维中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条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为了获得苎麻纤维β-葡聚糖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比较苎麻纤维和饲料添加剂中β-葡聚糖酶测定方法的异同点。[方法]采用DNS法,对苎麻纤维中β-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条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测定苎麻纤维中β-葡聚糖酶活力的最佳条件为:50℃条件下反应30 min后沸水浴10 min。[结论]该方法可以为苎麻纤维中β-葡聚糖酶的酶活力测定提供借鉴。
- 申素芳晏春耕曹瑞芳谢政
- 关键词:苎麻韧皮纤维DNS法Β-葡聚糖酶酶活力
- 光温敏不育水稻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 曹瑞芳
- 不同倍性苎麻形态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对不同倍性苎麻的茎进行切片和组织离解显微观察结果表明 ,麻茎切面中麻皮所占百分率以单倍体最大 ,四倍体和二倍体次之 ,三倍体最小 ,分别为 2 8.91%、2 7.0 5 %、2 6 .97%和 2 4 .77% ;纤维层占截面面积百分率以二倍体最大 ,其次为单倍体 ,四倍体和三倍体最小 ,它们分别为 16 .80 %、16 .5 8%、15 .5 2 %和 13.78% ;纤维细胞直径和胞壁厚度随倍性的增加而增大 ;单纤维长度平均以二倍体最大 ,三倍体次之 ,单倍体最小 ,平均分别为 8.4 9、7.96和6 .93cm。L/B(长 /宽 )比率以二倍体最大 ,其次为单倍体 ,三倍体最小 ,平均值分别为 2 4 70 .7、2 390 .6和 16 16 .3,而单纤维宽度以单倍体最小 ,二倍体次之 ,三倍体最大 ,分别为 2 9.30、33.87和 4 9.2 0 μm ;同一倍性材料变化较大 ,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大田不同倍性苎麻材料生物学特性观察 ,结果表明 ,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平均分株数 /蔸有减少的趋势 ,而茎的平均粗度有增大的趋势 ,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每蔸分株数为 5 .83、5 .30、3.77和 3.6 5 ,平均茎粗分别为 0 .6 6、0 .6 7、0 .74和 0 .76cm ;平均高度以三倍体最高 ,其次为二倍体和四倍体 ,单倍体最矮 ;生长势以三倍体最强 ,二倍体和四倍体次之 ,单倍体最弱 ;抗寒性以四倍体最强 。
- 晏春耕曹瑞芳李宗道郑思乡崔国贤
- 关键词:倍性苎麻品质性状截面面积百分率
- 苎麻花粉形态学与倍性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05年
- 以不同倍性苎麻为材料,对其花粉粒形状、大小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大小与染色体倍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708,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平均直径分别为16.30μm、17.81μm、22.00μm和24.76μm,品种对这一性状没影响。单倍体花粉大小变化较大,并且存在一定数量的畸形、空壳花粉;三倍体存在少量的小粒花粉。这一特征对于苎麻倍性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晏春耕曹瑞芳李宗道郑思乡崔国贤
- 关键词:苎麻花粉形态学染色体数目
- 生姜根茎的内部结构特征与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生姜根茎的内部结构特征与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在生姜生长发育期,采用组织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姜根茎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姜幼嫩根茎具有初生增厚分生组织,成熟根茎横切面上层次结构明显,具有类皮层和类中柱的结构,有限维管束分布于薄壁组织中,具维管组织环和周皮,油细胞、分泌细胞和分泌腔发达,成熟薄壁细胞具有大量淀粉粒。姜根茎的增粗生长与初生增厚分生组织的活动有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生姜的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 晏春耕曹瑞芳
- 关键词:生长发育
- 苎麻韧皮纤维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苎麻(Boehmeria nivea L.Guad)韧皮纤维的超微结构。[方法]对苎麻茎韧皮纤维进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苎麻单纤维进行组织离解,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茎韧皮纤维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壁横切面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3个层次和细胞腔;次生壁大多为1层,即次生壁外层(S1),并且具有许多同心层次;少数纤维具有2~3层,即次生壁外层、中层(S2)和内层(S3);茎基部纤维次生壁多为2~3层,中部纤维次生壁多为1层,苎麻纤维次生壁层次存在位置差异;苎麻纤维是由若干个纤维细胞相互连接而成,纤维细胞之间部分纤维细胞端壁溶解,部分具细胞膜和初生壁,部分具次生壁。苎麻单纤维光学显微镜结果表明:苎麻单纤维细丝状,纤维细胞壁(次生壁)由Z型微纤丝和S型微纤丝组成,具节和节间,少数纤维具有明显的节状加厚现象;中央略大,两端尖削,或钝圆形、二叉状、火炬状等各种形状。[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高品质的苎麻产品奠定基础。
- 晏春耕曹瑞芳申素芳孔振兰周向华
- 关键词:苎麻韧皮纤维超微结构
- 苎麻韧皮纤维三维结构与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组织离解和组织切片法对5个苎麻品种麻皮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纤维细胞壁(次生壁)由Z型和S型纤维索微纤丝螺旋绕曲而成。单纤维具节结和节间,节间中空.无原生质,长度一般为33.1~198.3μm或更大,由一个或多个纤维细胞组成.是形成纤维的基本单位。苎麻纤维(次生壁)的形成和生长具有分段发育,顶端插入生长.中部纤维细胞先成熟、顶端后成熟的生长特性。对苎麻单纤维长度和宽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单纤维长度为27.0~168.0mm,平均为85.0mm;宽度一般为21.8~42.00μm,平均为36.58μm;L/W(长度/宽度)比为1813.9~3085.7,平均值为2478.4.不同苎麻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可为苎麻栽培育种、产量和品质早期鉴定提供参考。
- 晏春耕曹瑞芳
- 关键词:苎麻韧皮纤维单纤维
- 《中国畜禽传染病》第16~20券引文及作者群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曹迎春曹瑞芳张红云
- 关键词:引文分析
- 玉竹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被引量:77
- 2007年
- 对玉竹的来源、分布、生物学特征、栽培特点、化学组成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玉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 晏春耕曹瑞芳
- 关键词:玉竹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
- 太子参药材性状与多糖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对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性状和多糖含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太子参长度2.3-9.6 cm,平均长度在4.4041-4.9591 cm,直径0.1-0.52 cm,平均直径0.2012-0.2663 cm,最大直径平均0.2591-0.3594 cm;单个太子参平均重量0.1386-0.2293g,多糖含量20.5559%-24.2234%。不同产地太子参表面颜色、饱满度、平均长度、平均直径、平均单个重量和多糖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太子参多糖含量与太子参表面颜色、饱满度、平均直径和平均单个太子参的重量呈正相关,与太子参的长度相关性不大。精选去尾太子参品质明显高于未处理的太子参。
- 晏春耕曹瑞芳
- 关键词:太子参药材性状多糖苯酚-硫酸法